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西學者不點名批評:世界秩序正飽受摧殘,罪魁禍首是“這麼一個國家”

作者: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導讀

今年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目前以《聯合國憲章》原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遭到西方大國挑戰,混亂和割裂在全球範圍加深。在此情況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加具有現實意義。近年來,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等全球性倡議,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和發揚。雖然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已今非昔比,但它仍是一支緻力于合作共赢,反對霸權主義的重要力量。

巴西學者不點名批評:世界秩序正飽受摧殘,罪魁禍首是“這麼一個國家”

作者:馬爾科斯·科爾德伊羅·皮雷斯 (Marcos Cordeiro Pires),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70年前,中國為建構新時代下的新型國際關系,建設更美好的世界,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彼時,中國正處于三大改造的程序中,為從反帝國主義戰争所留下的創傷中恢複尋找着途徑,此外還面臨着中印邊界問題的挑戰。在世界其他地區,反殖民主義鬥争也仍在進行中。

在當時動蕩的局勢下,中國的外交政策基于這樣的設想:中國必須獨立自主地處理所有國際問題,絕不能屈從于本國人民以外的任何利益。中國外交的另一個重要基準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承諾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或軍備競賽。

在過去的70多年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45年聯合國成立之初,隻有51個成員國,其中大多數是歐洲和拉美國家。一些非洲和亞洲國家仍處于殖民統治之下。如今,聯合國已有193個成員國,亞洲、非洲和拉美的開發中國家在這個全球治理機構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巴西學者不點名批評:世界秩序正飽受摧殘,罪魁禍首是“這麼一個國家”

圖檔來源:中國日報

如今,面對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等挑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顯得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以《聯合國憲章》所确定的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飽受摧殘。主要原因是,有這麼一個國家,它一邊口口聲聲說要維護這些規則,一邊卻在系統性地無視這些規則,比如采取種種方式幹涉他國内政以實作政權更替,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準許就悍然入侵他國,一票否決關于尋求保障巴勒斯坦人權利的聯合國大會決議草案,動辄對他國實施各種制裁和抵制行為,把美元用作政治武器,建立AUKUS、QUAD等聯盟團體以排擠第三國……可謂不計其數。

幸運的是,國際秩序正在南南合作的基礎上得到重建。在南南合作架構中,互不幹涉内政、合作共赢、捍衛和平與共商共建的原則正逐漸深入人心。從這個意義上說,金磚國家、中非合作論壇和中國-拉共體論壇等中國與其他開發中國家間的溝通與合作架構至關重要。

同樣值得強調的是,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正是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建立之初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和發揚。

巴西學者不點名批評:世界秩序正飽受摧殘,罪魁禍首是“這麼一個國家”

圖檔來源:新華社

當然,進行批判性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70年前,中國還處于重建階段,工業化剛剛起步,教育和科技發展水準較低,在許多方面和其他剛剛推翻殖民統治的國家面臨着類似問題。但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工業技術投資能力。這種地位的變化是否意味着中國将疏遠昔日的“窮朋友”,轉而尋求與那些富裕國家為伍呢?

不是!中國将繼續做一個不強加任何附加條件的合作夥伴,絕不會将自己的政府體制強加于他國,而将持續尋求合作共赢,并将自身定位為一支反對霸權主義的政治力量。

已故中國上司人鄧小平曾于1974年在聯合國上發表講話,這也是中國上司人第一次在聯合國上發表講話。他的發言至今仍值得我們回味:“中國現在不是,将來也不做超級大國。如果中國有朝一日變了顔色,變成一個超級大國,也在世界上稱王稱霸,到處欺負人家,侵略人家,剝削人家,那麼,世界人民就應當給中國戴上一頂社會帝國主義的帽子,就應當揭露它,反對它,并且同中國人民一道,打倒它。”

巴西學者不點名批評:世界秩序正飽受摧殘,罪魁禍首是“這麼一個國家”

圖檔來源:中國日報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辛欣

編輯:張钊

實習生李舒雨亦有貢獻

關注微信公衆号“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直達往期精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