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水縣白駝鎮:和美鄉村展新顔 幸福生活景如畫

作者:天水線上
清水縣白駝鎮:和美鄉村展新顔 幸福生活景如畫

近年來,清水縣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生活好、能融入”這一目标,堅持把避險搬遷與和美鄉村建設有機結合,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清水縣姚黃村搬遷點占地150畝,計劃安置群衆216戶,2023年搬遷135戶已全部入住,完成拆舊複耕;2024年搬遷的16戶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2025年搬遷的65戶已開工建設。

清水縣白駝鎮:和美鄉村展新顔 幸福生活景如畫

圍繞“三個到位”抓謀劃建設,確定群衆“搬得出”。按照“生産、生活、生态”協調發展的建設思路,科學謀劃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規劃引領到位。針對空間、選址、戶型、産業培育、公共服務等關鍵問題,組織專家反複論證,統籌謀劃,確定實作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适度、生态空間山清水秀。群衆參與到位。堅持開門搞規劃,廣泛征詢幹部群衆意見,充分聽取木工、泥瓦匠、鄉賢能人、返鄉青年的建議,提升了規劃的實用性。為充分展現民意,積極推行“六個群衆說了算”,有效激發了群衆積極性,實作了“要我搬”到“搶着搬”。服務保障到位。堅持“一盤棋”部署、“一條鍊”推動、“一攬子”保障,會同自然資源、水利等職能部門,組建工作專班,推選理事會,建立“駐點包抓、專班落實、定期排程、服務保障”“四項”機制,確定建的好、品質高、進度快。

清水縣白駝鎮:和美鄉村展新顔 幸福生活景如畫
清水縣白駝鎮:和美鄉村展新顔 幸福生活景如畫

緊盯“三個突出”抓設施完善,確定群衆“住得好”。結合“八改”工程,統籌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突出基礎配套。全面落實“10+5+N”政策,整合各類資金3200萬元,一體推進水、電、路、網及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建設休閑廣場、文化長廊、湧泉水景,最大限度為搬遷群衆提供便利。突出便民服務。依托相鄰鎮政府的區位優勢,圍繞群衆上學、就醫、購物等公共服務事項,完成衛生室、農家書屋、積分超市提升改造,設立便民服務點,吸納更多消費業态向“家門口”彙聚,讓居民“近”享便利,積極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突出綠化美化。堅持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抓手,紮實開展綠化美化,栽植各類花草樹木18個品種16萬株。充分發揮群衆主體作用,引導群衆在房前屋後院内院外栽花種草、移植鄉土樹種,實作了“家在綠中、人在景中、景在畫中”的目标。

清水縣白駝鎮:和美鄉村展新顔 幸福生活景如畫

立足“三個特色”抓産業發展,確定群衆“能緻富”。堅持以發展特色産業為主線,拓展産業培育空間,開辟農民增收管道。壯大特色産業規模。在抓好傳統農業的基礎上,按照“川區設施農業、山區特色農業、林緣區康養農業、園區化發展畜牧業”的發展布局全面抓好産業建設,栽植核桃、花椒200畝,種植中藥材500畝,建設标準化養殖小區2處,發展養豬大戶32戶存欄2800頭、養牛大戶8戶存欄96頭;建設蔬菜大棚58座、地坑式冬暖大棚2座,建成草莓基地1處、木耳種植基地1處,使家家戶戶都有增收産業,讓群衆既住上了“好房子”、又過上了“好日子”。建設特色産業基地。挖掘當地特色資源,建成夢美紅荞殼養生枕、隴先緣艾草、養甯堂槐花康養産品加工基地,研發中醫養生枕、艾條、艾香和康養茶等産品5大類69種;建成華爾姿服飾加工基地,吸納120餘名群衆就近就業,實作搬遷群衆“掙錢顧家兩不誤”。打造特色産業品牌。認定隴先緣艾草、金土源花椒、夢美紅養生枕、蓁佰晟香菇、養甯堂康養茶等“三品一标”農産品6個,通過充分挖掘本地資源、放大特色優勢,提高産業競争力,提升産品附加值,放大地域公共品牌。

清水縣白駝鎮:和美鄉村展新顔 幸福生活景如畫

如今,一個建設“好”、産業“好”、服務“好”、生活“好”,人人享有的和美鄉村初步建成,正朝着生态美、産業優、文化興、百姓富的美好願景闊步前行。(編輯:張平安 責編:王玉芳 編審:劉紅豔)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