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作者:上海黃浦

在上海,不少老人選擇居家養老或家門口就近機構養老,這部分人群占比近7成。近兩年,黃浦區部分養老院開始試點建設“智慧養老院”,既滿足居住在内的老人,還将服務延伸到社群居民家中,一舉兩得。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位于瞿溪路上的顧卞裘莉敬老院于2023年參加“智慧養老院”建設。在這裡,從進門的“掃碼入住”到“健康檔案”,再到“三餐預訂”,這些環節都已經實作數字化,特别是針對老人的照護計劃、變更、外出探視、親屬管理等,還會形成月度報告,一目了然。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胡老伯今年已經88歲,入住敬老院已經6年多了,護理員薛興橋在給胡老伯提供膳食服務時,發現他有個特殊的飲食習慣,對于蔥姜蒜等調料很是“敏感”,加上生活無法自理,稍有不慎,就脾氣不好。每日送餐前,薛興橋總會細心地把蔥姜蒜單獨挑出來,自從院内更新了智慧養老——智慧餐飲,可以在數字化“三餐點單”服務中記錄下了這一特殊“習慣”,每日的餐食都會有提醒“不放蔥姜蒜”,這樣細緻的管理讓胡老伯情緒緩和,也減輕了護理員的工作負擔,家屬也是紛紛點贊。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除了日常管理“智慧”,在一些突發事件裡,“智慧養老”也在發揮作用。不久前的一天午飯時間,入住老人朱阿婆原本津津有味地吃着兒子喂給她的蝦仁,突然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行為舉止怪異,緊接着智慧養老院的物聯網系統發出報警,原來是朱阿婆佩戴的智能手環監測到老人的生命體征發生異常,這時當班護理員劉豔芳第一時間趕到老人身邊,通過觀察發現朱阿婆發生噎食,立刻采取緊急措施,最後通過“海姆立克急救法”讓朱阿婆轉危為安。事後,朱阿婆說道:“你們救了我,真是太謝謝了。”家屬為了表示衷心感謝,特地送來錦旗。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智慧養老院”對于護理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黃浦區“最美護理員”張秀文的帶領下,一支護理“精兵”團隊成為每一層樓面的“主心骨”,從認知障礙專區,到床邊護理,再到技能比賽,越來越多護理員掌握了“智慧養老院”的操作流程,這些舉措也讓老人們的生活品質有了飛躍。“每天喝水頻次、吃藥時間,護理員都會在精确的時間過來提醒,我也很放心。”老人表示。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2024年,顧卞裘莉敬老院将持續完善居家社群機構相協調,建立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友善社群老人原居養老。“我們将抓住數字化轉型的契機,将智慧化手段融入養老服務,力求提升服務能級,為老人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服務。”院長阮捷說道。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養老服務記丨試試社群裡的“智慧養老”!

記者 / 高磊

編輯 / 樊陸佳

圖檔 / 高磊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