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作者:探秘曆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文|蘇卿

編輯|t

引言

19世紀末的最後一年,在天津河北山東一帶,發生了反抗列強瓜分大陸領土的運動,組織運動的團體叫義和團,成員大多為普通百姓。此後不到一年,清政府就把義和團剿滅了。

但它的影響力範圍卻很廣,它讓人們意識到,即使是社會底層人員,也可以舉起大刀...

一、風雨飄搖:義和團組成的背景

我們都知道,清朝晚期,統治階級内部已經腐爛不堪,沒有能力守護國家領土完整,導緻列強不斷侵占大陸領土,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割地賠款,損失大量白銀。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清朝官員和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

1842年,跟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賠款二千一百萬銀元。

1860年,跟英法俄三國簽訂《北京條約》,賠償白銀800萬兩。

1895年,跟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

這一系列的割地行為,讓整個國家蒙受屈辱,被迫賠償的白銀,無一不是從百姓身上榨取,百姓是以承受許多無端的災難。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連環畫《義和團》)

本來,老百姓隻能依靠耕田種地生活,要繳納的地租已經夠多。而清政府為了榨取更多銀子,就往老百姓身上抽更多的稅。

過于沉重的壓迫,讓很多憤怒了,既恨清政府無能,又恨洋人無恥。

于是湧現了一批勇敢的人,以“扶清滅洋”為口号,從事打擊洋人的活動。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關于義和團的繪畫,婦女也參與到義和團裡)

這些人一開始是練習義和拳的團體,後來稱“義和團”,他們在天津燒毀洋人的教堂,抵制洋人在大陸傳播基督教。

1901年6月,當時還在掌權的慈禧太後,釋出诏令,允許義和團進入北京。很多普通百姓也受鼓舞,主動加入義和團,人數最多的時候甚至超過10萬,可見當時人們對洋人有多痛恨,都想除之而後快。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慈禧黑白照片)

在當時,八國聯軍還在北京,義和團又在北京和洋人較量起來。1900年,義和團與英軍、日均展開戰鬥,他們破壞敵人的交通,圍攻敵人的大使館。

在整個義和團運動期間,被消滅的八國聯軍士兵約有1000人。

這讓很多百姓意識到,洋人不再是無所不能,他們也隻是血肉之身,他們敢侵犯我們的國家,我們就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義和團的這些愛國舉動,在無形之中,鼓舞了那些想要保衛國家的人。

二、熱血被澆滅:義和團因何被剿殺

可惜,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并沒有當時的人期望的那樣,能席卷全國,能殺盡洋人,

在前後不過一年多時間裡,被清政府剿滅,即便有逃過一劫的人,卻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樣,有大規模的組織。

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就要說到義和團的組成了。最開始,義和團是反對清朝的秘密團體,日常從事打擊清朝統治的活動。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天津義和團堂口)

到後面,列強侵犯大陸,民族危亡之際,意識到比起消滅清政府,更應該先消滅洋人,才慢慢把矛頭指向洋人。

很多其他民間秘密組織,為了取得合法的地位,也号稱是義和團,這些組織原來的名稱,有大刀會、神拳、梅花拳、紅燈照等等。

這些組織的成員,大多是農民、手工業者、遊民等等,很多是社會底層人員。

他們本身飽受清政府欺壓,即使在一時之間把洋人當做主要目标,但他們和清朝統治的沖突并沒有消除,是以時不時也發生和清軍的鬥争,這讓清軍一直想找機會剿滅他們。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堂口内義和團成員的塑像)

加上義和團并不是一個組織,而是多個組織共同的名稱,他們沒有統一的上司,沒有統一的紀律,即便組織裡有些規章制度,比如“毋貪财、毋好色、毋犯朝廷”等等,但成員也無法做到嚴格執行。

到了運動後期,義和團成員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管理難度加大。即使有規定,也無法做到所有人都遵守。

于是紀律開始散漫,出現了騷擾無辜百姓、搶劫百姓财務、焚燒百姓房子等事。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老鏡頭下的義和團成員)

那個時候,義和團痛恨洋教,也恨崇拜洋教的人。他們除了滅掉洋人傳教士,也滅那些進教堂的無辜百姓。

這不但使許多無辜的人失去生命,也讓更多原本相信義和團的人,變成恐懼義和團,清政府當然也在其中,于是不斷派兵剿滅義和團成員。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老鏡頭下的義和團成員)

客觀的講,義和團運動的初衷,是愛國的,保衛國家不被洋人侵犯。同時也有負面影響,那就是紀律散漫,濫殺無辜。

三、黑暗中的光:義和團的積極影響

雖然義和團運動範圍沒那麼廣,且最後以失敗告終,但他們敢于抵抗洋人、消滅洋人的舉動,就像在黑暗中閃亮的微光,卻鼓舞了其他地方的人們,其影響力遍布全國。

受天津、北京義和團運動影響,遠在東北的吉林、黑龍江,也悄然出現很多義和團成員,他們敢于舉起大刀,抵抗俄國入侵。

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一些人更是舉起“反清滅洋”旗号,既要消滅無能的清政府,也要打擊洋人。在西南、東南其他省,都湧現了很多類似的活動。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被抓捕後的義和團成員)

這說明,當時的環境下,人們無比渴望推翻腐朽的統治,無比渴望趕走侵略者。雖然力量有限,雖然手中的兵器落後,但澆滅不了他們争取自由、保護國家的心。

這說明,義和團運動是得到人們的認可的。在當時、以及後來很長時間内,民間湧現了很多展現義和團運動的文藝作品,有小說、評書、喜劇等。

作家馮骥才有部小說,有《神鞭》,老舍寫出了《神拳》。

義和團算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究竟是誰在極力貶低義和團?

(被抓捕後的義和團成員)

周總理在1955年的一次講話中,稱贊義和團運動,說它是“人民偉大勝利的奠基石之一”。

但是,也有恨義和團的人,那就是腐朽的統治階級、以及侵略大陸的洋人。

八國聯軍侵華後,清政府為了平息列強的怒火,把義和團推到了前面當替罪羊,惡意抹黑義和團,這是清朝統治者最無恥的一副模樣。也是義和團走向混亂和衰亡的轉折。

即便在今天,一些崇洋媚外的公知,仍然無底線貶低我們國家,貶低義和團的積極作用。

讓我們在客觀看待曆史的同時,永遠記住義和團為了抵抗侵略、一往無前的初衷和勇氣。

參考資料:

.義和團史料[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劉天路.清政府的政策與義和團運動的興起[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19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