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老,三代人的未雨綢缪

作者:IT桔子

來源|老錢日日談封面圖|Pexels最近關注養老比較多,最近又看了兩本書,回頭寫給大家。先把之前的一期關于養老的播客逐字稿發給大家,這期算是我對養老的比較完整的思考總結:養老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但我想先聊聊宏觀,越了解整體情況,越容易看清自己的問題,進而意識到——自己面對的問題其實很普遍,并不特殊。

宏觀層面的養老,其實是一個涉及三代人的命題。

40~50後的祖輩,60~70後的父輩,80~90後的我輩。

這裡暗藏了兩條主線:這三代人慢慢老去,中國的現代化。

中國的現代化是壓縮型的現代化,是從第一産業到二産三産快速邁進,幾十年走完歐美上百年的現代化。

這意味着世界變得比人快,外界天翻地覆,而婚姻、家庭、倫理等人的觀念卻變化緩慢。觀念很大程度上是被年輕時的經曆塑造成型的,而三代人年輕時的經曆截然不同:

祖輩時,農業主導,他們有生存本能,和吃不飽飯的經曆;

父輩享受過勞工階級的榮光,信仰勞動最光榮;

我輩則被刻上了知識改變命運,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的思想鋼印。

因為這種不同步,我們的家庭必然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或沖突,代際之間的表現尤其明顯。

就說春節吧:

戴着小天才電話手表,手捧iPad的10後小朋友,坐在80、90後父母新買的新能源SUV裡,一起去火車站回老家。

火車裡,我輩要一邊教育孩子小聲說話,一邊不時擔心失業,或者擔心節後的OKR怎麼寫。

到了低線城市的父母家,熟悉的味道、電視節目和家常菜,時光仿佛在這裡停滞了。

飯桌上父輩們說每個月的終身俸又漲了幾十塊。

大年初一,你們還要開車趕往住在鎮上或村裡的爺爺奶奶家,路上可能停車買了炒貨、米面油,順便還給小朋友買了蜜雪冰城。

爺爺奶奶家有點破,屋裡也不熱乎,他們話不多,就是坐在那裡曬太陽,你看着爺爺奶奶的日子,覺得陌生又有點可憐,但又能怎麼辦呢?

正想着,爹媽又囑咐你要去誰家吃席,随多少份子啊!

以上種種,就是中國壓縮式現代化的縮影,而春節成了各個代際難得交彙的視窗期。

再具體點看,随着城市化而變得越來越碎片化的家庭之間的方差也極大。

每個家庭的收入水準、生活方式、地理位置、養老資源配套、人口結構都相差甚遠。

因而,中國式的養老問題是複雜的、流動的、充滿差異的,也充斥着觀念沖突和妥協的。

中國式養老的另一個巨大特點是「儒家孝道」的觀念(我知道你很無語,但是你先别無語)。

「孝」根植于我們的觀念裡,我們對此習以為常。但橫向比較的話,它的内涵并非天下大同,至少我們和西方家庭存在巨大差異。

用費孝通先生的話說,代際關系在西方是:甲代撫育乙代,乙代撫育丙代的接力模式。在大陸則是:甲代撫育乙代,乙代贍養甲代的回報模式。

盡管很多人,比如我媽,非常看不上養兒防老這個觀念。但必須承認,養兒防老确實符合國情,有它的曆史經驗。

也許,在那些早已完成城市化,更偏福利性财政支出且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高的國家,養老可以看作每個代際的獨立命題。

但中國式養老,我認為一定是兩個代價的共同命題。

也許随着經濟進一步發展,這個結論也會改變。

舉個例子:

我看很多日本的一戶建,也就是小獨棟,它裡面可能住着兩代人,但會有兩個入戶門,其實是兩套完全獨立的生活空間。父母過父母的,孩子過孩子的。你說我炖了碗湯,想給孩子送去,你得穿鞋出門,繞到孩子的入戶門,給人家送過去。

好像也沒啥不可接受的對吧?

80後、90後,有條件的,肯定都願意自己獨立生活,有個自己的空間。

确實都會變的,但什麼時候變、怎麼變,我不知道。

我甚至覺得,如果以後養老問題突出了,階段性地回歸大家庭模式也不是不可能。你看全職兒女都不是啥新鮮詞了對嗎?

關于養老,還有一股被低估的力量是「政策」。

前面說了,中國式養老一定是在裝在家庭這個架構裡的。而政策會通過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幹預家庭,這種力量可能比大家想象得大。

比如,包辦婚姻、買賣婚姻這種陋習之是以能被禁止,要歸因于1950年大陸首部《婚姻法》。

再比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事,直接對家族、宗族這些不成文的家庭制度,造成了強烈沖擊。更具體我就不說了。

還有70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政策,可以說,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育觀念和行為。

其他和養老有關的政策還包括:人口流動和戶籍制度、98年房改政策,還有當下大家最關心的養老第一支柱,也就是養老金的制度。

養老第一支柱的可持續性問題,本質上這也是一個政策問題。

60後的終身俸每年按照何種速度增加,我們養老金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本質上不都是政策意志嗎?

再比如延遲退休到底卡到多少歲,這些政策都會對養老産生巨大且直接的影響。

我想說的就是,當我們規劃養老,合理地想象未來時,必須給政策一定的權重,不要低估,更不能否認它的影響。

以上是我對與養老有關的宏觀問題的梳理,它們不是養老問題的全部,但确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也許你未來會遇到一些養老困境,但請相信,這并非必然是個人命運的不同,更可能是一代人的共同命題。接下來分享幾個我個人認為對養老很重要的務虛的概念。

替代率

金融行業談到養老問題,普遍會拿「替代率」說事。

它是一個衡量我們老年生活水準的名額,這個名額是一個相對數。

分子是退休後的收入。關鍵是分母端,用哪個名額比較好?大家平時看到替代率,分母端預設是「退休前的工資水準」。這個真的符合實際嗎?

舉兩個例子:

我爸的養老金替代率是400%,因為他退休前領的是勞保,你說這替代率還有意義嗎?

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很多經濟欠發達地區,比如東北,很多父輩想會盡一切辦法提前退休,為啥呢?

因為工資是企業發放,而終身俸是國家發放。很多企業的效益實在不咋地,工資都不一定能發,但終身俸一定能發。是以這就導緻一旦退休,生活水準立馬上一個台階。

這些人的替代率肯定超高,但這是非正常情況導緻的畸高,實際沒太大意義。

我不太認可替代率的的另一個原因是:大哥,我真的不關心我退休前一年的工資收入有多少。

我關心的是:我5年後還有沒有工作,收入多少。我50歲時還能不能有一份工作,收入多少。

除了臨近退休的人,讓大家去預估,自己退休前的收入真的有點強人所難了。中國普通勞動者的收入高峰普遍較早,30~40歲左右就是高峰了。像我這種賺經營性收入的個體戶、小老闆,明年能賺多少錢都像開盲盒似。

還有根據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鄭秉文老師主編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測算:2019年機關性質參與社保繳納的職勞工數大概1.91億人,翻譯過來就是有班上的1.91 億人。而個人身份參保人數是8千萬,個人身份參保,說白了就是靈活就業人數。

這是2019年的情況。現在呢?靈活就業人數早就超過2億人了,社科院預測這類群體人數會快速擴張,以後會大幅超過職勞工數。

那你問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前收入水準如何,咱說是不是多少有點埋汰人了?

那什麼樣的人适合用傳統的替代率這個名額來衡量養老呢?

我覺得有兩類:①距離退休沒幾年了,這樣退休前的工資是比較容易預估出來的;②偏體制内就業人群,收入預期明确,隻要你不想走,久期也能看得比較長。

我最近看日本的資料比較多,平成年代有個很有名的職場制度叫終身雇傭和年功序列制,就是按資排輩,按工作年頭定收入。

這和大陸的體制内、事業編很像,甚至可以說它們就是一類東西。

我想提醒的是,這種安排本質上是一種「事後補償」。

在你的職業生涯前期,人力資本最有優勢的階段,論資排輩算年頭,你工資低,企業占你的便宜。而且你越是人才,企業占的便宜越大,因為它低成本地留住了人才。

而在你職業生涯的後期,人力資本優勢不在的階段,反過來,企業要把先前占你的便宜補償給你。

但是這套遊戲玩下去的前提是,企業得是穩定的,企業的經營周期要長于個體職業生涯。如此,企業才能履約,業績增長,才能兜住越來越高的人力成本。

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以後再看到有人拿替代率刺激養老焦慮,你要能意識到這個概念是比較虛的,适用範圍也很有限。

替代率這個名額不是不能用,但是我認為把它的分母端改一下更好:不用退休前的工資水準,而用你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标準,這樣更能衡量你退休後能否過上當地的平均生活水準。

時光列車

第二個重要概念叫「時光列車」。

解釋一下:某種程度而言,金融的作用就是以貨币為媒介,完成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調配。我特别喜歡的一個例子,就像那個外賣大哥說的話:「我現在年富力強,多幹點多存點,相當于把現在的生命能量存起來。等以後幹不動了,不想幹了,可以把以前的生命能量取出來。」另一個例子是背房貸:表面看是我跟銀行借錢買房,但其實這是向未來的自己借錢,因為最終還錢的是未來的我。類似地,所有的養老儲蓄和養老投資,本質上也都是給未來的自己送錢。你做這個動作,不是為了别人,是為了你自己。

那如何把現在的購買力,送給30年後的自己呢?還是以貨币為媒介,不過可以是貨币的不同表現形式,比如金融産品或者房子。比如頭30年我養房,後20年房養我。這些媒介就好像是那輛時光列車。又因為,貨币有時間價值,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值錢,是以:

如果我要借錢,把未來的資源挪到現在用,我得買票(支付利息);

如果我要儲蓄,把現在的資源往未來送,時光列車得倒給我補票(獲得利息)。

而票價,就是利率。

不同路線的車,票價也不一樣。理論上講,路途越兇險,波動越大,票價也越貴。

再重複一遍,所有的養老投資,本質上都是在給未來的自己送錢。

但具體怎麼送,要研究一下。

是送個随時可支取的賬戶呢?

還是送一個每月釋放的現金流呢?

我覺得可能是後者。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有房、有大額存款的老年人依然舍不得花錢。是以相比擁有多少資産,穩定的現金流更能讓一個老年人敢花錢。

時光列車的另一個問題是越是長期投資,這個過程中所要面對的變量就越多,比如最直覺的感受股票大跌。

舉一個我很喜歡的例子:

如果你生活在美國,持有美國的國民關鍵性資産美股,主要抓手是巴菲特最推崇的标普500。

為了給養老做準備,你從1994年就開始定投,每個月500元,風雨無阻。15年後,你累計投入了9.6萬美元。

養老,三代人的未雨綢缪

但這一年是 2008年,次貸危機了。

因為這場暴跌,你的養老賬戶隻有9.4萬美元。累計投入15年,最後還虧了2千。

此時,如果你在繼續工作,還能繼續投,那倒是還好。可如果此時你正好退休了,需要從養老賬戶裡取錢呢?

要知道,美國養老體系以DC模式為主,不是像中國的DB模式,國家管的不多的,養老主要就靠從個人養老賬戶裡取錢——可此時你的養老賬戶根本沒賺到錢啊!

有人會說,這點子也太背了吧!

但仔細想想,隻要時間足夠長,遇到一次股災不是肯定的嗎?

即便是美國這種每輪經濟周期跨度很長的國家,08年躲過去了還有2020年。

如果是A股,4~5年就是一輪周期。

再考慮到通脹呢?會不會突破溫和通脹,進入惡性通脹呢?

如果遭遇了類似2022年英國養老金險些被擊穿的情況呢?

還是那句話,越是長期投資,要考慮的變量就越多。

要對沖這種風險似乎隻能通過有效分散。

過程導向而非結果導向

北大李玲教授的一篇論文裡中有組資料:

養老,三代人的未雨綢缪

大緻是說:對65~67歲的老人來說,如果按照大陸未來人均預期壽命80多歲來算,他們的剩餘壽命還有大概16年。而這16年中包含了:

①完全自理的時間10年左右(占剩餘壽命的63%)。

②輕度失能時間為4.5年(占27.6%)

③中度失能時間為不到1年(占5.5%)

④重度失能時間為大半年(占3.9%)

随着老年人年紀增加,預期失能時間占剩餘壽命的比重也會不斷提高。

養老,三代人的未雨綢缪

變老意味着,大機率患有慢性病。這個機率在80%以上,甚至可能同時患有兩三種慢性病。

變老還意味着,你的生活需要照料。

本号總說的「養老蜜月期」,其含義就是生活自理。而一旦逐漸進入失能狀态,客觀上就需要有人照料。

變老也意味着,醫藥支出大幅增加。

我們生命中最後幾年的醫療支出占一生醫療總支出的一半以上。

這種體驗非常糟糕,它意味着過去辛苦賺的錢,很可能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花得一幹二淨。

我看到李玲教授的這篇論文,腦子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人生絕非結果導向,而是過程導向。

既然失能失智不可能避免,既然生命最後燒掉多年積蓄不可避免(很多人甚至臨終都沒有多少積蓄),既然最後的不太體面不可避免m既然離開不可避免...全都不可避免,那結局還重要嗎?

想通這點我輕松好多,因為我意識到,過程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

是以我建議大家不要為了最後的結果,而在過程中失去太多。

注重生活品質,而不是犧牲健康。

不要光顧着卷,也要讓自己松弛下來。

不要成為一個葛朗台式的人,為了最後幾個月有錢可燒,而在平時虧待了家人朋友。

要意識到所有的短期透支都暗中标好了價格,老了以後都要還債。

意識到健康是運動出來的,不是歇出來的。不鍛煉,長期久坐、躺平會使肌肉萎縮,肌肉無力讓關節的穩定性變差,關節間的摩擦加劇,關節炎進展更快,疼痛愈發明顯和頻繁,是以更不敢活動,陷入惡性循環。

養老一定要未雨綢缪,但結局最終不會有啥改變。過程中的體驗和價值感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老來後悔的根源。我們更應該追求人生的密度,而非長度。因為前者更可控,和幸福的關聯度更高。最後一個養老觀念說給我自己,也說給80、90後的同齡人。

父輩沒我們想象得那麼弱

這是我今年的一大感慨。

不說别人,至少我自己,面對父母,會有一種天然的自以為是。

迄今為止,面基一共錄了三期和我媽有關的節目,其中一期是單口。本來我就是找楊女士水兩期節目,可能太熟悉了,我真覺得平平無奇,結果出乎意料,這兩期的互動量都出奇得高。

也有很多聽友批評我說,太自以為是,老想改變我媽。最經典的一條評論是:這小子和他媽說話,一股爹味兒。

必須得承認,父輩真的沒我們想象得那麼弱。我特别喜歡項飙老師提出的「附近性」這個概念。在這方面,父輩要比我們強太多。

我們活在遠方的宏大叙事裡,活在内心的小确幸和小悲傷裡。但是對周圍的世界,可能沒有足夠的覺察和探索。

而父輩們好像都是和附近打交道的一把好手。比如前陣子我回家,遛狗時沒帶門禁卡,進不了小區。最後跟保安大姐看狗的面子上放我進去了…

還問我呢,說你是X姐兒子不,從北京回來啦?

去我女搬磚工家也是這樣,丈母娘下樓總和别人打招呼,都熟!

我陪她去買菜,她會去固定的攤位,如果今天的不新鮮,老闆會直說,囑咐去别的攤位買新鮮的。

這些都是我不曾有過的體驗。

我從來沒交過家附近那種熟悉的陌生人式的朋友,除了跟外賣小哥說聲謝謝,我沒和誰打過招呼,甚至想想都覺得有點難為情。

可對已經退休的父母來說,「附近」對他們來說特别重要,因為養老生活就建構在附近之中。

在外打拼的兒女一年也見不到幾次,但是對我媽來說,門衛大姐、我舅我老姨、健身房的老姐們兒、沒事兒整點兒社群團購的門口超市老闆、周圍鄰居... 這些人每天都要見。

面基有個聽友叫小巴,他以前也是在外面打拼,後來回到了鄭州老家。他跟我說,回到鄭州老家以後,他會有意地去他父母的兄弟姐妹家走動走動,聯系聯系。其實他自己可能對這些長輩挺無感的,但是這些人是他父母最重要的社交關系和情感紐帶,是以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幫爹媽維護好,這樣他們的養老生活也更幸福一些。

嗯,我想,我們确實應該對父母多一些同理心,也相信他們能過好自己的日子。

當然我也不會放棄去影響我媽,盡管這很爹味兒,我希望她多去探索,多出去走走,尤其還在養老蜜月期,可能以後年紀更大,有心也無力了。

體面養老準備清單

接下來聊些實際的:

體面養老,需要多少種資源,清單我給大家放到shownotes裡了

可能也是本期節目最實用的一張圖:

養老,三代人的未雨綢缪

資源主要是這麼幾種——

✅房子

我就說幾個關于養老房的加分項了哈!

  • 因為大陸的醫療資源是馬太式分布的,是以如果房子所在的城市,醫院資源豐富,肯定加分。
  • 離醫院近,加分!
  • 電梯房,肯定加分!
  • 樓梯房,三層以下的低層,加分!
  • 離子女的住房近,加分!
  • 小區産品力好比,如物業費高、人車分流、綠化好,加分!
  • 房子周邊配套資源成熟,加分!
  • 房子做了适老化改造,絕對加分!

關于适老化改造這個事,用文字或播客來介紹效果并不理想,最直覺的還是找個高分改造房來看,是以我在B站上給大家找了一套,十分推薦大家看下,我自己也學到很多:✅穩定的現金流

興全基金翻譯過一本書叫《養老金投資組合》,書裡有兩個洞察我印象很深:

①養老投資和普通理财的最大不同在于:理财要終值,而養老要現金流。

老年人的真正剛需是花錢,因為支出是剛性的,是以每年都需要足夠的現金流。

老人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更高層次的消費欲望。是以,穩定現金流這個形式對養老來說很重要。②這個現金流得穩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既然股票基金這些權益資産的預期收益率明顯更高,為什麼我們在國内和海外看到的正統的養老投資中,主流卻是偏債類的、高确定性的、預期收益率偏低的組合?

因為養老支取現金是剛性的。

有了這個硬限制後,隻看平均回報率或者複合年化收益率是不夠的。因為回報的順序同樣重要,而且會對退休生活産生很大的影響。

比如08年你退休了,或者2024年你退休了...

這就是養老投資組合普遍重視控制風險(回撤)的原因:一方面友善讓大家準備養老期間持續買入;另一方面建構可以避免絕大部分意外的「保底資産」才是正道。

也就是說,收益并非是養老投資的首要追求。

關于這點,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很容易就接受了。但對我們這種還在當打之年,還總想着追求點啥的年紀,接受起來确實比較困難,因為沒有同理心。

其實關于穩定的養老現金流這事,我之前專門為我媽錄了一期節目(「面基」第24期)。

這期節目的大意是說:

我建議我媽以她的終身俸為錨,再給自己囤出來一個投資組合,這個組合可以每年穩定釋放出和她終身俸差不多的現金流。

我媽的終身俸每月不到3千塊,就算每年3.5W。那麼其實50~70W規模的組合,就可以釋放出差不多的現金流了。這個組合的持倉可以是紅利ETF、銀行股、某水電股(不作為投資建議)。

另外,我深刻意識到,父輩這代人其實要比我們更有禀賦走上長期投資、囤積資産這條路。因為他們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過着至少在我們看來,克己複禮如清教徒一般的生活。因為這種生活方式,他們很容易就能把儲蓄率做高,如果有終身俸的話,這又是一筆非常确定的現金流。

再就是靠資産派生現金流。

一套可以收租的房子大概可以等于1/3的當地社平工資。

如果買了增額壽險和年金險,可以鎖定目前的收益水準,複利增值,成為我們未來養老收入的保底。

✅人力

養老說白了,主要靠人和錢。

而且在可預見的将來,我相信人力成本一定越來越貴。

我也相信,等我們這個代際老的時候,也許公路上跑着L4級别的自動駕駛汽車,家裡有一台基于大語言模型互動的人型機器人或者移動機械臂。

起碼我個人對這些是并不懷疑的。

同時,參考日本,也許會有「介護險」的出現。買了這種保險,可以享受每天1~2個小時的護工上門服務,做做飯,打掃打掃衛生。而且護工的費用,政府或者保險公司出大頭,個人出小頭。

✅保險

我在中産那期節目裡說過,這種保障類的消費型保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護金融資産。

因病返貧、因病賣房的事我們也見過不少了,保險就是兜住家庭财富的下限,讓它不至于因為生活的暴擊而跌穿。

有個例子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有個知識星球的讀者,他爹媽在農村,沒什麼收入來源,靠他支援。并且隻有一位老人有新農合,有點保障,但也杯水車薪了。

這個讀者朋友北漂,經常覺得心裡沒底,擔心萬一有一天自己不行了,爹媽咋辦?

後來他就給自己買了定期壽險,保額差不多夠他爸媽晚年的溫飽級生活費,也不貴,每年小幾千塊的保費。買完之後,他心理踏實了。

這個例子讓我意識到,買保險(尤其是這種消費型保險),前期主要得到心理附加值,真出險了才會享受使用價值。

當然這個使用價值可能一直用不到,交的保費會打水漂,但沒用過當然不是壞事?

我媽也是,當初我逼着她買保險,她頗有微詞,每年扣款的時候都埋怨幾句。後來自己的老姐們兒得了乳腺癌,幾個朋友一唠嗑,我媽說兒子給買了保險,倍兒有優越感,一下合計明白了。

此外,很多保險比如醫療險、重疾險,确實能幫大家争取到一定的優質醫療資源。

比如醫療險、重疾險現在都會努力給大家提供一些額外的醫療服務,它與保額無關。

還有像我給自己買的中高端醫療險要比普通的百萬醫療貴個六七百塊錢吧,主要是可以報帳特需和國際部的治療費用。

回歸到養老這個架構裡,因為大部分人的養老現金流都不是很充裕。是以,重大意外、疾病導緻的大額支出就是養老路上的絆腳石,遇到了就容易讓所有的養老規劃失去意義。

是以我們需要保險去減少這種潛在影響。

✅在上文表格的最右側一列,我還羅列了養老的幾大風險:

①超預期通脹,它意味着購買力大幅損失。②個别要素漲價過快,尤其是養老剛需要素,比如醫療費用。我複盤過美國過去這麼多年通脹速度最快的消費項目,發現有兩個場景的漲價速度遠遠跑赢CPI,一個是醫院,一個是大學,像這樣:

養老,三代人的未雨綢缪

③個人瞎作損失财富

不是有那句話嘛——沒人因通脹而破産,但是很多人因為想跑赢通脹而破産。

是以,年紀大了真的要服老。要明白,為了高收益去承擔高風險已經不是這個人生階段應該追求的了。一些大額支出、投資理财,應該及時和兒女溝通,聽勸,因為這個領域确實有很多資訊差。

這些老生常談我在節目裡重複過很多次,也跟我媽說過更多次。

大陸的養老三支柱

養老,三代人的未雨綢缪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

三支柱并不彼此獨立,而是重疊關系。有人兼具三大支柱,有人兼具第一、三支柱。

也有人隻有第一支柱,獨木難支。

✅ 第一支柱

整體來說,我個人意見極大,但是又能怎麼樣呢?

真的,又能怎麼樣呢?

很多話,我不好說,大家自己去看資料,多想想。

我就說一點:

第一支柱分兩種——

1.36億人在領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1.64億人領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這兩種保險的平均金額差距有多大呢?

18倍!

是的你沒聽錯!18倍!

職工養老保險平均每月有3600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平均每月隻有200出頭。

我覺得這是巨大的結構性不均!

這特麼很不共同富裕。

當然了,我們的養老金體系是現收現付,原來人家交的多,現在領的多,天經地義。

沒毛病!我同意。

但是,你也不能否認每個月200塊的終身俸它不能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

這也是我讨厭很多經濟學的原因,就是遇到什麼問題吧,先給你上理論,這個術語,那個系數,誰誰誰說...迅速把問題複雜化。

咱們能不能直面問題本身?

或者我這麼說,很多問題,它也不是經濟理論誰對誰錯的問題。

而是價值觀的問題,價值觀首先要回答的,一定是誰更重要。

那我就要問,1.64億老人,每個月領微薄的小幾百塊終身俸——

它是不是問題?

如果是問題,它重不重要?

如果它重要,應不應該解決?

請大家抛開經濟學,抛開那些語言、學派、理論的迷霧,直接了當地想想這三個問題。

是不是問題?如果是,重不重要?如果重要,應該解決嗎?隻有承認它是問題,想去解決,才有辦法。

比如城鄉居民養老金這個事,财政支出能不能墊一些?

60多歲或許還能賺一些勞動收入,70歲以上的呢?能不能用财政給他們墊一墊?

反正都是轉移支付,能不能從規模近5萬億卻隻覆寫了小幾千萬人的第二支柱裡轉移支付一些。

第二支柱的繳納,個人最多交4%,機關最多交8%。能不能機關勻出來一些給城鄉居民?

你别跟我讨論對不對,該不該。

我還是那句話,其實沒有對錯,任何一項政策,能實作帕累托更優式的改進,可能性都不大。

無非是誰承擔代價的問題。

隻有承認它,想去解決它,才有所謂的辦法。

行了不多說了。

✅ 第二支柱

第二支柱,大家看圖吧,看看誰在領。

有第二支柱的,第一支柱肯定也不會差。

這些人的養老完全無需擔心,好着呢!

就一個建議:低調,别上網顯擺。

說完了。

✅ 第三支柱

已經快被說爛了的個人養老金賬戶。

其實我做這期節目,一開始主要是想聊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為啥呢?

因為個人養老金已經一周年了,其實11月份就應該做的。

但是我想等一些官方資料,等資料更新了,我再做。結果幹等也不更新,索性就不等了。

目前能看到的幾個帶引号的“新”資料是這樣的:

2023年6月底,個人養老金開戶數4030萬;

存繳人數,存繳規模,沒公布。隻知道2023年一季度末的存繳人數是953萬人,平均每人存了2000塊。

個人養老金賬戶買四類産品:存款、理财、保險、FOF基金。

其中存款和保險的規模是微漲的,養老理财規模微跌。

FOF基金,從2022年11月推出至今,規模一直在下降

原因很簡單,2023年至今行情如何大家都知道,收益不好,不買了。

關于第三支柱,我再說幾句喪氣話哈,我也是最近才意識到的:

毫無疑問,個人養老金賬戶有諸多限制:

退休前都不能領取,還得跟着延退,可買産品種類有限,提取時有3%的個稅,節稅效果有限等等。

它最大的吸引力,應該是節稅對嗎?這點海外也是如此。

節稅,節的是什麼稅?

個人所得稅。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有多少人繳納個稅?

根據财政部的資料,2022年中國繳納個稅的人數是6512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的8.4%。

我們再call back一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最新開戶數,4030萬。

你用4030萬/6512萬稅基,滲透率已經超過了60%。

然後真實存繳人數也就一千萬左右,人均存了2000塊。

我當時看完以上資料,突然意識到,起碼在人數層面,這個事可能已經快飽和了。

這點我還和一些基金公司内部的人私下交流過。

他們說,理論上,買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應該是那些收入穩定且較高的上班族,比如:

醫生啊、老師啊、程式員啊、高管啊...

實際上呢?主要繳納群體全是金融行業的。

部分原因是,金融行業對這個更了解一些,認可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價值。

還有部分原因,可能是為了完成任務。

是以我現在對個人養老金整體沒啥期待了,它就是少數人的遊戲。

但是參考海外的曆史和經驗,也不排除它未來大發展的可能。

美國當年推廣個人養老金也是響應者寥寥,沒啥人搭理。為啥後來規模增長這快?因為改政策了,半強制預設大家買入,如果你不想買,得簽署各種檔案才行,這樣一來,大家都買,你不買,這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你不随大流了。而且美國還能把第二支柱的錢,轉存成第三支柱。

這樣後來第三支柱就發展的很快,規模也足夠大。

包括我們企業職業年金,一個機關裡那麼多人,衆口難調,都有自己的想法。

按理說,也應該做不起來。

怎麼推進的呢?

機關内部成立一個幾個人規模的企業年金上司小組,拍闆把這事兒定了。

這本質上還是少數人替多數人做決定了,沒啥阻力。

是以,未來第三支柱能發展成啥樣,也說不準,主要是想不想推進。

如果就維持現在這個力度,效果估計不會理想。

然後在快速給大家過一遍,個人養老金賬戶能買的四類産品:

✅養老存款、儲蓄,

需要大家注意兩點:

第一,收益率會受到降息的影響,而降息或許是未來一個較長周期的叙事。降息意味着,你每一次到期再投資時,都有面對收益率更低的可能。

是以,如果你就想買存款,那麼我覺得應該挑期限最長的買。

第二,你得挑銀行,因為不同銀行給到的利率并不統一,是以這裡有高低的差別。

我以最長的5年期存款為例,興業銀行最高能給到3%年化,而交通銀行最低隻給到2.25%。

注意,以上資料有時效性,僅供參考,以你看到的實際為準哈!

✅養老理财

穿透到底層,就是高比例固收産品+低比例權益産品的組合。

不保本,淨值波動,但回撤控制得還不錯。

但是2023年債市承壓,養老理财收益也不理想,是以其實到現在規模也沒漲,還微跌了。

2023年的整體年化收益2.49%,最大回撤1.18%。

業績最好的一個産品,實作了4.33%的年化回報,而且最大回撤隻有0.56%。

但是過往收益不代表未來對吧,這都說不準的事兒,是以我也不說具體名字了。

我想強調的一點是,很多養老理财産品都引入了「收益平滑機制」。當這個産品的累計年化收益率高于一定上限時,會把一部分超額收益轉入「平滑基金」。反之,當收益低于某個設定的下限時,又會從“平滑基金”中轉移部分資金到産品。

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每一年的收益方差不會很大,持有體驗好。

很多人買公募基金會罵娘也跟這點有關——

就是你買之前吧,都會看它的複合年化收益,假設是10%。

它的潛台詞是,把過去這麼多的累計收益,折算成每一年的回報,是10%。

但是如果你以這個回報率為錨,真的買了,就會發現,實際上每一年的回報率水準相比那個預期收益率的錨會有巨大的偏離。

因為權益類資産的收益非線性的,尤其A股周期性很強,這就意味着收益的分布呈現出:

少數極爽的暴擊時刻+大部分非常物料難熬的垃圾時間。

以2018年底至今這輪周期為例,一旦你錯過2020年這1年,剩下4年幾乎都想罵娘。

更痛的是,你在2020年上車了!扯回來,是以我覺得收益平滑機制這招很不錯,如果有給自己家人管錢的聽友,可以學習下。隻不過,你的平滑基金可能不是投資産生的超額收益,而是拿自己的工資往裡墊哈哈哈哈。

✅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你買的時候,會發現每款産品都會給你兩個數:

一個叫「上年結算利率」,一個叫「保證利率」或者n%收益寫進合同。不同産品,寫進合同的利率,差别還挺大——有的隻保證你0.5%,有的敢保你3%。這是因為目前主流養老保險,它的收益由保底收益+浮動收益構成。

在售的養老保險,我們把它分為穩健型和進取型,怎麼區分?看它的「保證利率」,或者寫進合同的收益率有多高?

保證利率在1%以下的,都是進取型的——保底低,但是隻要投資收益還行的年頭,給到你的結算利率并不低。

而那些保證利率在1%以上的,一般都是穩健型的——雖然保底高,但是結算利率會保進取型的低一些,一般來說哈。

是以,這兩種,就看你咋選了。

當然你也可以一劈兩半,全都要。

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一點是,大部分在售的這類養老保險都是年金型的,它會讓你選擇領取年齡,以及按月齡還是按年齡。

如前面所說,你要想好,自己到底是想要一筆錢,還是一條穩定釋放的現金流。

✅養老FOF,也就是買一籃子基金組合。

目前來看,名字裡帶年份的目标日期型FOF,它的權益倉位普遍要比「目标風險型」的FOF要高,是以波動也更大。進而,也決定了它在低迷的市場和牛市中拿到的結果不一樣。

大家要有這個預期。

另外我想說幾句我個人的想法:我自己的個人養老金賬戶買了許利明老師的産品,但這完全不構成投資建議,我隻說一下自己作為持有人的感想:

第一,選擇成本其實是很高的。需要把這個人的過往業績都找出來,因為他的過往業績意味着你的持有體驗。過往業績當然覆寫的時間越長越好。Y份額雖然2022年底才推出,但是第一批養老FOF2018年就推出了,還是有很多業績可查的。

第二,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通過基金報告、訪談、路演視訊、紀要,當然播客我個人覺得更好。隻有了解了基金經理的架構,才能了解他的思路。許老師的架構就是自上而下判斷風格,明确這點,再看季報才能部分了解他的操作。

但是反過來,了解一個人,跟蹤一個人,其實是要花很多時間精力的。是以我建議大家,最好控制你個人養老金賬戶裡的基金數量,不要買太多——如果你還想跟蹤研究的話。

另外,許老師有個觀點我也蠻同意的,個人養老金賬戶這事吧,像我這種得買30多年的,我要的真正的結果,是退休時賬戶裡的淨值,而不是剛買了3期的結果。前期把規模壘起來是最重要的,後期規模大了,投資水準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結果。

個人養老金電腦

最後,介紹一個小工具。

有知有行團隊上線一款囊括了養老三支柱的「養老電腦」,這也是本期節目裡我沒有花篇幅帶大家去盤終身俸計算公式的原因。

一來真的很複雜,其中還包含很多對未來的預期假設。

二來如果真的想算,還需要你自己去查過去的社保權益單。

大家直接去這個工具裡認真填一下數,就能大概算出來你退休那一刻,能拿到多少現金流。

我覺得有了這款電腦,也能為這期節目畫上一個完美的,可以落地的句号。

我真的自來水,強烈建議大家去「有知有行 App」體驗下這個小工具。

養老,對我爸媽這些60後來說,是正在進行時。

對70後而言,是近在眼前的事。

對80後和90後而言,養老是一件還能拖的事。

它就像遠方的灰犀牛,奔跑的腳步聲隐約可聞,但我們也明确知道,灰犀牛離得很遠。但眼前更是荊棘密布,虎狼環伺,顧不了那麼許多。

對我們而言,養老這件事,重要但不緊急。但也正因如此,隻要你有心,現在就可以花很小的精力,付出很小的金額,給那輛時間列車上裝一些物資,送給未來的自己。

因為我們還有時間!

但我還想提醒大家,有知有行的養老金電腦,有個巨大的假設前提是:

它預設你退休前的每個月都繳納了社保!

這就像個隐喻——我們對養老的準備和努力,就像每個月繳納的社保一樣,是不能中斷的。

聽起來又有點東亞式的殘酷與無奈。

但是!想想巴芒組合,想想我在慢慢變富那期給大家介紹的annie shaber,想想我們的父輩...

退休不是結束,退休是新的開始。

養老和人生一樣,都是過程,都是我們自己要獨自面對的命題。*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 IT桔子立場。

微信又雙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檔。還請點選星标,及時接收每篇新鮮出爐的推文,我們期待與你的每一次見面。

養老,三代人的未雨綢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