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作者:智慧加教育

一流人才培養離不開一流專業建設。

6月13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正式釋出“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每個專業釋出的是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1103所高校的31414個專業點上榜。其中,一些非“雙一流”高校憑借比肩一流的專業實力水準展露頭角。

本文分别提取了非“雙一流”高校上榜專業數量50強和A類專業數量30強,讓我們一起來共瞻這些高校的專業建設實力與風采!

專業豪門,全面開花

專業建設是一所大學發展水準的重要标志,上榜專業數量則反映了高校的專業規模和整體實力。在非“雙一流”高校上榜專業數量50強中,揚州大學一騎絕塵,共104個專業上榜;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緊随其後,均有90個專業上榜,彰顯不凡實力;廣東工業大學、長江大學均有86個上榜專業,并列第五名,表現亮眼。

此外,上榜專業數為80個及以上的高校還有西華大學(84個)、河南科技大學(82個)、深圳大學(80個)、山東師範大學(80個)、四川師範大學(80個)。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Top5,強勢突圍

作為全國率先開展合并辦學的高校,揚州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規模優勢突出。本次排名,揚大以104個上榜專業穩居非“雙一流”高校之首,在工學、農學領域,多個專業位居全國前10,烹饪與營養教育、動植物檢疫、實驗動物學、獸醫公共衛生獲評A+。農科是揚州大學的傳統優勢。僅2023年,學校圍繞作物生産技術與種業創新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卡脖子”技術難題開展科研攻關,研提的一項技術獲選中國科協2023工程技術難題,研提的兩項技術分别入選2023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研究前沿、全球工程開發前沿......重磅成果傍身,彰顯“揚大力量”。

南京工業大學上榜專業數為90個,位居第二。學校6個專業獲評A+,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應急裝備技術與工程、水質科學與技術3個專業位居全國第一。學校始終以加快創新人才培養為使命,2023年,新增5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其中2個專業為全國首個通過認證專業,通過認證(評估)的專業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二;目前,學校擁有國家級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點3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依托強勁的專業建設實力,多年來學校已經培養出20多位省部級以上上司幹部、30多位院士、10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上司,為社會輸送了30餘萬高品質人才,成為一流人才成長的搖籃。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江蘇大學此次共有90個專業上榜,并列第二。資料計算及應用、新能源汽車工程、農業電氣化、環保裝置工程獲評A+。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1項,形成了以40個國家一流專業和一批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大學課程、國家現代産業學院、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優秀教學團隊、國家虛拟教研室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均取得顯著成果。

昆明理工大學擁有90個上榜專業,汽車維修工程教育專業獲評A+,并拿下全國第一的名次,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位列全國第三。作為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機關、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截至今年1月,昆明理工大學已建成國家級一流課程33門、教材10部、教學團隊3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6個、國家級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2項。學校争創一流的腳步從未停歇,在專業建設上可圈可點。

堅持“以生為本、愛生如子、因材施教、特色培養”理念的廣東工業大學,本次共有86個專業上榜,位居第五位,機械電子工程、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産品設計4個專業獲評A+。學校大力推進新工科教育,與華為、騰訊、廣汽埃安等知名企業深化産教融合;一流大學專業、一流大學課程建設穩步推進,2023年新增國家一流課程15門,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打造廣工特色。

長江大學憑借86個上榜專業并列第五位,資源環境大資料工程專業獲評A+,商務英語專業獲評A級。近年來長江大學高度重視專業内涵建設,對标大學專業類教學品質國家标準和專業認證标準,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規範有序的工作機制,為建設一流大學專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師範大學,特色鮮明

近年來,許多師範院校進步飛速,成為大陸多元的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中堅力量。非“雙一流”高校上榜專業數量50強中,師範類院校表現突出,占據14席。山東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河南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貴州師範大學等師範院校上榜專業總數超過70個,專業建設實力不俗。

山東師範大學共有80個專業上榜,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位居全國第二并獲評A+。植根齊魯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靈韻,山東師範大學師範實力過硬,承擔教育部“品質工程”全部類别項目;4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稱号,2人獲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9項;建成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201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大學教學工作稽核評估。山東師範大學已憑借不斷努力,入選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并将繼續書寫師範教育的輝煌。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擁有80個上榜專業的四川師範大學,共有14個專業獲評A,集中在教育學、文學、管理學和藝術學領域。近年來,四川師大全面推進和實施“一流大學教育行動計劃”,把一流大學專業建設作為重要着力點,以一流專業“雙萬計劃”建設為契機,把建設一流專業作為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實作内涵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抓手,取得了突出成效。目前,學校共56個大學專業進入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占招生專業數的78.8%。

科技大學,大放異彩

河南科技大學共有82個專業上榜,跻身非“雙一流”高校上榜專業數前10。作為河南省“雙一流”建立高校和河南省重點建設的高水準綜合性大學之一,學校擁有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河南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5個,雄厚的師資力量為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校先後為國家培養輸送36萬餘名進階專門人才,被全國軸承行業确定為人才培養和技術依托的僅有高校,被譽為軸承行業的“黃埔軍校”。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在非“雙一流”高校上榜專業數量50強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的湖南科技大學,山東省高水準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的山東科技大學,以及由江澤民同志親臨學校視察,并親筆題詞“為發展電子工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的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上榜專業總數超70個,特色鮮明,專業建設品質斐然。

強勢突圍,實力超A

根據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的評級規則,專業綜合排名位次為前2%或前2名的為A+級,2%-10%的為A級,A類專業數量(A+專業數和A專業數的總和)展現了高校極高的專業建設水準,也是其高品質發展的底氣和動力。

在非“雙一流”高校A類專業數量30強中,浙江工業大學奪得魁首,以33個A類專業位居第一;廣東工業大學和廣州大學并列第二,均有31個A類專業,專業實力首屈一指。此外,南京藝術學院(30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9個)、浙江工商大學(27個)、深圳大學(27個)、東北财經大學(26個)、江西财經大學(25個)、南京财經大學(24個),為培養一流專業人才提供了高品質保障。

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最強“雙非”出爐!

作為東部沿海省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浙江工業大學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類優秀人才35餘萬人。僅2023年,學校獲評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國家級一流大學課程14門、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獲評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十五周年優秀組織獎,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實力強勁。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化特色鮮明,29個A類專業中有14個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學校一流教學隊伍建設品質斐然,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0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0人。入選廣東省省級人才計劃95人次;先後聘用“雲山學者”477人,雲山工作室首席專家29人。此外,學校還聘有22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長期外教......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高品質發展道路。

深圳大學憑借27個A類專業展現出高品質專業建設水準。以《深圳大學一流大學教育行動方案(2020-2025)》為指導,深圳大學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點34個,省級一流學科17個;培養了近30萬各類創新創業人才,95%以上紮根粵港澳大灣區,為特區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着力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準大學教育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任務,而一流的專業建設是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關鍵點和着力點,也是建設一流學科的重要前提。我們期待更多高水準大學,以專業實力為引領,創新發展,跻身一流,實作逆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