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作者:言話古今

在大陸曆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交織在一起,其中不乏令人動容的故事,慈禧太後與喬緻庸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慈禧太後作為晚清的實際掌權者,喬緻庸則是地方商業的佼佼者,二人之間原本不會有太多的交織,卻因為時代因素讓産生糾葛與淵源。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清末慈禧為躲避帝國主義列強的炮火,曾逃到山西喬家并借款十萬兩,當時還詢問喬緻庸要什麼賞賜,後者隻要了四個字而已。

乍一看是喬家血虧,其實這是一場權力與智慧的較量......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慈禧太後向西逃亡

1900年的盛夏時節,北京城如同被火焰炙烤,空氣中彌漫着緊張與不安的氣息。随着八國聯軍的逼近,紫禁城内的寂靜與莊嚴被打破,慈禧太後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最終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率領皇室成員及朝中重臣,離開這座數百年曆史的皇宮向西逃亡。

很快慈禧太後開始逃亡之路,車隊緩緩駛出紫禁城的北門,馬蹄聲和車輪滾動的聲音在空曠的街道上回響。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車隊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進,兩旁皆是荒蕪的村莊和廢棄的田野,皇親國戚雖然滿是抱怨,卻又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困境。

慈禧太後在颠簸的馬車中搖搖欲墜,忍受着酷暑和疲憊的折磨,夜晚隻能在寒風中尋找避風的角落勉強入睡,這種生活方式與在紫禁城中的奢華形成鮮明的對比。

很快隊伍便來到昌平城下,衛士要求開城門迎駕,不巧的是昌平知州裴敏中因病告假,代理州務的鳳昌并不認識慈禧和光緒帝,也未曾接到過帝駕出巡的通知。

再加上當時義和團起義鬧得沸沸揚揚,昌平城内也不安穩,出于安防考慮将城外一行人當作流民對待,拒絕打開城門,慈禧太後又氣又急卻也無計可施。

八國聯軍的腳步越來越近,為了保命慈禧不得不帶着隊伍繼續向西行走,由于逃亡的比較匆忙,一路上隻能靠着粗糧來充饑。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慈禧太後再也沒有昔日的排場和講究,捧着玉米和餅,就着涼水簡單地填飽了肚子。越是向西行走日子越是艱難,不僅沒有餅吃,就連水也喝不上。

就在他們即将絕望的時候出現了轉機,一行人抵達河北懷來縣,知縣吳永雖然位卑職小,但來曆卻頗為不凡。

他既是李鴻章的幕僚,也是曾國藩的孫女婿,知慈禧太後的到來時立即率領部下趕到城外很遠的地方迎候。

懷來縣的财政并不富庶,還頻頻遭遇匪患,但吳永依然想盡辦法動員地方鄉紳為此事出力,一邊準備接駕事宜,一邊組織人手搜集食物和水源,。

縣令和鄉紳從家中收集可用的食物,這些在平時或許算不上什麼,但在這個特殊時期卻顯得尤為珍貴。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衙門的廚師還精心制作幾道地方特色的菜肴,菜式不多但每一道都準備得非常用心,多天來風餐露宿的慈禧終于吃了一頓好飯,臉上露出滿足和欣慰的笑容。

飯後縣令吳永親自為慈禧太後安排縣城内最好的住宿條件,雖然隻是幾間普通的客房,卻比之前的住宿條件好得太多了,躺在柔軟的床鋪上慈禧太後感受着久違的舒适和安甯。

喬家解圍隻要四個字

在懷來縣逗留三日之後,慈禧太後一行便決定繼續西行,很快就來到了山西。

原本他們的目的地是太原,然而當地正遭受着天災的侵襲,百姓生活困苦無法為慈禧太後提供享樂的條件。

思來想去,他們又将目光轉向山西祁縣,因為那裡有山西最富有的家族喬家。一路上很多商賈之家,都将慈禧太後一行人視為“吸血蟲”,喬家卻不這樣認為。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喬家的家主喬緻庸是一個治家嚴謹、用人不拘一格的商人,憑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将喬家發展成為如今一個雄踞一方的大戶。

得知慈禧太後要途經祁縣時,敏銳地察覺到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是一個與慈禧搭上關系的好機會,亦或者說與皇室建立聯系的好機會。

在喬家家主喬緻庸的運作下,慈禧太後并沒有在當地知縣的府邸住宿,反而住進了喬家大院,規格标準雖然不如皇宮宏偉壯觀,卻也是富麗堂皇。

他還特意為慈禧太後置辦許多豐富的物資,確定在祁縣的日子裡能夠享受到最好的待遇,慈禧太後感到非常滿意,仿佛又找回紫禁城中的感覺。

每當她想起前幾日的落魄光景時,便不由自主地感到憂心忡忡,深知自己不能在山西久留,離開山西後路上的奢侈用度又該如何解決呢?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下,慈禧太後想到一個辦法借錢,向平民百姓借錢會損害尊嚴和面子,于是便打着募捐的旗号向當地的大商放出風聲,其實目标就隻有兩個。

一個祁縣的喬家外,還有一個就是鄰縣太谷的曹家,兩者都是山西的巨富。喬家和曹家都清楚慈禧太後的心思,知道所謂的募捐複國之資實則是為自己途中的揮霍。

關于兩家各借慈禧多少銀兩,由于史料不全素來有所争議,但據可靠消息透露喬家至少借了慈禧太後十萬兩白銀,而曹家所借的銀兩也隻多不少。

正所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兩家的巨大幫助讓慈禧太後心生感激之情,在一次宴會結束時便想表達自己的心意,提出願意給予兩家家主及其家族豐厚的賞賜。

慈禧雖然是逃亡,但也從紫禁城裡帶出來不少好東西,曹家接受不少這樣的賞賜,據說有許多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的,但喬家對這些賞賜卻不在乎,亦或者說眼光比曹家更高一點。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喬緻庸的索求出乎慈禧太後的預料,他恭敬地表示能夠在這個動亂的時期幫助到您是喬家的榮幸,并不期望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任何形式的回報,隻希望太後能夠親手書寫四字賜給喬家。

這四個字便是“福種琅嬛”,出自《周易》中的一句話,寓意着福澤綿長、子孫興旺,不僅展現喬家家主對家族未來的美好祝願,也反映他的高情商。

為何會這樣說呢?慈禧太後已經說給賞賜了,若是不要顯得太做作,若是張口就要又顯得不夠尊重,索要一幅墨寶不僅能擡高對方的身份,還能讓慈禧記住這一份人情。

慈禧太後被喬家家主的高尚品格所深深感動,決定親自為喬家書寫這四個字,随後她精心挑選了紙張和毛筆,準備書寫這份珍貴的禮物。

不得不說慈禧太後雖然一生奢靡、評價不高,但她的書法卻十分工整美觀,每一筆每一劃都力透紙背,“福種琅嬛”四字完成時整個喬家大院都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慈禧太後親手将這幅字賜給喬家家主,表達對喬家深厚情誼的感激之情,而後告别彼此,但雙方的關系并沒有是以而結束。

長久的商業眼光

在封建王朝時期,與皇室有關的任何事物似乎都承載着一種魔力,這四個字不僅是慈禧太後的恩賜,更是對喬家商業信譽和名望的極大提升。

喬家大院懸挂着“福種琅嬛”四個大字的匾額,成為家族的一種象征,每當有客人來訪都會自豪地介紹這塊匾額的來曆,講述慈禧太後與喬家的故事。

随着時間的推移,匾額不僅讓喬家聲名遠揚,更為喬家的生意帶來巨大的助力。

喬家想要開設自家的錢莊,慈禧太後賜的字助力甚大,百姓們紛紛将自己的積蓄存入喬家銀行,錢莊業務越做越大逐漸成為當地乃至全國的重要金融機構。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有了這塊匾額作為後盾,喬緻庸還與當地的官府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官府的支援下喬家的生意順暢無阻,無論與官府的買賣合作還是與同行的商業競争,喬家都能夠輕松應對。

也或許是為了感謝喬家的幫助,英法聯軍撤退慈禧太後回到紫禁城,之後清朝的财政收入大多以喬家在全國的錢莊為管道進行結算,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喬家的生意越來越好,家族的财富也在不斷增加,而喬緻庸深知持家之道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家族的傳承和發展,注重培養家族成員的能力和素質。

他鼓勵家族成員關注時事、抓住人心,以誠信和勤奮為家族赢得更多的榮譽和尊重。在喬緻庸的上司下,喬家逐漸成為當地乃至全國的商業巨頭,也出現了許多愛國子弟。

總的來說,慈禧太後親自為喬家題寫“福種琅嬛”四字,的确為喬家未來的道路提供了一定的助力,但主要因素還是因為喬緻庸眼光長遠。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慈禧太後在困境中尋求幫助,喬緻庸則敏銳地抓住機會無償提供需求,正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态才成就喬家後期的強盛。

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資料:《喬家大院》戲裡戲外 - 中國知網 (cnki.net)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

https://chn.oversea.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1&filename=TZGJ202108018&uniplatform=OVERSEA&v=lYOtxZWiEWI7a-7euKe79EYNcDc9EhFesHHUiZ_e7QxgEKSlNobX3tew4PgKuXLb

慈禧逃亡時向喬家借10萬兩,詢問要何賞賜?喬家:幫寫4個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