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章紅豔有什麼故事?

作者:鐵面人解讀曆史人物

章紅豔老師,享譽海内外的音樂學者和琵琶演奏藝術家、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琵琶名家。

自己看她人的狀态、有一種很靜的感覺,而且演奏這種樂器心裡要靜,可是她又特别忙,怎麼才能做到啊,其實忙是可能表面的一種、看上去就是在做事的一種節奏吧,那麼包括我們上台、顯得非常地光鮮亮麗,那麼在那一刻表現的一種輝煌,但是那個就像是說、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鐘,你看它的這個比例,是以你就知道瞬間的這種爆發,那麼其實最重要的、是台下的那個十年功,你想想看、一個人如果說他要去表現那一刻的這種狀态,他台下的工夫要花很長,而那個時候都是一個人完成的、靜靜的一個人完成,其實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你看到一個人在演奏的狀态,好像他是動感的、動感十足,但是他其實内心的東西,他給他呈現的這一下、完全回歸到了一個他準備的這種時候。是以在那一刻,真的自己是特别地享受舞台這一刻,當然舞台這一刻後面、就是你說的靜靜的、非常寂寞的,一個孤獨路程,但是他必須是這樣的,可能是越孤獨越安靜,你才能越把這東西準備好。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在音樂的這個層面上是特别特别準确的,因為隻有音樂是直指人心,自己相信包括戲曲演員,包括歌星、歌唱演員,演奏家等等這些,他都是要有千錘百煉的過程,就是他的一個音的表達、他的一句東西 唱腔的這種表達,他都是必須是千錘百煉、是以他在那一刻無論發生什麼、他可能張口就能到他最好的這種狀态,這個是一種訓練,也是一種修行、修煉。自己覺得其實作在我們按照經驗來說、其實什麼樣的手都可以彈,而且都可以把它彈得就是很不錯,我自己的體會吧、自己就發現它有點像中華文化裡頭的這種中庸的這種概念,所謂就是說一切東西都适合、正合适,就是這樣的,具體比如說、長,就是不長不短,不胖不瘦,不軟不硬,它恰恰都是它正合适的這個時候。那我們當然就是我們現在有很多訓練方法、可以讓比如說一些比較軟的這個手把它立住練出來等等。手、自己就覺得其實就是讓手作為你的一個發聲的這樣的一種、就是說你有很多種辦法來作為你聲音的這樣的一種發聲,你有你的手段,然後其實琵琶就是練習、就是有很好的一些方法進行練習,怎麼你就能掌控這些樂器、拿手來掌控這些樂器。琵琶這件樂器它很美,它是一件、自己覺得它可以讓人懷抱、非常輕、對的,這樣的一種狀态的樂器,完了就像一個仕女一樣、插着這個玉簪的,這樣的一種仕女、這種感覺,但是琵琶又不是說、看上去是一件非常女性的樂器,視覺上你覺得它很美、總是好像跟白居易的《琵琶行》把它放在一起,是以總是覺得女性,你要知道在自己的老師這一輩、全是男的唱琵琶的,是以它為什麼這件樂器其實它是文武雙全的樂器,它可以說是出入雅俗、兼備文武,最美、自己覺得在代表中國的這個最美的這個音樂、可以說那《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原來是《夕陽箫鼓》,那麼什麼《浔陽琵琶》、還有《飛花點翠》、《大浪淘沙》,《塞上曲》、《月兒高》、《寒雀争梅》什麼,就這些你一聽啊、它就不是一般人起的、對吧,它跟文化有關,包括跟傳統文化有關,那麼它這些東西一看就是文人的産物,那如果說拿中國的當中最有氣勢的作品來說、《十面埋伏》無與倫比,沒有第二首,而且可能在中國的這個作品當中可能最具影響力和最出名的、可能也是《十面埋伏》。而且它的曆史感,它的曆史感、它講的是公元前202年的時期,然後它一直幾百年以來一直傳下來。

琵琶是一樣中國的傳統樂器,就她拿到世界範圍内去演奏的時候、她覺得他們的感受是什麼樣,他們能感受到那些背後很浩瀚的那種我們的文化背景嗎,當然是、自己覺得首先呢、是可以說讓他們特别震撼的,比如說我們常常在說、我們要走出新的東西來、我們要追求的現代是什麼樣的,我們一直在追随這種現代的步伐,那麼你能想像就是自己出國的時候、比如彈《霸王卸甲》,彈《十面埋伏》,他們都以為是現代作品,就是現代感的東西、是有點撲面而來。咱們老想着說傳統的東西,就是小家碧玉呀等等啊、自己好像内心裡頭的這種抒發,這個東西是撲面而來,一下子你就、你不接也得接就是,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還有就是,在這個技法的過程當中,他就會覺得、怎麼會有那麼豐富的這樣的一種技法。其實民族音樂是真正的讓中國人喜歡的東西,因為它骨子裡頭就是這個、它是你自己的,它其實是一個什麼呢、你一旦聽的時候吧,它有一種自然的、和你内心契合的東西,它是骨子裡血液當中的,是以那個旋律一起來、那自然就是你的東西。她第一次、從小第一次見到琵琶是多大,七歲,什麼感覺,從小、那自己很小,自己爸爸就彈琵琶。自己就感覺這個就是太重嘛,太小、自己就是七歲學的時候也是,太重了,當時那把琴放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自己是基本上是自己不太能抱得了的,爸爸給自己、是爸爸的琴,是以他就用一個、在天花闆上弄了一個鈎子,然後呢就挂了一根繩、挂住那個琴,自己就可以抱住它,是以就用這個方式開始學的。反正挂了、自己估計也挂了一陣子,其實自己都稀裡糊塗、反正那個時候、自己開始學,就别人都跑來我們家、就跟看猴子看那個什麼似的、就覺得太奇怪了,還用這種方式什麼,自己爸爸是很聰明、他能想辦法,因為他也不可能給自己扶着、這樣,那他怎麼樣能夠讓自己能抱住這琴,那時候也沒有小的琴,自己父親給自己選擇了、看上去好像是很殘酷在那個時代,因為他非常嚴,殘酷啊、别人出去玩去了、小孩天天出去玩、你就得抱着琴在練琴呀。就她作為一個小朋友、怎麼熬過這一段,她的理念是什麼,自己就天天就聽着人家就去玩,自己就覺得是這個、自己就覺得我很慘呢、我怎麼這麼的,但是呢就是、自己迫于自己父親的那種威嚴,自己爸就很厲害呀、不行就打呀,是以就很害怕呀、那也得做這件事情呀,是以就這個做,可是你知道嗎、到了大了以後、所有這些小朋友全羨慕自己,就是它就是付出的回報、真的就是這個樣子,是以你看如果自己就在想、當我心智健全了,當我可以去做、我對我自己的未來有些規劃的時候,可是那個時候如果我選擇、我還能來得及做這件事嗎,就來不及了,而且自己覺得是在小的時候、在父母在逼着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對一個孩子絕對是有一個好處的,是就是說培養一種意志力,我們就說過、如果一個學音樂的,這孩子、比如像朗朗這樣的,他天天能夠用這樣的精力來練琴、能這樣的話,你說他做什麼不能成啊,對不對,轉向用這樣的東西去做别的事情的時候、他一樣能夠成功。真的要走心,它是完全不一樣的,是以你看吸引耳朵的是可以非常敏銳的,但是自己可以非常遺憾的說、我們現在的耳朵是越來越壞了,就是能力的喪失,能力喪失是因為它的這種上頭、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樣去追求這個,而且不關注這個,自己做夏令營、自己隻寫一句話,自己說希望在這個過程當中、希望能夠培養起一副好的耳朵、受益終生,因為耳朵聽覺的東西、好的音樂可以救一個人,壞的音樂可以殺人呐,一點都不誇張,就是它會讓你心神不甯、就音樂不好的時候、你有的時候不太想由于是這個造成的,自己有時候心裡就想、為什麼我自己覺得我願意去做這種普及,而且自己願意不厭其煩的去做,而且自己就堅持這個、因為自己知道他的内心和他的這個、他都有他崇尚這種優美、崇高 雅緻,對吧、這種的這個方面、他沒有被喚醒,他封閉了、就像你聽,哎耳朵聽不見了,其實他内心裡頭跟這個好像、生活當中跟這沒關系,但是想自己想、如果他進到音樂廳來,如果他趕上是自己開音樂會、自己就一定要讓他感受、也許這一生就這一次。

自己覺得其實沒有想那麼多的一個、其實自己就是想做一個行者,琵琶行者,就是你可以背着這樣的一件沉甸甸的一個、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個優秀的這種遺産吧,你可以背着它去以琴會友、去跟世界的這些人去合作,去讓他們認知中國、從這件樂器上,然後自己覺得有的時候、我自己并不是很重要,那麼今天我有這樣的機會到卡内基、到世界上最好的這個音樂舞台上去,真的是中國的一個、整個走到今天的一種進步,讓音樂家可以有發聲、可以去交流,在同一個平台上,是以自己覺得我沒有太想、我人生的目的,我要成為怎麼樣,獲得我輝煌、而且我絕不做大師,自己覺得現在的大師、自己是堅決要跟大師,不能跟現在的大師為伍、我就是琵琶行者,我會一場一場地、我會一個音一個音地去對待這件藝術,然後自己會在國際的這個舞台上、每一次的都全心全意地這種平台的合作,讓他們就、他們說你改變了生活,自己想更多的有這些,是他因為琵琶、讓他對中國的文化心存敬意,他因為琵琶音樂、讓他改變,就是對中國的過去的很多的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