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聽一聽崇明108位“鄰家媽媽”的故事

作者:上海崇明
來聽一聽崇明108位“鄰家媽媽”的故事

“鄰家媽媽”是上海市婦聯于2019年啟動的志願幫扶品牌項目,通過挑選一批富有愛心的婦聯執委、巾帼志願者等,與監護缺失兒童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以探訪、陪伴、心理疏導、情感撫慰等方式,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熱愛生活、健康成長。在崇明,有108位富有愛心的“鄰家媽媽”,她們在本職工作之外,以善良、細心,包容愛護着這些“别人家的孩子”,傳遞愛的光芒。

用心傳遞愛

廟鎮南星村的兒童小怡(化名),從小父母離異,父親前幾年因病去世,母親在外地重新組建了家庭,至此,爺爺成了小怡唯一的依靠。自那時起,從前活潑開朗的小怡逐漸變得沉默寡言、叛逆孤僻。南星村婦聯主席俞賢在一次上門探訪過程中,觀察到孩子這些變化後,便主動聯系小怡的爺爺并申請成為她的“鄰家媽媽”。

來聽一聽崇明108位“鄰家媽媽”的故事

俞賢(右)與小怡

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長的基石,除了日常微信交流和每周定期的家訪,俞賢還經常利用自己的周末休息時間,鼓勵、陪同小怡參加各種社群活動。生活上俞賢也一直盡力關心、關愛小怡。有一年台風期間,小怡的爺爺生病住院,獨留小怡一人在家,擔心小怡獨自在家不安全,俞賢就頂着狂風暴雨為她送去生活物資,并囑咐小怡要注意安全,幫助她關好門窗,确認安全後方才冒雨離去。

來聽一聽崇明108位“鄰家媽媽”的故事

在學習上,俞賢也給了小怡很多的幫助。中考填志願時遇到問題,她選擇第一時間向俞賢咨詢。“我翻看了許多資料,結合孩子的情況,給出了建議。”俞賢說。在“俞媽媽”給出的合理建議下,孩子考上了心儀的學校。

然而入學後不久卻遇到了一件難事。入學需要辦理銀行卡交學費,但是未滿18周歲的孩子需監護人陪同一起辦理,可是小怡的母親早已遠嫁他鄉。俞賢了解情況後主動聯系銀行說明情況,用最短的時間、最簡便的方法為孩子成功辦理了銀行卡。

溫情護成長

來自堡鎮小漾村的小傑(化名)是一名留守兒童,在他6歲時父親因病撒手人寰,家裡欠下了一大筆外債,母親為還債隻能外出打工,很少回家,沒有母親陪伴小傑也隻能與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小傑7歲那年,小漾村婦聯主席朱麗成了他的“鄰家媽媽”。

來聽一聽崇明108位“鄰家媽媽”的故事

朱麗(左)與小傑

回憶起成為“鄰家媽媽”的情景,朱麗仍記憶猶新。三年前的一個傍晚,他們第一次在小傑家見面,進門後朱麗注意到一個瘦瘦小小的男孩正坐在小闆凳上看電視,孤獨的背影讓朱麗紅了眼眶。朱麗輕輕叫着孩子的名字,告訴他以後就是他的“朱媽媽”,小傑用懵懂又腼腆的眼神看着朱麗,朱麗的心一下子變得柔軟起來。朱麗告訴記者,通過那次見面,自己的心裡便有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牽挂。

在國小開學前,朱麗為小傑送去了精心挑選的新書包,她笑着說:“9月1日開學,‘朱媽媽’為你挑選了藍色的書包,喜歡嗎?” 小傑拿着書包,喜悅溢于言表,小聲地說:“我最喜歡藍色了。”在朱麗的引導下,小傑慢慢打開了内心,開始向朱麗分享他的興趣和喜好。臨走時,小傑第一次主動地說了句“‘朱媽媽’,再見!”

來聽一聽崇明108位“鄰家媽媽”的故事

朱麗輔導小傑做功課

小傑感受到了“朱媽媽”的愛,兩人變得愈發親密。“‘朱媽媽’,我這次考試進步了!”“‘朱媽媽’,你什麼時候來看我?”……不擅于表達的小傑在朱麗的陪伴關心下變得開朗了起來,話也比以往多了不少。此後即使工作再忙碌,朱麗也堅持每天與小傑通電話聊微信,時刻關注着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

來聽一聽崇明108位“鄰家媽媽”的故事

春去冬來,時光荏苒。與小傑結對的這三年,朱麗的關心不僅展現在物質生活方面,更是幫助孩子樹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關愛留守困境兒童是我們每個‘鄰家媽媽’的責任和義務,以後的日子裡,我将用最大的耐心和愛心去陪伴小傑成長,傾聽他的心聲,讓他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裡茁壯成長。”朱麗說。

愛的“馬拉松”沒有終點

截至目前,崇明區已有108名志願者加入了“鄰家媽媽”的行列,共結對108名監護缺失兒童。“鄰家媽媽”們以探訪、陪伴、心理疏導、情感撫慰等方式,給予身處困境的孩子們守護與支援,為他們帶去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為孩子添置學習用品和衣物、在孩子生日時準備驚喜、陪伴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多年以來,崇明的“鄰家媽媽”們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關愛着結對的孩子們,在不見面的日子裡,很多“鄰家媽媽”也會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孩子們進行交流,從精神上溫暖撫慰他們。在結對的過程中,“鄰家媽媽”不斷傳遞正能量,努力使孩子形成積極樂觀、感恩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為增進“鄰家媽媽”與結對兒童的情感交流,今年4月,區婦聯組織開展“跟着‘鄰家媽媽’去遊學”主題活動,10名來自各鄉鎮的“鄰家媽媽”牽手結對兒童參加了此次活動。“鄰家媽媽”們牽起孩子們的手,一起參加3公裡定向徒步賽,通過“小手拉大手”共同完成8個趣味打卡遊戲,在奔跑和汗水中,增加溝通交流,感受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舒适與安逸。在“六一”兒童節當天,“鄰家媽媽”們也為孩子們準備了兒童節的禮物,讓他們收獲節日的祝福和快樂。

來聽一聽崇明108位“鄰家媽媽”的故事

此外,崇明區婦聯也會定期組織開展“鄰家媽媽”教育訓練,通過課程賦能、交流互動等形式,提高“鄰家媽媽”在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法律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幫助留守、困境兒童解決實際困難。

未來,崇明區婦聯将繼續搭建守護平台,發揮好“鄰家媽媽”們的力量,提升關愛水準,為更多困境兒童帶去溫暖幫助,以實際行動當好兒童成長的引路人、兒童權益的守護人、兒童未來的築夢人。

記者:楊祎晨

編輯:陳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