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作者:史記興說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1970年4月,北京勞工體育場押來了一個青年人,他在刑場上大喊,“我還有重大問題要交代!”隻這句話,他又被帶了回去。然而,第二天,他還是沒能逃過這劫,命喪在槍口之下。

這個人便是北大曾經的高材生——沈元,他做了什麼?為何會被執行槍決?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北大高材生

關于沈元有很多種說法,有說他是北大的聯考狀元,也有人說他1955年的全國文科狀元,還有說他是文史類狀元,總的來說,沈元是一個高材生。

他家境優越,父親沈鵬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曾經是鎮江縣的縣長,在抗日戰争期間,曾經跟着國民黨軍撤離到西南,并參與修建了滇緬公路。

沈元的表哥沈君山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是台灣省“四大公子”之一。他的姑媽是美籍科學家。雖然沈元從小和父母分離,是被奶奶帶大的,但他的生活環境比起大部分人來說是不錯的,能受到優質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沈君山

沈元善于學習,對大陸的古代史尤為感興趣,在考入北大後,他選擇了曆史系,專攻秦漢史。他志向宏偉,曾經和同學們說“我們就是未來的範文瀾、郭沫若、翦伯贊”。

據資料顯示,沈元曾綜合了“西周封建論”、“戰國封建論”、“秦漢封建論”和“魏晉封建論”四種主要意見,提出了他自己的論點,讓人耳目一新。

沈元還曾寫過一篇漢武帝年譜,得到了大陸曆史學家鄧廣銘的贊賞,也由此被認為是全年級最好的學生。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被寄予厚望的學生卻因好奇心,被北大開除了學籍,沈元做了什麼?

秘密譯文

沈元不僅對大陸的古代史感興趣,他對時事也非常關注。

1956年,國家剛出台了“雙百”方針,鼓勵大家暢所欲言,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情,但沈元卻做了一件“壞事”,是什麼呢?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沈元身為北大的高材生,他經常會到圖書館、閱覽室裡找資料。這年2月的一天,沈元照例來到了閱覽室裡看報、學習,他在衆多報紙中找到了一份美國的《Daily Worker》(譯為《勞工日報》),上面刊登了赫魯曉夫的一份秘密報告。

這份秘密報告的内容是,赫魯曉夫在蘇聯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作的《個人崇拜及其後果》長篇的秘密報告,主要講了斯大林主持的“蘇聯大清洗”。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這讓沈元驚呆了,因為在他以往的認知裡,斯大林的形象是正面、積極的,但“蘇聯大清洗”中約有68萬人遭到槍殺,130萬人被判刑,而這一切和斯大林都有關系。

這篇報道怎麼就被沈元看見了呢?

當時,大陸和蘇聯交好,國家對外語學習也沒有具體的安排,很多人都選擇了學習俄語,沈元也不例外。但他和别人有些不同,他中學時期就學過英語。

旁人哪怕看到了這份報紙,也會因為不懂英語而放下,但沈元是懂英語的,也就是說他是看得懂這篇報紙内容的。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沈元看着這份報道久久不能回神,他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正是這個決定讓他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什麼呢?

沈元把這篇報道翻譯成為中文,抄在了本子上,給同學們傳閱。

有專家認為,沈元的做法并沒有太大問題,因為當時政策就鼓勵大家踴躍發表意見,沈元事後和同學們讨論的也是如何做好一名“曆史記錄者”。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但有專家對此提出了質疑,首先,沈元翻譯抄錄的是一份來自美國的報紙,當時美蘇争得不可開交,這篇來自美國的報道是否客觀,無人能保證。其次,蘇聯和大陸關系交好,在大陸國内宣傳負面的消息較為不妥。

其次,據沈元的外甥女後來回憶稱,沈元翻譯的報紙是“内部刊物”。如果情況屬實,那麼,沈元确實存在了洩密行為。

沈元翻譯報紙的事情被發現後,他被北大開除了學籍,被調到門頭溝的齋堂參與勞動。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沈元每天都要背石頭修水庫,他實在受不了,有一天他偷偷跑回了北大,請求學校将他分到别的勞工隊伍裡勞動。學校便将他安排去了河北唐山修鐵路。

1961年,沈元得了肝炎,被準許回北京養病,在這期間,他便住在姑媽家。

1年後,沈元在姑媽的幫助下,見到了時任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副主任劉導生,經劉導生介紹,他成為了時任大陸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黎澍的助手。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沈元本來可以在這裡重新開始,然而,厄運再次來到他身邊。

“叛國罪”

據黎澍等人回憶,沈元在他們的幫助下撰寫了好幾篇優質的學術論文,其中一篇《急就篇研究》被許多史學家稱贊。沈元還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革命》。

但好景不長,在黎澍等人離開後,沈元再次陷入困境。

走投無路的他在1968年9月,用鞋油化妝成黑人,企圖進入非洲某國的駐華大使館,要求得到政治庇護。結果被我方門警提前發現,沈元被捕入獄。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1970年4月,沈元以“現行反革命叛國罪”被槍決。1981年,沈元的罪行被撤銷。

很多人都為沈元鳴不平,認為他是無辜的。但從目前的資料顯示,沈元可能并不無辜,為什麼這樣說呢?

劉志琴、雷光漢、郭羅基都曾撰寫過沈元事件,他們都提到了沈元去了大使館、他和外國工作有接觸,以及他可能帶了自認為能作為情報材料。按照郭羅基的說法,他帶的是一份小報。

1968年,北大才子沈元被秘密逮捕,兩年後被判處死刑,年僅32歲

有專家學者認為,按照沈元的家庭因素,且他在中科院任職多年,他帶的可能不是一份普通的小報。

但事已過遷,沈元的罪名已經被撤銷了,他如今隻是一位被人遺忘了的北大高材生。

參考資料:

[1]世界華人報 《被槍決的1955年聯考狀元,還有誰記得?》 20170326

[2]炎黃春秋 《北大“五一九”參與者的結局》 20150804

[3]烏有之鄉 《媒體關于北大沈元的輿論導向令人憂慮》 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