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作者:李砍柴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最近,各東南亞的榴蓮商人當真是愁白了頭。

正值榴蓮銷售旺季,作為最大客戶的“中國市場”,榴蓮的價格卻持續走低,多地商超、水果店的榴蓮價格降幅達到了20%以上。

在廣西南甯的街頭,甚至出現了100元5個的“巴掌榴蓮”。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這一切的源頭,皆是因為大陸本土的榴蓮品種,已經開始大規模進入市場了。

而此類情況,讓諸多海外廠商擔憂不已:

“中國恐怕不會再為高昂的東南亞榴蓮買單了。”

榴蓮在中國的引種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的50年代,但因諸多原因導緻這種熱帶水果并不能在中國順利的開花結果。

直到2023年,本土榴蓮才開始緩慢的進入水果市場。

盡管本土榴蓮的種植還算順利,可當時的榴蓮廠商直言,榴蓮的産量暫時無法大規模提升,目前還是以“進口”為主。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短短一年之後,榴蓮的價格會“跳水”的如此嚴重呢?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近些年來,有不少消費者發現,曾經神出鬼沒的“水果之王”——榴蓮,越來越常見了。

不管是大型商超,還是家門口的水果店,榴蓮的身影和氣味讓其牢牢占據了消費者視線的“C位”。

不少商家還在上面挂上一個大大的牌子,上面寫着“榴蓮特價”的字樣,使其更為顯眼。

“特價”二字放在榴蓮身上,讓不少消費者感覺無所适從,畢竟“貴”曾是不少人對它的第一印象。

可就在今年,這種固有觀念已然被扭轉了。

五一假期之後,“榴蓮一斤跌破10元”、“100元5個榴蓮”、“榴蓮價格腰斬”等相關話題在網絡上發酵。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為此,專門有人調查了相關情況,發現這次網上的諸多傳言,還真不是空穴來風。

一家水果店老闆娘表示:

“榴蓮最近降價很快,批發價每天都會降一些......”

連鎖水果銷售公司“水果先生”的負責人也直言不諱:

“今年榴蓮價格便宜,小個頭榴蓮比較受歡迎。”

不少做水果生意的大小商人都對榴蓮價格有直覺的看法,證明今年的榴蓮,确實比2023年要便宜不少。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而水果商們會産生這種想法,與榴蓮價格的“大跳水”分不開關系。

早在今年3月初,第一批榴蓮開始進入市場。

彼時,一些品質較好的品種,例如金枕的價格,一度賣到60元/斤,也就是說,一顆中等偏小的榴蓮,至少也要300塊錢。

但到了四月中旬,這個價格已經降至40元/斤,跌幅超三分之一。

五一假期之後,榴蓮市場迎來爆發期,盒馬、果多美等連鎖生鮮店的榴蓮價格,每斤普遍在20—25元左右。

也就是說,人們隻花費不到100塊,就能買到一個品相頗好的榴蓮。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當然,市場上也不乏售賣一些小衆且價格昂貴的“特級榴蓮”。

比如,699一個的特級黑刺凍榴蓮,288一個的特級貓山王凍榴蓮,500元一隻的金鳳榴蓮等等。

可即便如此,東南亞榴蓮商人們依舊憂心忡忡。

畢竟市場上幾乎被腰斬的榴蓮價格,不僅讓商人們的收入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即将供大于求的榴蓮市場,似乎也預示着中國不會再為昂貴的東南亞水果買單了。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榴蓮在中國可以說聲名顯赫已久,但在2020年之前,吃過它的人并不多,除了榴蓮本身散發的氣味令不少人難以接受,其昂貴的價格也讓衆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榴蓮剛剛被準許進入中國時,進口的單價并不貴。

早在2003年,泰國的“鮮榴蓮”就被準許進入中國市場了。

不過,當時榴蓮的運輸受保鮮技術的桎梏,從采摘點運到售賣點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價格自然高昂。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2015年後,水果運輸中的鎖水保鮮技術通過技術手段極大提升,榴蓮的價格之是以還居高不下,則是因為出口國漲價極為迅猛。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泰國榴蓮的進口單價,2015年為11.8/公斤,到了2021年直接飙升到了33.1/公斤。

其中雖說有匯率和成本的影響,但6年3倍的提升,不說一句“趁火打劫”,也是妥妥的“獅子大開口”。

彼時,榴蓮已經成為了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盡管相較其他常見水果需求并不高,但每年的消耗量也達到了近百萬噸。

為了解決供貨商無節制漲價的行為,相關部門決定開放越南的榴蓮進口管道。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2022年越南新鮮榴蓮獲得中國準許,2023年中國從越南進口的榴蓮就達到了50萬噸,占進口總量的34.59%,較2022年增長了1107%。

而後,國際合作加深,中老鐵路的開通為東盟的鮮果蔬菜進口大開友善之門,馬來西亞、菲律賓的榴蓮也得以成功進入中國市場。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根據官方資料,中國2023年新鮮榴蓮的進口達到了142萬噸,泰國占65%。

盡管東南亞四國中它依舊占據主位,但較2年前“泰國一家獨大”的情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同時,作為主要依靠農業出口的國家,越南和和馬來西亞等國對這筆“潑天的富貴”表示出了相當的重視。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越南榴蓮廠商在中國海關的注冊數量幾乎翻了一半,甚至有日本新聞曾表示,越南出口的咖啡豆數量越來越低,榴蓮的種植卻在連年提升。

有競争便會有動力,這在哪個行業都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正如前些年打車軟體、訂餐軟體、外賣軟體的鬥争一樣,價格戰最終的受益對象,隻能是消費者。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除了廠商們的内卷導緻的榴蓮價格下降,本土榴蓮養殖的進步也十分讓人欣喜。

關于榴蓮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六個世紀前。

鄭和下西洋,曾路過馬來群島,有船員上島後,發現了榴蓮,并記載了下來:

“有一等臭果......皮生尖刺,熟則五六瓣裂開,若爛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可食......”

鄭和本想将榴蓮種植帶回國繁育,奈何在中國種植榴蓮難以成活,萬般遺憾之下,鄭和隻能說了句“留戀”,榴蓮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六個世紀前便戀戀不舍的水果,一直到21世紀還未在國内種植成功,這對熱愛種地的中國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尤其在消費者對榴蓮的需求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榴蓮的種植就更是迫在眉睫了。

但它在中國,确實很難種。

榴蓮是熱帶水果,越靠近赤道生長環境越好,是以泰國、越南等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中國最南方的海南、廣西等南方省份的熱帶季風氣候确實有一定的優勢,但每年的台風、寒流,卻足以讓那些熱帶水果活不過一年。

而絕大部分的果樹,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結果,榴蓮的結果時間更是在8年左右,況且在中國,即便等待8年,也不一定能等到榴蓮樹開花結果。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高昂的成本和冗長的時間,就連不少農業專家都難以為繼,更何況靠天吃飯的果農們。

因而,很長時間以來,果農對于榴蓮的種植一直都不是很熱衷,且一直處于試驗階段。

真正的轉折點,則發生在2018年前後。

那年,大陸相關榴蓮試驗田的果樹經過幾十年的改良開始開花、結果。

成功的種植經驗迅速蔓延,海南由此大規模引進榴蓮嫁接苗。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到2023年為止,海南省榴蓮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2000公頃,當年挂果面積為93公頃,總産量約為50噸。

專家預計,2024年的挂果面積應有267公頃,總産量約為250噸左右。

要知道,2023年,中國所有消費者吃掉的榴蓮總量為140噸。

如果“250噸”這個設想能在今年成立的話,中國之後隻靠自己種植的榴蓮,就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甚至能達到供大于求的現象。

至此,我們也就能了解市場上近乎腰斬一般降價的榴蓮了。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中國榴蓮價格的降低,大範圍的輻射到了周圍的國家。

據越南知名的新聞網站——Vn Express報道,自五月開始,越南九龍江平原和東南部未分類榴蓮價格大幅度下跌,金枕每公斤的價格已經降到了17.03——19.87元人民币。

而這個價格,幾乎是2月份剛剛上市時的一半。

應季水果大量入市,價格一定會降低,這本是再也正常不過的現象。

可商品的價格幾乎腰斬了一半,這在以往可不常見,且對自家的水果市場也造成影響,則更是罕見。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可以了解的。

要知道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消費市場,14億人若有某種單一商品的需求全需要進口,對出口國來說将是一筆巨大的财富。

但與此同時,若中國市場進出口發生變化,那對出口國則是一場巨大的危機。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就目前而言,榴蓮價格的變動,還未造成明顯的蝴蝶效應,但後續大陸就榴蓮進出口的相關政策,定然會受到國内供求變動的影響。

比如:泰國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榴蓮出口國之一,但他們96%的榴蓮,都北上出口到了中國。

越南自從得到了中國的榴蓮進口準許後,每年榴蓮出口的銷售額幾乎是呈十倍增長,為此,越南的果農每年都在擴張自家的榴蓮地,來提高結果量。

菲律賓是第三個獲批向中國出售鮮榴蓮的國家,中國為其設定的綠色通道,将會為菲律賓榴蓮出口獲得1.5億美元的收入,并創造1萬多個就業崗位。

這些東南亞國家能成功獲得巨額利潤的前提,則是中國方面政策的幫扶、消費者的喜愛和榴蓮市場的空白三者。

現如今國際形勢複雜,本土榴蓮又開始大放光彩,進口榴蓮雖有優勢,但随着國内品種的完善和更新疊代,“外國榴蓮”的窘境,恐怕就在不久的将來。

榴蓮價格大“跳水”,“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開始對中國人失效

網圖

中國有句俗語:“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手裡”,這句話不僅應用于糧食,更适用于各行各業。

榴蓮在中國,并不算什麼剛需産品,但消費者連年增長,榴蓮的市場自然也在不斷擴大。

如今,東南亞榴蓮在中國的地位岌岌可危,一顆小小的榴蓮後面折射出的,卻是中國在掌握進口主動權方面的巨大進步。

藍莓、柚子、牛油果、陽光玫瑰葡萄、車厘子,這些曾經“洋貨進階“的營銷騙局,顯然已經對中國人失效了。

榴蓮既然不是第一個,就一定不會是最後一個。

-END-

參考資料:

北京商報:《一顆平價榴蓮激起的漣漪》

國際商報:《榴蓮賽道,東盟四國奮力“争鮮”》

中國果業資訊:《海南:有序擴大榴蓮種植規模》

作者:又又雙

編輯:一乙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