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求學,他把兩弟送孤兒院,反内戰收到子彈;兩度為大會堂作畫

作者:子魚雜談

1936年的某一天,關澤霈的伯樂出現了。關澤霈的名字,現在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但要說起他在人民大會堂繪制的高6.5米,寬9米的巨幅畫作《江山如此多嬌》,那可是大名鼎鼎,是著名畫家傅抱石和關山月共同繪制的。

為求學,他把兩弟送孤兒院,反内戰收到子彈;兩度為大會堂作畫

一、患難師生情難舍

關山月,原名關澤霈。

1912年10月25日,廣東陽江的一個沒落書香之家,一名男嬰呱呱墜地。關家的當家人關籍農是名教書先生,頗有些學問,他将小兒郎命名為澤霈,取廣降恩澤之意;同時,也因為這一年是中華民國正式建立的年份,又為他取了一個乳名叫應新,希望他能适應這個新生的時代。

關澤霈六歲上私塾,八歲進學堂。天資聰穎,尤喜繪畫。每逢假期便随兄長及堂叔學畫炭像,廢寝忘食,樂在其中。家裡買不起顔料,他就用植物汁水自制,不但能像模像樣地畫出家門口的老梅樹,甚至連複雜的中國地圖也能臨摹複刻。

1928年,十六歲的他進入陽江縣立師範學校國中,兩年後畢業。接着的三年,關澤霈到廣州市立師範學校深造。大學畢業後,他留在廣州九三國小任教。

二十二歲那年,關家遭遇變故。關澤霈的母親和父親相繼去世。他隻能把一個弟弟送到已出嫁的妹妹那裡,再把另外兩個弟弟送進孤兒院,留一個才六歲的幼弟帶在身邊。難得的是,在這麼差的經濟條件和這麼重的家庭負擔之下,他依舊沒有放棄繪畫這個愛好,沒錢請老師,全靠自學鑽研。

比藝術上的伯樂高劍父先出現,并點亮關澤霈人生的,是他一生的摯愛李小平。

那是一個下着小雨的冬日,時任班主任的關澤霈正在給班裡的學生批改作業。他在一本作業本中看見了一段學生的"心聲":她的父親生病了,病得很嚴重,但家裡沒錢,看不了醫生,或許不久之後,她就要辍學回家了.·關澤霈立刻将作業本翻到封面,是她﹣﹣李小平。這是一個相貌平平但成績非常優秀的姑娘。因為家境不好讀書晚,她是班裡年齡最大的學生,都十六歲了還在念國小。

李小平的境遇令他想起了自己相似的童年往事。當時家裡很窮,甚至沒錢買鞋,常常光腳走路。而廣東地區一年四季都有灼熱的陽光,把地面曬得非常燙腳,這種生理上的痛苦令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同病相憐又善良的關山月,馬上開始為李小平奔波。他一方面向學校申請到了免費午餐,一方面自掏腰包接濟李小平,課外時間還抽空給她免費補習。

不幸的是病魔還是帶走了李小平的父親。

李父一走,債主就上門催債。他們逼迫李小平替父還債,甚至要求就李小平用人來抵償。無助的女孩走到珠江邊,打算投河自盡,幸虧校工看到并阻攔了她。這引起了學校方面的高度重視,李小平被接到學校住宿,老師集體籌錢幫她還清了債務。同時校方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讓李小平晚上在學校裡幫忙打雜,自食其力,解決溫飽。

作為班主任,關澤霈便資助李小平的學費。為了回報關老師,李小平經常主動替他洗衣服和打掃衛生。随着接觸的次數增多,之間逐漸産生了情愫,但都扭扭捏捏,不肯挑明,最後由學校指定的監護人張英逢牽頭,撮合了這對有情人。

婚後,兩人和關澤霈年幼的弟弟關澤雯一起過日子。李小平畢業後當了一名國小教師,她承擔了所有的家務,讓關澤需能全身心地撲在事業上。兩人相伴一生,在畫壇是出了名的相濡以沫。

為求學,他把兩弟送孤兒院,反内戰收到子彈;兩度為大會堂作畫

二、遇伯樂,結緣嶺南畫派

1936年的某一天,關澤霈的伯樂出現了。他就是嶺南畫派的主要創始人高劍父。高劍父曾在一篇文章裡寫道:"關山月是真真正正能夠領悟我的中國畫革新理念。"這一評價可謂非常之高。

兩人相遇的時候,時年五十七歲的高劍父已然是在國内外巡展的著名畫家,而關澤霈隻是默默仰慕大師的一個22歲的小粉絲。

有一次,關澤需聽說高劍父要在中山大學開課,他鼓起勇氣向同學借了學生證,冒名去聽課。課上,高劍父要求學生們臨摹自己的一幅畫,然後在教室裡來回巡視。忽然,高劍父眼前一亮,停在了關澤霈的跟前。關澤霈心跳加速,穩住呼吸,仔細地畫每一筆。看了好久,高劍父才開口問他是哪個班的。關澤霈以為老師發現了冒名頂替的事情,羞愧萬分,于是結結巴巴地承認錯誤,請求原諒。不料高劍父卻哈哈一笑,拍着年輕人的肩膀說:"你明天不用來這裡了,到我的春睡畫院去學畫,不收學費,包吃包住。"

高劍父祖上是鄉下的郎中,少年喪父,家境貧寒。通過那次當堂臨摹,他在關澤霈的筆下看到了其不可多得的潛能,愛才之心頓起,當即決定把關澤霈招入自己門下。

1923年,高劍父取《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吟誦的詩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中的"春睡"二字,創辦春睡畫院,培養人才。1933年,畫院遷至廣州市越秀區象崗山南麓的朱紫街上(現在的解放北路八百六十一号,已改建為"高劍父紀念館")。這是一間依山而築、三幢并立的老屋。經高劍父改造後,大廳用來給徒弟們上課,前座東側二層閣樓則為卧室,屋後花園有半畝大小,池塘邊植有姜花,時有水鳥飛過。

就這樣二十四歲的關澤霈成為高劍父的入室弟子。

高劍父為他改名叫"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是李白的名詩句,詩中感歎了唐朝邊境的戰亂之苦,而當時的中國也已經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國力羸弱,民生凋敝。高劍父為他取這個名字,或許是希冀愛徒将來能用筆墨一振國威。

1938年,關山月跟随高劍父和其他師兄弟去廣東四會寫生。當年10月,廣州淪陷,高劍父回廣州處理事務,關山月等人跟着難民逃難。得知高劍父去了澳門的普濟禅院後,他繼續追随師父的腳步,四十天徒步跋涉了近千裡才抵達澳門。

高劍父見到關山月後,又驚喜又感動,拿出收藏的諸多古代字畫供愛徒臨摹。關山月如獲至寶,熬夜研習。隻是高劍父此時經濟也很窘迫,無力資助關山月的日常開支。幸而佛門慈悲,普濟禅院的住持邀他在廂房免費住下。

看到關山月每天隻吃一個面包充饑後,好心的慧因師父便時常施舍食物給他。但關山月并不想總受人恩惠,便常餓着肚子替漁民畫像賺錢,後在朋友的幫助下,以每月三元的報酬在潔芳中學做了兼課老師,生活才暫時穩定下來。

兩人熟悉後,有一天慧因勸關山說"外頭那麼亂,不如出家吧。雖沒有大富大貴,好歹也能安心作畫。"關山月一口回絕說:"國家正在打仗,人民正在受苦,我怎麼可以長久躲在這裡呢,況且我的妻子還不知道身在何處呢。"

原來,關山月早就和妻子李小平失聯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給廣州那邊寫信,盼着李小平的回信。終于有一天,院裡來了一個廣州的老朋友,這才得知,李小平供職的學校已經停課,她現在加入了廣州模範團婦女連,忙着抗日救國。關山月趕忙給婦女連寄了一封信,失散的夫妻終于聯絡上了。

為求學,他把兩弟送孤兒院,反内戰收到子彈;兩度為大會堂作畫

三、堅持藝術報國,用畫作支援抗戰

親身經曆了颠沛流離的逃難生活和親人離散之苦的關山月,悲憤無奈之餘,決心利用手中的畫筆揭露日軍的暴行。《從城市撤退》《遊擊隊之家》《漁民之劫》《中山難民》等一大批宣傳抗日的作品相繼誕生。

關山月後來回憶說:"當時我覺得當亡國奴是很慘的,目睹和親身體會告訴我,廣州逃難都這樣慘,寒冷的北方之逃難慘象就可想而知了。是以我想,畫北方逃難題材不是更能揭露日寇的侵略暴行嗎?"

接着,關山月便将人生中的第一次個展獻給了抗日主題。畫壇新人關山月的"抗戰畫展"在澳門橫空出世後,得到了畫家葉淺予、張光宇等人的肯定,他還應邀至香港公展,受到了一批進步文化人士如端木蕻良、徐遲、葉靈鳳等人的關注和積極評價,他們在《大公報》《今日中國》《星島日報》等報紙上将關山月稱為"嶺南畫界升起的新星"。

關山月沒想到自己第一次舉辦畫展,就受到了"觀衆的格外歡迎",他表示"并非我的藝術怎樣高明,之是以得人心,是所畫出自抗戰題材"。

"抗戰畫展"的成功讓關山月堅定了藝術報國的信念。1940年,他辭别高劍父,從澳門到達香港後,由水路通過敵人的封鎖線,又步行近一個月抵達戰時的廣東省會韶關。

之後關山月才見到分别了三年的妻子,熱淚奪眶而出。再次出發之前,李小平瞞着丈夫偷偷典當了一批衣物換成旅資。此後的幾年,關山月和李小平到訪了桂林、昆明、貴陽、重慶、成都、樂山、西安、蘭州、敦煌等地。有意思的是,在敦煌,妻子李小平也激發出了對繪畫的興趣。

在石窟裡臨摹壁畫的條件十分艱苦,關山月隻能半跪着作畫,有時還得爬進佛龛裡。李小平負責給他遞畫筆和顔料。最麻煩的是每天下午,洞窟裡暗得很早,光線不足。李小平必須找來油燈或蠟燭,高高舉起,替關山月照明。因為洞窟密不透風,時間久了就會感到悶熱。長時間專注繪畫的關山月時常滿頭大汗。李小平隻要看到他舔嘴唇,就馬上遞上水壺。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關山月就臨摹了八十二幅壁畫。

除了在敦煌臨摹壁畫,夫婦倆還在黃河流域接觸了大量牧民。《塞外駝鈴》《黃河冰橋》《鞭馬圖》《今日之教授生活》《蒙民遷徙圖》《祁連放牧》《鐵蹄下的孤寡》等都是這一時期創作的。

其中,《祁連放牧》一畫還曾代表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在巴黎舉辦的教育展覽。

為宣傳抗戰,揭露國民黨腐敗,他收到過子彈……

日本投降後,他們的女兒關怡出生了。1946年,三十四歲的關山月受聘任教于廣州南中美術院,希望從此能開始教書、著作、辦展的穩定事業。

1948年,關山月改任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的教授兼國畫科主任。他與年近古稀的恩師高劍父以及陳樹人、黎葛民、趙少昂、楊善深等"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一同在廣州和香港舉辦了聯合畫展,并當選為中華全國美術會理事。不久,他又在上海和香港舉辦了個展,出版了《西南西北紀遊畫集》和《南洋紀遊畫集》。

關山月回憶說:我曾經天真地想過,抗戰勝利了,一切都會好起來,誰知國民黨民生卻發動了内戰,達官腐敗,民生凋敝,人民仍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我是一個畫家,對于現實的悲慘和幻想的破滅,不能漫不經心,漠不關心。我在市立藝專當教授得來的工資是"金圓券",天天貶值,一天貶值幾次,最後貶值到買不到任何東西。

于是我參加了"反饑餓、反迫害、反内戰"運動"。參加過擡屍遊行,曾到中山大學慰問過受迫害的學生和教授。這時,全國解放在即,我們開始天天關心着解放軍的勝利消息,當大軍渡過長江天險,我們興高采烈,熱切盼着廣州早日得到解放。

就在這時,關山月忽然接到一封匿名的恐吓信,信上畫着一支手槍和幾顆子彈,在朋友的勸慰下,關山月攜妻帶子來到了香港。

在恐吓面前,關山月沒有放下畫筆,他嘗試在報紙上發表一些反映香港平民生活的速寫和漫畫。他還把黃谷柳寫的《蝦球傳》畫成了連環畫,在《大公報》上連載。黃谷柳筆下的蝦球從一個戰後受苦的流浪兒成長為為人民奮鬥的遊擊隊戰士,關山月也從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畫家成長為一個中年愛國知識分子。

為求學,他把兩弟送孤兒院,反内戰收到子彈;兩度為大會堂作畫

四、赤子之心,讓中國人在畫上站起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關山月參與繪制的巨畫《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問世,展開了一幅技驚四座的卷軸。

1950年,關山月任華南文藝學院教授、美術部副部長、華南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53年改任武漢中南美術專科學校副校長、附中校長,他好好做學術的理想終于實作了。

1955年,關山月調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他春天去廣東南灣水庫工地深入調研,夏天又前往山東青島寫生,充滿豪情地描繪着祖國的建設步伐,忙得不亦樂乎。

1956年,四十四歲的關山月多年的心願得以實作,他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此後,他迎來了一波創作高峰,《你瞧!又添了一個橋墩》《一天的戰果》《問路》《和平保衛者》等新作接連獲獎。

随後,他又将國畫藝術帶出了國門,遠赴波蘭、莫斯科等地,作《肖邦故居》《陶瓷藝人》等六十餘幅寫生作品。

1958年,關山月重回廣州,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兼國畫系主任。接着,一個莊嚴的任務落到了他的頭上,那就是與傅抱石一起,在人民大會堂繪制了《江山如此多嬌》大幅壁畫。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建立成的人民大會堂需要一張巨幅國畫裝點。該畫以毛澤東《沁園春·雪》的詞意為藍本,題目由周恩來總理親定,既要在畫幅内概括出祖國山河的東南西北,又要展現出豐富的四季變化。

在上司們的關心和鼓勵下,兩位畫家躊躇滿志,圓滿完成了任務。毛澤東主席親自題寫"江山如此多嬌"六字。

《江山如此多嬌》這一高6.5米、寬9米的巨幅畫作被懸挂在人民大會堂迎賓廳。

20世紀60年代中期,五十多歲的關山月孜孜不倦地堅持着創作與著書,他與其他畫家一起實地寫生,收集各種第一手資料。一切看似欣欣向榮的時候,命運的齒輪卻在悄悄地往另一個方向轉動。

1966年,關山月因作品《崖梅》中有梅花向下的構圖而受到指責,說畫作"攻擊社會主義倒黴(倒梅)"而遭到批鬥并下放幹校。妻子李小平被安排毫掃廁所、挑糞,女兒關怡下鄉插隊。

1971年,年近花甲的關山月收到了即刻傳回廣州的通知。原來,日中文化協會來華交流,日方負責人宮川寅雄向周恩來總理請求要見關山月,關山月由此恢複了自由。

此後,關山月被任命為廣東省文化局文藝創作室副主任,赴茂名、海南島等地寫生。之後關山月迎來了又一個創作高峰。他的足迹遍布陽江、博賀、湛江、蘇州、杭州、韶山和烏魯木齊等地,佳作頻出。

1978年,關山月任廣東畫院院長,與著名畫家黎雄才等人遊覽長江三峽,路過武漢時攜手創作了《松梅圖》。次年,他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關山月老當益壯,創作熱情再次爆發,佳作頻出。

1987年,關山月再次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創作了巨幅國畫作品《國香贊》;1997年,創作《香港回歸梅報春》;1999年澳門回歸、新千年即将到來,關山月又作《梅花俏笑新紀元》 等畫作,“倒梅”畫家變成了“頌梅”大師,他晚年的多場展覽都以梅花為主題。而比精湛畫藝更令人敬佩的是老藝術家的淡泊名利與愛國情懷。

2000年7月3日,為人民、為藝術用盡了最後一滴心血的大畫家關山月,在廣州逝世,享年89歲。

為求學,他把兩弟送孤兒院,反内戰收到子彈;兩度為大會堂作畫
為求學,他把兩弟送孤兒院,反内戰收到子彈;兩度為大會堂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