天天看點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作者:故園老丁

大家好,我是老丁。

提起這憤怒,古人曾有言:天子之怒,浮屍百萬,流血千裡;布衣之怒,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昨天晚間,“國師”張維為對外發表了一篇題為《熱情洋溢的馬來西亞與永居證笑話》的文章,終于正面回應了他此前在馬來亞大學遭遇的“瑞士永居之問”尴尬時刻。從文章不短的篇幅,尤其是其中遍布着的“公知”、“怨國群體”、“1450”、“恨國黨”、“第五縱隊”、“遠端殖人”等帽子詞來看,張維為的情緒似乎不及往日那般“繃得住”。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先簡單做一些“前情提要”。5月8日上午,當張維為走進位于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馬來亞大學、與該校學生進行座談的時候,他被一位中國男生當面“請教”了一個“靈魂之問”——“張維為老師啊,我最近想辦瑞士永居啊,老師作為過來人,給我一點建議嘛。啊?”尤其當這個“啊?”出現的時候,現場可說是哄笑聲一片。據多位疑似在場人士事後透露,張維為對“問題”選擇了“跳過”、“略過”。

之是以上文說張維為昨晚的發文是正面回應,是因為他之前的回應相對側面不少。5月11日晚間,張維為的抖音賬号及其“大學營”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官方公衆号,幾乎分别發出了一條關于張維為大馬之行的短視訊,和一篇題為《張維為教授在馬來亞大學做題為“中國模式及其國際意義”講座并赴華社交流座談》的文章。僅從這條短視訊和這篇文章的視角看,張維為8日上午在馬來亞大學的講座,那是“尴尬絕不存在,放眼盡是崇拜”。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在昨晚的發文中,張維為矢口否認有關“瑞士永居證”的指控,稱自己雖曾長期在瑞士學習工作生活,但對此從無任何興趣,也從不關心這類偏好,迄今也不知道謠言中的那種永居證究竟長得啥樣子。“也許有人對獲得瑞士永居或國籍感興趣,但我們來自正在全面崛起、美麗如斯、發展機遇最多的中國,享有世界上最難獲得的中國國籍,多少外國友人渴望獲得中國永居或國籍而不得,我們為何還要有那種偏好呢?”

文中,張維為回顧了他在2021年6月,針對有人稱其為“瑞士學者”時所進行的“澄清”,稱自己在海外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用完了十幾本中國護照等,并指“他們竟會利用國内個别小編的偶然失誤來做文章,當然這樣做的結果隻是顯示了他們的無聊和弱智”。需要說明的是,在十幾二十年前國内的一些官方雜志、報章當中,張維為不僅曾被标注過“瑞士國籍”,也曾被稱為“瑞士學者”。張維為對此辯稱,自己當時的身份應該是旅瑞中國學者,而非“瑞士學者”,“估計寫會議報道的小編一時疏忽,犯了個低級失誤,這種失誤在中外報道中時常發生,心智成熟的人看了大都一笑了之,或者參照一些其它權威資訊,瞬間即可确立真相”。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對于近期的大馬之行,張維為在文章中說,他們受到了大馬群眾的熱烈歡迎,“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真好,每次演講受到的歡迎都是“同濟大學水準”,甚至更高。此處張維為所言的“同濟大學水準”,指今年3月底他到985高校同濟大學進行演講時,受到該校學生的“熱烈追捧”,由此一度引發輿論熱議。不過,一些疑似同濟大學的學生後來發帖回應說,他們是抱着類似“找樂子”、“看耍猴”的心态去聽張維為講座的。似乎是作為對所謂“樂子人”的回應,張維為在文末還說,“青年人總要向上,不能總是做樂子人,建議深度學習馬來西亞華人華僑的家國情懷,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請注意,前方有高能!這“高能一”在于,對于馬來亞大學那名男生當場“請教”的“作為過來人,講講如何辦瑞士永居”的問題,張維為在文中答說,“可能受制于音響條件,我和主持人以及前排聽衆根本沒有聽到有人提過什麼居住證問題,直到隔日看到别人發來的視訊才知道”。他還“建議這位坐在最後一排磕磕巴巴提問的華夏年輕人”,下次膽子可以更大一點,盡量靠前就坐,讀手機文案再流利一點,聲音再響亮一點,讓人近距離擺拍更是大可不必,好問題應該自帶勇氣呀,并言“雖然有當地朋友告訴我1450在馬來西亞深度布局,但我憑直覺估計提問的年輕人不屬于這類人”。

好一句“憑直覺估計”,換言之也不能排除“提問的年輕人”是“在馬來西亞深度布局的1450”呗?所謂“受制于音響條件”“根本沒有聽到”“直到隔日才知道”,按張維為這意思,尴尬什麼的,當時壓根不存在呗?這到底是真實情境的再現,還是掩耳盜鈴的遮掩呢?

這“高能二”,便是張維為在文末密集甩出的各色“帽子詞”,既如本文開頭所指,也包括文章最後這句“至于那些恨國黨第五縱隊1450遠端殖人,就讓他們繼續留在黑暗中吧”。雖說張維為絕對有為自己辯護、辯解的權利,但如此高密度地祭出這些字眼,對比他經常以進階知識分子示人的身份,讓人着實一言難盡。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就不知,這究竟是張維為憤怒得難以自持,還是着急得不知所雲?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長文回怼帽子飛!張維為終于正面回應大馬尴尬時刻:根本沒聽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