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老了才知道,原來65歲到75歲這十年,是“晚年寒冬”的開始

作者:老二談談

1、如果不把心态調整好,心裡會很難受

退休後,沒了工作,隻能呆在家裡看看電視,帶帶孫子。有時候也會懷念起工作的日子,哪怕很累,生活卻過得很充實,最重要的是有收入來源。

年紀大了,反而覺得自己不中用,對社會沒有啥貢獻,隻會呆在家裡享受生活。

如果終身俸比較低,還會面臨着養老壓力問題。甚至還會成為子女的累贅。

在這個階段,若是不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态,整個人就容易陷入抑郁的狀态。

對于老人來說,心裡生病很遭罪的,年輕人得抑郁症都很難受,何況老人呢。

是以說,老人到一定的年紀,一定開開心心地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想太多,把心态調整好,有錢就把生活過好,沒錢就把心情過好,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老了才知道,原來65歲到75歲這十年,是“晚年寒冬”的開始

2、生活會越來越孤單、無聊

剛退休的那幾年,很多老人趁着自己手腳靈活,喜歡出去旅遊,放松心情,見見世面,彌補年輕時的遺憾。

或者去公園逛逛,和同齡人聊聊天,下下象棋,打打牌,生活也不會很無聊,過得很充實。

到了七十歲的年紀,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體力已經跟不上,會出現很多老人病,身體也大不如從前。

這個時候再出去旅遊也不現實,隻會讓自己受罪,畢竟旅遊需要一個好的身體支撐着。

大部分的時間隻能呆在家裡看看電視劇,養養花種種菜。

如果和子女住還好,有個人陪陪自己聊聊天,說一些新鮮事。

要不然自己獨居,每天重複着枯燥的事情,就會覺得很無聊,生活也很孤單。

人老了才知道,原來65歲到75歲這十年,是“晚年寒冬”的開始

3、身體大不如以前,體弱多病

人到晚年生活,不是錢财有多少就幸福了,而是身體健康無疾病,才是最好的。

錢财再多,也買不回來健康。

身體健康才能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也不會連累子女,自己也不用受那麼多罪。

隻可惜,很多人到七十歲左右身體就不太行了,出現了很多老人病。

比如肥胖症、腿腳不靈活、高血壓、糖尿病等等。

并且有些病不是說一下子就能治好的,而是需要長期依賴藥物。

老了之後,不僅會得各種老人病,體力也大不如從前。

有時候走一下樓梯就氣喘籲籲,晚上睡覺容易驚醒,醒來後又睡不着。

是以說,晚年階段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日子就很難熬。

動不動就生病住院,不僅自己受罪,還會連累子女的工作,甚至遭到他們的嫌棄。

人老了才知道,原來65歲到75歲這十年,是“晚年寒冬”的開始

4、年紀大,失去了賺錢能力,養老面臨着壓力

退休後,沒了工作,生活還在繼續,各種人情往來和生病住院都需要錢。

是以有可能面臨着養老壓力問題。

要知道養兒防老這個觀念已經不現實了。

子女每個月拿着那幾千元的工資,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費,人情往來等等,都是很大的開銷,他們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靠子女養老不現實,隻能指望自己的養老金和存款。

是以,終身俸和存款是自己晚年生活的保障,也是安全感來源。

加上自己年紀大,手腳不靈活,再出去打工不再可能。

如果你的終身俸和存款少,就會面臨着養老壓力問題。

人老了才知道,原來65歲到75歲這十年,是“晚年寒冬”的開始

5、對長壽不抱太大希望

雖然說現在的醫療水準比以前發達很多,生活水準也好了,很多老人都希望自己長壽一點。

但這也隻是希望而已,并不是每個老人都可以長壽的。

從平均壽命來說,老人的平均壽命在七十多歲,有些老人也許高于平均價,有些老人會低于平均值,都是有可能的。

像我身邊的一些老人,在六十多歲因為生病就走的也有,有一些長命百歲的也有。

是以,對年齡不要看得太過于重要,我們要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人人都要經曆。

最重要的放平心态,好好地把晚年生活過得精彩,不要讓自己留有遺憾。

人老了才知道,原來65歲到75歲這十年,是“晚年寒冬”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