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歲考入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生談姜萍:沒有“天才”,數學領域最易出“掃地僧”

15歲考入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生談姜萍:沒有“天才”,數學領域最易出“掃地僧”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2024-06-19 07:32釋出于四川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官方賬号

近日,17歲中專生姜萍在全球數學競賽預選賽中斬獲第12名。“天才少女”姜萍的故事在全網引發熱議。但随着新聞的發酵,有網友分析姜萍答題過程,并對真實性提出質疑。

這一幕,對于牛津大學數學系在讀博士生朱雯琪來說,無比熟悉。在朱雯琪的成長過程中,她也一直被冠以“天才少女”稱号,她15歲時接受牛津大學面試,16歲時入讀牛津大學數學系,2020年以牛津大學數學模組化與科學計算專業碩士第一名成績畢業時,卻遭到網暴。

15歲考入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生談姜萍:沒有“天才”,數學領域最易出“掃地僧”

▲朱雯琪參加牛津大學碩士畢業典禮

染一頭金發、打扮時尚的朱雯琪,與大衆印象中的“學霸”形象相去甚遠,在将參加畢業典禮的視訊釋出至網上後,她也是以遭到很多網絡大V質疑。在摩根大通和高盛就職從事金融工作幾年後,朱雯琪再次重返校園,以兩項獎學金的獎勵在牛津大學數學系攻讀博士。

同樣是女生,同樣熱愛數學,在看到姜萍的新聞後,朱雯琪非常激動,她在自己的微網誌上替姜萍發聲,“如果我現在不備考去參賽的話,我都不一定能上榜。”朱雯琪告訴紅星新聞,她希望姜萍能自由選擇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不要給她壓力,但如果姜萍自己有意願的話,她願意幫姜萍聯系自己牛津大學的教授,也希望自己能夠認識姜萍,未來能和她在數學上有所合作。

關于試題難度:

有些難度甚至到博士生水準

首先,朱雯琪就這一全球數學競賽題的試題難度水準談了自己的看法。朱雯琪告訴紅星新聞,她第一時間找到了這套試卷,“這套數學試題是比較難的,其中的試題我個人認為甚至是研究所學生或者博一學生的資質,才有能力和水準做出比較好的答案。”

朱雯琪表示,姜萍的新聞出來以後,第一時間就有很多網友在自己的微網誌下面留言,認為朱雯琪與姜萍之間似乎存在着某種相似性,“其實我當時也挺驚訝的,因為我不知道原來在網友的眼裡,我們之間還存在這樣的相似關聯。”朱雯琪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數學工作者,但她給予了姜萍很高的評價,“我覺得她是個萬裡挑一的女生,畢竟在一個高水準數學競賽裡,作為一名中專生,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非常厲害的。”

而有網友從書寫規範性等方面提出質疑,認為一個高水準的數學學者,不可能犯這種錯誤,進而推斷姜萍的成績涉嫌造假。對此,朱雯琪認為:“書寫格式人人不同,不應通過這個去判斷,我更相信考試成績,數學是一刀一槍做出來的。”

15歲考入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生談姜萍:沒有“天才”,數學領域最易出“掃地僧”

▲朱雯琪15歲時在父親(右)的陪同下去牛津大學參加面試

關于疑似月考成績:

一次過去的成績并不能證明什麼

朱雯琪告訴紅星新聞,她也看到了網絡上關于姜萍的諸多質疑,她通過自身經曆對這些質疑的聲音進行了反駁。

有網友找出疑似姜萍曾經數學月考的成績,總分150分姜萍得了83分,有網友便認為“考試内容是圓錐曲線和排列組合這些基礎數學知識,姜萍都未能得到高分,怎麼可能在高等數學考試中斬獲好成績呢?”

對此,朱雯琪表示,首先不能确定這些資訊真僞,但是自己國小時期數學也考過45分,甚至在10歲時就從學校退學。“我不是那種一開始數學就很好的學生,10歲退學以後,我用兩年時間讀完了6年的課程。”

朱雯琪說,她在10歲半時就已認證自學掌握了大學一年級數學格拉朗日中值定理,并從此愛上數學,并在15歲時申請了牛津大學數學系。一次過去的數學月考成績并不能證明什麼,“數學愛好者并非一定是在應試教育中取得高分的人。甚至很多同學在學校裡可能會覺得學習數學很痛苦,但是當離開競争環境之後,單純自己做數學題的時候,才會體會到數學的樂趣。”

關于“天才”:

數學領域最易出“掃地僧”

朱雯琪向紅星新聞分析了為什麼數學是一門“掃地僧”頻出的學科。她表示,她看到了姜萍面對媒體鏡頭時,得知自己獲得數學競賽全球第12名時的反應,“她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怎麼配?’而這種反應恰好就是數學愛好者的心态。”朱雯琪表示,真正熱愛數學的人,在解題過程中,會進入“心流”的狀态,是以不會關心排名、分數,隻是單純沉浸在解析一道數學題的過程當中,“這也就是數學界為什麼頻繁出現‘掃地僧’的原因。”

朱雯琪說,在數學學科中,沒有“天才”,所謂的“天才”其實都是因為熱愛數學,在大量做題的過程當中,才成就了大衆眼中的所謂“天才”,也才會有某一天突然的“一鳴驚人”。她舉例說明:“數學界七大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的證明者、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他得獎以後,不去領獎金,不拿獎,不發期刊;epsilon delta高數的奠定基礎創始人,是一個連郵費都付不起的鄉村教師,他當時創作出來以後,甚至沒有錢去投期刊,還好他寄出來的信,被數學界的大佬看到和賞識。”朱雯琪說,這些數學界的大人物,都是“掃地僧”一般的存在,但這些人的相似之處都在于,他們深居簡出,不帶任何功利的目的,把大量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在數學的世界當中,并且在過程中已經獲得了極大的快樂和滿足。

“做數學真的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我大學是學數學的,我學數學之後又去做了幾年金融,我在高盛和摩根大通的時候每天壓力大,感到很崩潰的時候就會去拿一道數學題來做。在做題的過程中,我會進入一個深入的‘心流’狀态,整個情緒就會緩解,然後也不哭了,也不抑郁了。直到睡覺前的那一刻,我的腦子裡都是那道題,睡的過程中也想,第二天也想起來是那一道題,這種感覺真的是非常奇妙。”

朱雯琪說,她看到姜萍在采訪中也提到過類似的狀态,而她認為,隻有真正熱愛數學的人,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和懂得這樣的狀态,“是以我相信姜萍。”

關于未來:

願幫她聯系牛津大學教授

“我真的是太看好太喜歡這個小姑娘了,無論她最後決賽如何,或者後面數學成果如何,都不要給她壓力,讓她自己發展,她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數學人。”朱雯琪在自己的微網誌上寫下了對姜萍獲獎的看法,“我也非常希望可以認識她,有機會在數學上面有一些合作。”

朱雯琪對紅星新聞表示,她希望有機會的話,能和姜萍聊聊,聽聽她對自己未來的想法,如果姜萍有意願的話,她願意幫助姜萍聯系牛津大學的教授。但她同時表示,這并不代表着因為一個競賽,就可以被牛津大學“破格錄取”,隻是希望給姜萍的未來提供更多一種可能性。

紅星新聞記者 沈杏怡

編輯 潘莉 責編 官莉

檢視原圖 30K

  • 15歲考入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生談姜萍:沒有“天才”,數學領域最易出“掃地僧”
  • 15歲考入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生談姜萍:沒有“天才”,數學領域最易出“掃地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