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作者:方鑒

薛春德,山西萬榮人。1940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軍事曆史研究員,甲骨文書畫研究院院長。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是我師父。我于2015年9月15日在北京尚巴國際藝術中心舉行了拜師儀式,由中央電視台《軍事欄目》主持人薛飛為我們主持了拜師典禮,來自全國各行各業數百位書畫名家和藏友到場祝賀!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我立下上面“甲骨文書畫第一人”的标題,會有人說:你就替師父吹吧!這是藝術定位的話,我人微言輕,沒資格說,說了也沒人信。是上海拍賣行2020年秋拍圖錄第157頁在介紹他和他的拍品《年年有餘》時說的。還有一巨著《字源之花》。據送拍的蘇州佛教文化藝朮館創辦人薛水福居士說,拍賣行為了對藏友和收藏家負責,除看了他的作品集,還查閱了國家版權局著作權登記網站,确信隻有《甲骨文字畫》系列作品和《甲骨文書法》系列作品,三次登記共6個證書(見照片),再無類似的登記。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要介紹他和他的書畫,我先講三個故事。

一是版權意識故事。師父1991年出版著作《獨臂将軍傳》,1994年獲“全國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提名獎,2023年至2027年被多人多次剽竊,竟渾然不知,牽虧獨臂将軍彭清雲的女兒發現告知了師父。在維權中,他才認識到著作權的重要。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二是他的習書之路是由閱聽人熱眼指出的故事。師父從小喜歡書畫,上中學時參加校美術組,受美術老師、齊白石弟子樊華亭教導(見萬榮縣志)。1959年參軍,當放映員、放映組長(排級),畫幻燈、寫智語、布置會場,與書畫結緣。後改作新聞報道,報社編輯、軍史研究、文學創作,遠離書畫。2001年和中央電視台《世紀回眸》欄目制片主任楊慶生,應邀參加北京黃埔同學會赴西北考察團,楊先生是書法家,走一路寫一路,以書交友,廣交朋友,很受歡迎。他受到啓發,重拾畫筆,學習書法,時年61歲。2002年,他采訪獨臂将軍、空軍後勤部老政委楊大倫。楊将軍學習甲骨文多年,造詣很深,他向楊将軍求教。楊将軍很熱心,不僅給買書影印資料還手把手的教。至此,他正、草、隸、篆和甲骨文都學,卻都一般。2007年“八一書畫院”在江蘇常州舉辦《将軍·名家書畫展》,他作為書畫院副院長應邀參加。開展當天上午,書畫院為常州市慈善總會舉辦捐贈筆會,參加人員有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上将、政委方祖岐上将,還有兩位中書協會員的少将及多位書畫名家。參加筆會就像演員演出,沒人看就感到尴尬沒面子。他知道參加筆會的人都以行、草、隸書見長,便想到跟楊将軍學甲骨文幾年何不試試。不料,一開筆便引來閱聽人熱眼圍觀。這事兒被八一書畫院院長、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袁偉将軍看到。次日,書畫院在海軍航空兵慰問,袁将軍即當衆喊“歡迎薛副院長寫甲骨文”。書畫院幾人離開常州到杭州、上海又組織三次筆會,他又屢試三次,均受到熱捧。此後,他便走上以甲骨文為主的習書之路。十年後,他成了“甲骨文書畫第一人”,并把有版權的全部60幅作品捐給社會,回敬閱聽人熱眼,德善可賀!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三是編撰《甲骨文集句五百句》生化出奇思妙想的故事。甲骨文可釋字千餘,要根據不同場合不同人的需求創作出恰當的作品辦不到,是以學習甲骨文最缺的是工具書,尤其沒有适合現代人精神訴求的類似成語、警句、勵志的工具書。為了給自己也為了書友編寫一本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的工具書,他從2003年起,用兩年半時間、六易其稿,編成《甲骨文集句五百句》(見書和著作權照片)。後在書畫活動中不斷增删。編撰集句時,甲骨文字寫來寫去,竟不經意地發現書畫同源的“源”是甲骨文,發現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形意字個個都是大寫意的中國畫,便突生奇思妙想,要用甲骨文創作書畫講故事。他說,文學是講故亊,是作家把心裡構思的故亊用文字寫出來,謂“心畫”。一部傳世著作必有一個脍炙人口的故事。書畫亦是講故事,是書畫家把心裡構思的故事用筆畫出來,謂“畫心”。一幅好的書畫必有一個脍炙人口的故事。書畫講故事曆史悠久,從新石器時期的岩畫開始。以紙質為載體創作書畫講故事,從蔡倫發明造紙始。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他還說,作為藝朮,不隻是要帶給人們感受他們已知的世界,重要的是帶領人們探索未知的世界。傳統書畫講故事是已知的世界,甲骨文書畫講故事是未知的世界。這未知的世界,一是她是字似畫,是畫似字,字畫兼融,美美共美,展現了書畫同源的固有的性質之美和畫成其物的中華造字藝術的固有的性質之美以及結構形式之美,這正如魯道夫·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覺》中說的“一個視覺式樣所造成的力的沖擊作用,是這個式樣本身固有的性質”。二是甲骨文是古文字,漢字鼻祖,構形稚拙、天真、自然、富幻想、不矯飾,用她創作書畫,引領閱聽人穿越曆史時空,走近古人,學習先賢藝術智慧,破譯先賢生活密碼,補償獵奇視覺、探秘心理,認知未知的世界。這是傳統書畫所不具備的。

用甲骨文創作書畫講故事,他的做法是,先從自己編撰的《甲骨文集句五百句》中遴選出有故事的集句。二是學習、研究文字學家對所用可釋字構形的解釋。三是想象所用可釋字在不失構形特質,怎麼形變,放在畫幅什麼位置好,寫畫多大。他說:第三步最難,她考驗着創作者的想象力和美學水準、人文知識。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他講的書畫故事從内容上分為曆代、現代兩部分。曆代部分中又分為造字、勵志、神話和政治等故事。從形式上分,一是書畫與款文直接講,如甲骨文書法《蛇鳴得金》,書法為蛇鳴得金四字,款文為《遼史》中蛇鳴得金的故事。二是書畫與文字、詩聯共同講,如甲骨文字畫《鳥巢》,字畫由鳥巢兩字組成,文字為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主會館館名為《鳥巢》的介紹,配詩為“巢為鳥之家,仿生奧館搭。五環旗中升,紅潮湧華夏”。三是書畫與詩聯結合講,如甲骨文字畫<《鼠(福)星下凡》,字畫為鼠從天上的星星中飛身而下。凡字構形像盤形,畫為方孔錢币,鋪在地上,鼠落地時正好落在錢币上,寓意送壽福。配詩為“鼠目寸光史偏屈,勁敵化友貓家出。燈台跳舞非偷油,子神開天送壽福”。

2018年,他在北京舉辦《字源之花》甲骨文書畫展,2019年在山西太原舉辦《紀念甲骨文被發現120周年·甲骨文書畫展》。展後,為了引領人們認知這一未知的世界,他把全部作品捐贈給革命老區臨縣,條件是放在旅遊景區展出。2023年疫情期間,他又創作出《甲骨文書畫十二生肖門花(俗名門神》(見證書),2024年将捐贈給呂梁市離石縣抗日民主縣政府司法科舊址收藏(具體位址是現在的柳林縣王家溝鄉興隆灣村)。他說:我還要把有著作權的60幅作品創作兩套捐給國家級美術館、博物館或藝朮院校。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薛春德與他的甲骨文書畫

他成功了,但他從不說自己如何努力、廢寝忘食、苦思冥想、星期天不休息、不過節假日,數十年如一日,80多歲了仍天天站在畫案前寫畫、剪貼《甲骨文書畫十二生肖門花》(俗稱門神),而是認真的說“我是得天意,運氣好,不然滿世界的高人能人和肯于吃苦的人,乍會輪到我有這種奇思妙想并做到無中生有?”

這是一位成功老者的心聲。願師父健康長壽,再創輝煌。

圖文:薛秀斌

編輯:舒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