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按勞務報酬還是工資薪金?稅局明确回複了!

作者:敏讷解稅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怎麼交個稅?快來看看稅局的回複!

01

退休返聘人員怎麼交個稅?

稅局回複了!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按勞務報酬還是工資薪金?稅局明确回複了!

問題内容:

您好!退休返聘人員與企業正式員工一樣,從事長期固定工作,其工資收入不是偶然所得,請問怎樣繳納個人所得稅?能夠适用個稅專項抵扣嗎?謝謝!

稅局答複:

……

第一,①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複》(國稅函〔2005〕382号)檔案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标準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

根據稅局的回複,小編給大家總結如下:

1、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标準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2、退休人員再任職,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按勞務報酬還是工資薪金?稅局明确回複了!

3、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原則上可以适用專項附加扣除。

02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是否屬于工資總額?

按工資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嗎?

屬于工資總額,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政策依據:

1、勞社險中心函【2006】60号《關于規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進一步明确“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不屬于工資總額,但“聘用、留用的離退休人員的勞動報酬”屬于工資總額範圍。

2、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幹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明确,企業因雇用返聘離退休人員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并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中屬于工資薪金支出的,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按勞務報酬還是工資薪金?稅局明确回複了!

03

退休人員工資等涉稅10個要點

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按勞務報酬還是工資薪金?稅局明确回複了!

1.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征個人所得稅。

需要提醒的是,退休人員如還取得返聘工資,不需要合并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和離休生活補助費計算繳納個稅;退休人員取得退休工資、離休工資和離休生活補助費不需要彙總到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稅。

2.離退休人員從原任職機關取得離退休工資或養老金以外的各類補貼應按工薪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離退休人員取得機關發放離退休工資以外獎金補貼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批複》(國稅函[2008]723号)規定:離退休人員除按規定領取離退休工資或養老金外,另從原任職機關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可以免稅的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離退休人員從原任職機關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應在減除費用扣除标準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通俗的說,原任職機關給離退休人員“發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需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釋出<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相關規定,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離退休人員自行按照綜合所得稅決定是否需要彙算清繳。

3.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應繳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複》(國稅函〔2005〕382号)規定,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标準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7号)規定,國稅函〔2006〕526号第三條中,機關是否為離退休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再作為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的界定條件。

通俗的說,離退休人員再任職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判斷是否按“工資、薪金所得”還是“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4.退休人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按照綜合預扣預繳和彙算清繳繳納個稅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範圍和标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通俗的說,離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可以按規定預扣預繳/彙算清繳時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支出。

5.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進階專家從所在機關取得的工資、補貼等視同離退休工資免稅

《财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階專家延長離休退休期間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财稅〔2008〕7号)規定: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進階專家是指享受國家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進階專家按下列規定征免個人所得稅:

(1)對進階專家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機關取得的,機關按國家有關規定向職工統一發放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

(2)除上述1項所述收入以外各種名目的津補貼收入等,以及進階專家從其勞動人事關系所在機關之外的其他地方取得的教育訓練費、講課費、顧問費、稿酬等各種收入,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6.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工資所得計稅

《财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财稅〔2018〕164号)規定: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确定适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适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标準〕×适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7.個人辦理内部退養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58号)規定:實行内部退養的個人在其辦理内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從原任職機關取得的工資、薪金,不屬于離退休工資,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在辦理内部退養手續後從原任職機關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應按辦理内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的所屬月份進行平均,并與領取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後減除當月費用扣除标準,以餘額為基數确定适用稅率,再将當月工資、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減去費用扣除标準,按适用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在辦理内部退養手續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重新就業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與其從原任職機關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8.離退休人員的其他應稅所得應依法繳個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離退休人員取得的個體戶生産經營所得、對企事業機關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财産租賃所得、财産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9.退休人員的工資、福利等與取得收入不直接相關的支出不能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關于強化部分總局定點聯系企業共性稅收風險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稅總辦函〔2014〕652号)中關于“一、離退休人員的工資、福利等與取得收入不直接相關的支出的稅前扣除問題”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與企業取得收入不直接相關的離退休人員工資、福利費等支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10. 返聘離退休人員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按規定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幹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的規定:“一、關于季節工、臨時工等費用稅前扣除問題企業因雇用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以及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并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中屬于工資薪金支出的,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需要提醒的是,雖企業未離退休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但返聘離退休人員産生的工資是可所得稅前扣除。

注:本文由梅松講稅出品。梅松講稅,為稅台網旗下緻力于打造稅務精品内容的團隊,服務内容包括:文章、課程、圖檔、圖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