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作者:文豐元

裝備中國要中國裝備,經濟中國要中國經濟!直面現實,窺破經濟迷局!是什麼催生并演繹着世界經濟的風雲變幻!曆史大變局,經濟發展之牌怎麼打?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原标題:第393篇 一邊指摘“不動腦”,一邊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一切先從包容“特立獨行的個性化”開始好嗎!

作者:時星明

《經濟日報金觀平:催生更多原創性颠覆性創新》這篇文章,表達了社會上對原創性和颠覆性的創新的渴望和重視。平心而論,我們要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唯一的障礙就是缺乏原創性創新,當然就更缺乏颠覆性創新了。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中華民族長期的農耕文明影響,導緻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屬性非常的講實際,很追求吹糠見米、立杆見影的事,卻恰恰對原創的、颠覆性的創新不容易産生興趣。“三哥敢說真話:對人類文明影響深遠的30個發明”視訊裡所提到的近代以來,極具影響力的30個創新發明,沒有一個發生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圈裡。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配圖所需,無實質意義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努力,中國有了極大的進步,“抄作業”可以了,攻堅克難也更有實力了,但原創的創新還是沒有的,颠覆性的創新就更缺乏了。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中國人的創新基因存在呢?這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重要問題。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其實我們的社會環境,能催生創新固然很好,但中國目前缺的是包容創新,并不需要誰去催生,沒有創新意識的人,去催生有創新行為的人,從邏輯上是講不太通的。是以,我們隻需要對創新包容就好。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然而,一種創新的理念,到要形成工程化,并做成産品時,還要有一種人類創新活動予以支援。這另一種創新活動就是金融創新,恰恰中國的金融創新也是非常弱的。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是以創新是我們最渴望的,但又恰恰是我們創新的社會生态仍然很差。尤其是能大衆化普及的創新,我們特别難以實作。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一種群體化很強的文化,對個性化從來不追捧。這就使得隻能通過個性化才能成立的創新,很難在群體化的文化屬性中有成長的空間。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群體化的文化屬性,是一種原始的動物性,它是本能地排斥創新的;而個性化的文化屬性,則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神性,它是所有創新的溫床。是以對創新能催生當然最好,但起碼要包容,那就嘗試從包容特立獨行的個性化開始吧!

指摘“不動腦”,指揮“抄作業”,追求吹糠見米又仰慕颠覆的創新

感謝,圖檔來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