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作者:甘孜号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為迎接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

甘孜州民族博物館

策劃開展了5·18系列主題活動

👇👇👇

仲唐之美臨展——感受國家寶藏的魅力

仲唐之美

聽見了上蒼 指引的方向

堅定我力量 翻起過蒼茫

看見了光芒 是你的模樣

心中的蓮花 為你開放

時間:2024.05—2024.09

地點:甘孜州民族博物館展廳一樓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唐卡,是指用彩緞裝裱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是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畫有格薩爾王故事的唐卡被稱為“仲唐”。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這套繪畫的主題是嶺•格薩爾的生平故事。每幅畫的構圖都有三部分,描繪三個不同的專門題材。第一部分是畫中央的人物形象,以偶像般的形象錨固整幅繪畫中的各種要素,也是表現格薩爾故事中最有意義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是每幅畫頂部中央繪制的一組三個或多個形象,其功能是為了建立正統和身份。第三部分内容是每一幅畫由中央主尊和周國環統的小插圖構成,這些插圖描繪了格薩爾的生平。

從他的孩提時代、青春時期到離開嶺國,還包括他一生中的許多戰争和冒險故事,如《賽馬登位》、《魔嶺大戰》、《霍嶺大戰》、《嘉地降魔》等篇章。

這次展示差別于傳統唐卡的展示方式,是甘孜州民族博物館在展覽形式上做的一次新的嘗試,博物館希望通過另一種展陳語言講述唐卡故事。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唐卡不僅是藏民族的藝術形式,也是其精神文化的載體。通過展出格薩爾史詩唐卡,可以傳承和弘揚藏族的文化和精神,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了解。

流動展覽——文化進校園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為将豐富的館藏資源創造性地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讓莘莘學子不出校園便能感受甘孜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文物的獨特魅力,厚植愛國、愛黨、愛家鄉的情懷,5月13日上午,甘孜州民族博物館在康定市西大街國小開展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行走的文博·博物館進校園活動,将展覽搬進學校,為學生搭建了一座連接配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此次展覽共分為《聖潔甘孜 美麗家園》《曆史回聲 見證銘記》《多彩文化 魅力甘孜》《血染風采 華美篇章》4個闆塊,以圖文形式呈現了甘孜州的風土文化。展覽内容充滿知識性與趣味性,讓同學們不出校園就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文物和曆史知識。

甘孜州民族博物館博物館日流動展覽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2024年5月15日,甘孜州民族博物館圍繞“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題,在康定市溜溜城舉辦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流動展覽。

此次展覽内容豐富多樣,涵蓋了甘孜州曆史、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其中,珍貴文物展示區吸引了衆多觀衆的目光,他們紛紛駐足欣賞,感歎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此外,現場還設定了多個互動體驗區,如文創展示、與講解員互動等,讓觀衆了文物背後的故事和曆史背景,親身體驗中感受曆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未來,甘孜州民族博物館将繼續秉承“教育和研究”的宗旨,不斷豐富展覽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務品質和水準,為公衆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體驗。

館校共建——交流座談會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5月17日,甘孜州民族博物館邀請康定市城區國小家長、老師和各相關機關從業人員開展座談,共同交流館校共建相關工作,商讨博物館作為第二課堂應該如何發揮公共服務教育功能。

交流會上,各方代表積極發言分享經驗。博物館方面展示了豐富的藏品資源以及多樣化的教育活動案例,強調了博物館在文化傳承、知識傳播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的重要性和獨特優勢。學校代表則闡述了目前合作中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學生對博物館教育的需求和期待。雙方還結合新勢态、新需求,深入探讨了館校合作的理論和方法。

甘孜州民族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籌建始于1984年,1987年正式建館,其名為甘孜藏族自治州藏族博物館,2010年啟動位于甘孜州康定市榆林新區貢嘎路180号的新館建設項目,2016年10月1日免費對外開放,其後更名為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正式展示于公衆視野中。作為甘孜州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地方博物館,是宣傳、展示甘孜州曆史文化、人文地理、風俗民情的一個重要視窗,也是國家3A級景區、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四川省研學基地、四川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甘孜州黨史教育基地、四川省家風家教創新實踐基地、甘孜州民族文化傳統現場教學點、康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衆多教學機關的實踐教育基地。

新館占地面積18500平方米,展廳面積近6000平方米,其中基本陳列展廳共4080平方米,包括聖境——甘孜州生态資源陳列、印迹一一甘孜州曆史遺産陳列、傳承一一甘孜州民俗文化陳列、信念一一甘孜州紅色文化陳列四個部分。另外還有兩個臨時展廳用于專題展、交流展等臨時性展覽的展出。

館内現有藏品上萬餘件,其中文物總數達4663件,包括一級文物13件,二級文物50件,三級文物2687件件,一般文物1915件。已建成的文物中心庫房具備現代化科學文物保護體系,能更好的保管及保護我州的珍貴文物。

從文明印記的追尋到文化脈絡的守護

再到中華文化的傳承

讓博物館裡的文物化身一位位講師

将曆史的故事一件件講述

博物館日

期待大家相約博物館

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全媒體記者/ 黃微 仁多肯布 甘孜州博物館

編輯/ 楚吳巴登責編/ 央金稽核/ 文妞兒監制/ 譚榮皓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甘孜文化盛宴讓博物館教育落地生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