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時代作家書法的回歸,在“後浪三人行”書法展上看牛放的文化審美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圖據采訪對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城市文化活動吸引衆多市民走出家門。在成都琴台路盡頭的錦江河畔也是人頭攢動,來自成都的書法名家、詩人、作家、學者和諸多書法愛好者雲集于此——“鄧代昆、牛放、張勤濤‘後浪三人行’書法展”在這裡拉開序幕。

新時代作家書法的回歸,在“後浪三人行”書法展上看牛放的文化審美

牛放老師在展覽現場

記者了解到,此次書法展覽意在大膽嘗試,參展者三人身份各異,修煉書法途徑也有不同,客觀形成了參展三人的個體特殊性:鄧代昆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在當代會員書法家中是佼佼者;後學張勤濤年齡最小,在社會與職場中經曆曲折,閱曆豐富,師承多位久負盛名的書法前輩,多年苦練,對書法頗有心得;牛放先生則是以作家文學創作為主,同時堅持書法書寫幾十年,日積月累自成一家,他們三位的聯袂書法展覽,正好構成了參展者的多元結構。

新時代作家書法的回歸,在“後浪三人行”書法展上看牛放的文化審美

牛放書法作品

兼具作家和書法家雙重身份,在四川作家群中已有多位代表性人物,例如馬識途、流沙河、楊牧等等。牛放早期以詩歌享譽文壇、其作品清新、樸實、以民族題材見長,代表作詩集《詩藏》得到廣大青年讀者喜愛,詩歌受到孫靜軒、流沙河、楊牧、張新泉等前輩詩人的誇贊,而散文代表作《落葉成土》不僅獲得了四川文學獎,也獲得了冰心散文獎。據了解,這部作品還将在今年再版。

牛放的新作,近六十萬字的系列散文《大江河》也已經殺青。牛放以數十年的儲備,伏案6年完成書稿,以其被民族化的漢文化視野彌漫開去,以在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生活37年的親身經曆與認識為思維基礎,選擇性深挖江河流域點位的人文曆史元素,來突現江河文化性格,叙寫遊牧與農耕文化之間的沖突和交流,以及在中國曆史舞台上的分歧與合流。

新時代作家書法的回歸,在“後浪三人行”書法展上看牛放的文化審美

牛放作品《大江河》

這些都是牛放書法厚重感的來源。有了這樣的文學和文化基礎、再将這種學養灌注于書法練習與書寫中,牛放的書法也就有了另一番天地。

牛放告訴記者,他從8歲起開始學習書法,幾十年不間斷,有了今天的收獲他很高興。牛放的書法已近成熟,數十年自練自棄自正,早期得到歐陽成銘、馬宜松、唐山等書法前輩指導。他的書法作品帶有草原的狂野無羁,同時又充盈着流水般的柔美。

從書法專業的角度來看,牛放的墨迹線條枯濕相生,抑揚呼應,重視漢字意境本意,呼應連貫自成一體,具有文人的霸氣、硬氣和書卷氣。書法評論家們認為,牛放的書法用筆走險而又意外化險,雕琢痕迹少,神來之筆多,漢字真意濃,拘泥少天性多,既含禅境,又蘊道意,而更多的是達觀、縱意,究其緣由應該來自文人飽學自信,謙遜中自藏傲骨。

此次書法展覽,牛放先生以作家之身,給書法界帶來一股清風。他提到,一個真正的書家,必須把文化置于首位,隻有身在其中,身臨其境,才能夠爆發出真情實感和文化大美的高度。

這次“後浪三人行”書法聯展,作品數量雖然隻有50餘幅,且受場地局限,從紙張形狀大小不能完全展示,但作為裝飾之外的書法本體依然沒有受損,仍然反映出書法作品的精氣神。有觀衆認為,本次書展最大的亮點是三位書法家的“多元同台”,讓觀衆體驗到不同的書法審美。書法家則認為,本次展覽是“學以緻用”書法藝術的探索與回歸,正如學者、散文家伍立楊在本次展覽序言中寫的:雖是“後浪”,卻具有“先鋒”意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