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作者:冷眼春秋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啥時候,命運“咣當”給你來一下子,你一下子就走紅字印了;啥時候,命運“咣當”再給你來一下子,你一下子就墜入谷底了。究竟命運給你安排了什麼樣的人生,這誰又能說得準呢?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就如江蘇漣水中專的姜萍,一個17歲的學服裝設計的小姑娘,按照既定的命運軌迹,三年中專期滿,也就去當個裁縫,找個固定飯碗,已是非常不錯了,人生仰望不過如此。

其姐姜玲長姜萍三歲,同樣的漣水中專畢業,據街坊鄰居傳言,讀書時,其姐各類獎狀拿到手軟,但同樣無法逾越命運,現在奶茶店上班,一日僅睡三四個小時,用青春購買金錢。不出意外,姜萍也同樣重複其姐的老路,隻是有可能,姜萍不去奶茶店,而是去了裁縫店。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然而,命運“咣光”給了姜萍一下子,姜萍遇見了數學老師王潤秋,在其王潤秋的點撥和勸說下,參加了2024年的“阿裡數賽”。

阿裡數賽是個全球性數學競賽獎項,吸引衆多世界名校學子參賽,北大、清華、普林斯頓大學的衆多優秀學子參賽,不期望,姜萍競斬獲預賽第12名,殺入重圍,直接讓各名校頭頂碩士、博士頭銜的學子看呆,這真是來自大漠的憨小子郭靖呀,用了一招九陰真經,真接秒殺衆武林前輩,讓人看得瞠目結舌。

排名第十三的中科大博士劉奔,外号人送“十三爺,”更是親自下場,對初出茅廬之天才少女大表欽羨之意,上演一出英雄救美的拿手好戲,直接推波助瀾,讓姜萍在天才少女的人設路上狂奔不止。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終究,這個叫姜萍的女孩,兩年來,挑燈夜戰,全部的業餘時間、晚自習時間用在數學的鑽研上,終究沒有白費,真是雄雞一唱天下白,女孩原是掃地僧。

大才産于民間,英雄來自草莽,此言誠不虛也!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其實,關于“天才”這事,雖說極其少見,并不是不見,一則普通人眼中,并不認其天才,二則其本人普普通通已習慣了,大家早就給其扣上了标簽和帽子,再加上沒有王潤秋那樣的發現眼光,大多數的天才泯然衆人矣!

姜萍才是另類中的另類!

我在落後封閉的鄉村上國小,當時一同學身體極其柔軟,極其靈活,無師自通,會表演各種空中翻跟鬥,連翻二十餘個,爬樹上屋極其利索,鄉村生活清淡,一日來了一遠鄉劇團,那團長無意中看了這同學的表演,感歎到:

“真是好苗子,要是當個兵,進了部隊文工團,那還了得!”

然而,時過境遷,這同學又是什麼樣的人生呢?

他在小鄉村裡呆了大半生,讀書無多,學習也不行,十八歲時想當兵,沒關系沒勢力,被擠掉了,他一輩子沒離開小鄉村,到處給人家做苦力,窮得揭不開鍋,到了适婚年齡,連個對象也讨不上,最後娶了個啞巴女過日子,誰知,又生下個啞巴兒,那日子,唉,說着都揪心……

經常想,這世上不缺天才,不缺大才,而是缺少發現天才的土壤呀,缺少發現天才的眼光呀!

固然,少女姜萍在數學上才華橫溢,然而,沒有王潤秋這個發現天才的眼光,那姜萍即使貴為和氏璧,也隻能身陷泥淖,宛如常人了!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在讀國中時,姜萍對學習數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于壓軸大題,一看就有解題思路,對于簡單的數學題,根本提不起興趣,即使這樣,她的數學成績也是平平,對于她的中考并沒能起到多大的拉升作用,否則,也不會中考考個621分,去讀個普通中專了。

什麼是天才?

天才有天賦的成分在内,但更要培養,更要挖掘,在某個領城長時間鑽研下去,日積月累,才能挖到那口井,才能品嘗到那甘美的果實。

姜萍的脫穎而出源于王潤秋老師獨特的耐心培養,在這一過程中,彰顯了這個畢業于江蘇大學數學系碩士研究所學生不一樣的格局和眼光。

其一:發掘之才

“當時150分的數學卷子,姜萍能考到130至140多分,而班裡排在第二位的同學隻能考到五六十分,姜萍斷崖式領先。”

第一次的月考,讓王潤秋注意到了姜萍,并通過課後的耐心細緻觀察,他意識到這名少女具有強大的數學思維和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在數學研究上,是一顆不可替代的明珠。有了這一切了然于胸的觀察,王老師開始了悉心培養。

其二,培養之功

“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能不能跟着你王學數學?”姜萍問王老師。

王潤秋老師高興地答應了姜萍,從此,王閏秋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竭盡全力進行引導,現實版的《心靈捕手》上映了。

“遇到問題會去請教王老師,他不會直接回答,而是引導我自己去解決。”

姜萍事後面對采訪媒體,回憶說道。王老師引導姜萍一步步敢于解決複雜數學問題,王老師的指導下,姜萍的數學水準在短時期内得到了快速進步。

其三,提升之效

為了讓姜萍站在學術的更高平台,具有更大的格局和開放的視野,王潤秋向姜萍推薦了同濟大學出版的《高等數學》和謝惠民的《數學分析》,在研究多元微積分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姜萍又繼續研究起了Lawrence C. Evans編寫的《偏微分方程》。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整整兩年多的時間裡,姜萍一點一點将這些大部頭的書啃了下來,她幾乎全部的時間都都沉浸在數學的世界裡,這個小姑娘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由于有些難題一直心存疑慮,王潤秋又推薦姜萍閱讀外文數學專著,書是純英文的,裡面全是專業術語,姜萍隻能一邊查字典一邊用翻譯軟體一點點啃出來。随着數學專業知識的突飛猛進,姜萍的英文水準也在水漲船高。

在天才少女日日的辛勤耕耘中,她曾有的大學夢也重新蠢蠢欲動,她渴望能考入浙江大學,以圓兒時之夢。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老師王潤秋也是一個不得志的人,他從江蘇大學數學系畢業,頭頂碩士頭銜,在如此内卷的就業情勢下,卻不得不和同樣數學碩士畢業的大學同班同學的妻子,雙雙屈就在這樣漣水中專這樣的學校打發日月,對于命運的安排,他透着不甘和拒絕妥協。

一個落魄的癡迷于數學的江蘇大學的研究所學生,一個上不了高中屈就服裝設計的中專生,兩個同樣沉淪于命運低谷的師生,共同攙扶扶着,開始了命運的絕地反擊。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沒有王潤秋,姜萍就是個普通的國中生,縫衣店裡将來多一名裁縫而已,沒有姜萍,王潤秋也隻是一名普通的中專老師而已,其對數學的熱愛終究抵不過柴米油鹽,他也将滄桑下去,帶着秃頂,蒼老下去。

然而,兩顆不甘的靈魂畢竟不認同于命運的擺布,他們進行了掙紮、打拼,而後,又開啟了風雲際合,終于成全了一段數學佳話,也成全了彼此的人生!

人生呀,誰又能說清楚其中的玄妙,命運的改變竟要付諸于他人身上,隻有二個人才可能産生反應,才可能産生新的變化,變則通,通則久呀!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在姜萍和王潤秋這對師徒中,他們是彼此成全,互相成全。通過“阿裡數賽,”斬獲第12名的姜萍一朝出分,天下聞,其實其後,不管她決賽成績如何,都已名至實功,她的人生注定要起變化,要起波瀾,不管是常熟理工大學,甚至更有名氣的大校,甚至國外的名校,至少會有一所大學錄取姜萍,她的今後人生之路注定不同凡響,注定一路向好。

同樣,對于老師王潤秋來說,也是天大喜汛從天降,著名教育人士王金戰最近屢屢發聲,直言其“人才難得”、“人師難得”。更有名校教授也站出來,直呼願将王潤秋老師延攬名下,願讓其讀博。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王潤秋是江蘇大學數學碩士,2020年畢業,連續三年在阿裡全球數學競賽中大顯身手。成績一年比一年亮眼:從首次參賽的預賽四百三十二名,到去年的一百二十五名,再到今年預賽的一百六十六名,步步高升。如今的王潤秋正常推論,也就是近乎三十而立的年齡,2020年碩士畢業,也就是25歲左右的年紀,再加上4年的教學,29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正是其讀博的最好時機。

無論是讀博還退到更高一級的學校執教,對于王潤秋來說,都是十分不錯的人生之選。

王潤秋、姜萍,這一對師生,互相成全了自己,互相鼓勵着,互相攙扶着,走向更好的彼岸。

天才師徒的救贖路

高中時,有一實體特殊好的學友,他叫李揚,對實體那是地道地道的熱愛,已自學了大部分的大學實體課程。高三時,實體課堂上,

老師講完,問:“李揚,懂沒?”李揚點點頭。

實體老師便輕輕扔下粉筆,說:“大家了解了解就可以了,不會,可另問我。”

當時,李揚的實體水準猶見一斑。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聯考,李揚競錄取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專業農學。一顆實體天才就此隕落。其父說:

“天底之聰明人太多了,還是讓人家去搞科研吧!李揚學個農學,能回到縣城就好!”呵呵!

……

種子遇到合适的土壤才能生長,天才遇到良師才能茁壯。姜萍遇到王潤秋,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