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作者:歸史

明朝是大陸封建社會中的經典時期,它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充滿獨特性,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既不是王孫貴族,也不是名門之後,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孤兒乞丐,後來竟然坐上了皇帝的位置,還由北到南徹底完成統一。

以前過慣了苦日子的朱元璋自然十厘清楚皇帝位置的珍貴性,為了保證自己的江山永固,朱元璋多次反腐,還以各種理由屠殺重要官員,為子孫後代繼承大業創造條件,但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大明朝在自己剛剛去世就實作了“江山易主”。

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了皇位,建文帝朱允炆失蹤,這次戰役持續了整整四年的時間,最終朱棣成為了大陸曆史上第一個造反成功的皇帝,他穩定江山,編纂永樂大典。

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朱棣當了22年皇帝,始終沒有生下一兒半女,一位宮女臨死之前才說出了這件事情的真相。

朱元璋與朱允炆的錯誤決定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原本明朝第一順位的繼承者毫無疑問是朱标,朱元璋對他的寵愛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他曾被譽為是中國曆史上位置最穩固的太子,但正當朱元璋把江山交給他的時候,朱标突然因病去世了,這讓朱元璋在傷心之餘還有一些手足無措。

朱标的去世代表大明江山後繼無人,況且現在的自己也沒有精神和能力去培養一個新的繼承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決定将以前給朱标打造的政治班底全都殺死,将皇位跨代傳承給孫子朱允炆。

此時的朱元璋犯了一個十分緻命的錯誤,一是對朱允炆的能力太過自信,二是對自己的兒子太過放心。

為了保證朱允炆皇帝當得安穩,朱元璋将自己的兒子全都安排為藩王,美其名曰為他駐守疆土,其實這對朱允炆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朱元璋在皇位的繼承方面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兒子,卻讓孫子坐上了皇位,那些勢力較大的藩王自然不會滿意。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而年幼的見聞皇帝稍微有些不穩妥的舉動,很可能就會引發一場腥風血雨,顯然朱允炆對自己的“藩王叔叔”們權力過大也非常不滿意,但羽翼尚未豐滿的他并沒有選擇隐忍,而是直接下令削藩,剛做了皇帝就削叔叔的爵位,這讓諸位藩王十分氣惱。

那些勢力不大但被奪了權的藩王很多都因為不堪受辱而選擇自殺,有些則為了保住性命而順從削藩的指令,但朱棣不同,身為燕王的他是諸多王侯之中勢力最大的一個,早就對朱允炆不滿意的他不僅不同意削藩,還有起兵造反的意思。

最終在朱允炆的逼迫之下,朱棣打起靖難的旗号起兵造反,朱允炆在得知消息之後第一時間起兵平叛,雙方軍隊展開了一場大厮殺,最開始作為皇帝的朱允炆也有些優勢,但在作戰過程中朱允炆有了恻隐之心。

他曾下令軍隊不能傷害自己的叔叔朱棣,隻能将其活捉,在這種情況下,原本作戰勇敢的皇城守軍開始變得畏首畏尾,最終被久經沙場的朱棣擊敗,在南京誓死抵抗的朱允炆失蹤,朱棣登基成了新的皇帝,他就是明成祖。

子嗣問題與多年征戰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古代因為生産力水準有限,社會發展緩慢,是以大多數的生産所需要的都是人為勞動,在這樣的前提下,子孫後代的數量成了長遠的追求,孔子雲,修身齊家,乃是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條件,也就是強調了後代的重要性。

在皇族之中,後代所牽扯到的事情更加重要,子孫的才華不僅代表着血脈的傳承,還意味着江山與社稷的前途問題,再加上皇帝都是妻妾成群,佳麗衆多的,是以子孫後代應該不在少數。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第一位皇帝,雖然十分寵愛自己的長子朱标,但卻有二十六個兒子,足可見其對傳承的重要性。

但到了朱棣這裡着實有些特殊,他總共隻有四個兒子,長子朱高熾,也是朱棣欽定的皇太子,他十分仁義,主張對百姓減輕賦稅,不贊成朱棣發動戰争,認為這是勞民傷财的舉動。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二兒子朱高煦,是一個絕對崇尚武力之人,和太子朱高熾十分不對付,他早年和父親朱棣一起發動靖難之役戰勝了建文帝,擅長騎射,力量超群,本以為自己就是最後的皇位繼承者,不曾想朱棣後來卻把皇位傳給了文弱的朱高熾,這讓他十分不滿。

除了這二人之外,朱棣還有第三個兒子朱高燧,他雖然也想當皇帝,但自己壓根就沒有前兩人的競争力,是以沒什麼優勢,至于朱棣的第四個兒子朱高爔在很早的時候就夭折去世了。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四個兒子都是朱棣在身為燕王的時候生下的,在發動靖難之役成功之後總共做了22年的皇帝,卻沒有再添子嗣,這難免有些奇怪。

對于這一點,有很多人都在質疑朱棣的年齡和生育能力問題,其實這是不需要懷疑的,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的時候已經四十歲,這個年齡對于古人來說已經不小了,而在當上皇帝後,也有不少孩子出世,朱棣登基的時候已經42歲。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這個年齡和朱元璋相差無幾,是以在生育能力方面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是以很多人在結合這一點認為朱棣在登基沒有子嗣是因為戰争的頻繁發動。

通過對朱棣生平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他是一位“馬上皇帝”,他的一生都在打仗之中,早在他還是燕王的青年時期,就已經被朱元璋指令去進行部隊的訓練,算是基礎的作用,因為武學方面十分出色,很快就被朱元璋派遣去參加一些戰事。

步入三十歲的中年階段,朱棣已經有了實戰經驗,靖難之役就是他最成功的的一次戰役,而自從登上皇位,朱棣的戰争從來沒有停止過。

在得知明朝第一次對少數民族的戰争失敗,朱棣決定帶領大明軍隊禦駕親征。

此時的他不僅是皇帝,還是一個身先士卒的勇猛将軍,在他的上司之下,蒙古地區的勢力被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有些首領被懼怕明朝的軍隊選擇出逃,這次戰争直接導緻了草原地區格局的變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瓦剌勢力崛起,它對明朝的強大毫不在意,多次挑釁,成了明朝邊疆地區的安全隐患,朱棣得知後再次發動了戰争,将瓦剌部落的軍隊再次擊退。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按照一個人的身體承受能力來分析,習武可以強身,适當參與戰争也有利于身體素質的提升,但是像朱棣這樣成為戰争的狂熱分子是不可取的,他總計發動了四次對蒙古的戰争,并且每一次都親自前往,現在的朱棣已經是老年階段。

且不說戰場上的厮殺,就他目前的身體狀況,連馬背上的颠簸都會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是以朱棣在年過半百依然多次進行戰争,這是對身體的巨大消耗,這讓他沒有時間也沒有經曆再去生兒育女,這樣雙重的消耗朱棣根本吃不消。

朱棣甚至将自己的生命也獻給了戰争,在最後一次征讨蒙古過程中,朱棣在軍中舊病複發,最終不治而亡,這就表明,朱棣在當了皇帝身體素質等各方面都處于一種衰弱的趨勢,再加上原本的疾病和戰争帶來的損傷,是根本無法再有孩子的。

來自宮女的真相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這個原因的可信度其實是比較高的,有一位宮女後來在臨死之前所說的一句話也佐證了朱棣的身體狀況。

從曆史的角度來分析,朱棣雖然子嗣比較少,但身邊的妃子數量是比較多的,根據曆史記載,朱棣一共有十二位妻子和十三位嫔妃,其中一位姓權的貴妃乃是北韓進貢而來,因為長相十分美麗,是以深受朱棣的寵愛,但這卻引發了一場宮鬥。

另外一位賈貴妃看到朱棣對權貴妃如此癡迷便有了歹意,暗中下毒将其藥死,北韓一方在聽說後又送來了一位女子,這可不是善茬,最終和賈貴妃在朝中引發了激烈的鬥争,這件事被朱棣知道了,認為二人的戰争讓自己尊嚴盡失,是以十分生氣。

朱棣坐22年皇位,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宮女臨死前一語道破天機

随後就對後宮女子展開了一次徹底排查,那些沒有子嗣的貴妃相當于沒有靠山,很多人都被處死,也有許多宮女受到了牽連,這位來自北韓的宮女也不例外,最終被朱棣宣判死刑。

在執行之前她說道“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這句話說明沒有孩子是朱棣自身的問題,和别人沒有關系,雖然這種說法沒有得到證明,但很多人都已經相信了。

由此可見,本應該具有生育能力的朱棣在當了皇帝之後多次發動戰争,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損傷,是以才沒有一兒半女,然而這個真相竟然是一個外族女子揭露。

參考文獻

[1]姬嘉屹,李沐桦.對朱棣的評價[J].作文成功之路,2023,No.889(04):4.

[2]束有春.朱棣“魂牽”建文帝[J].尋根,2022,No.166(02):82-87.

[3]馮剛.靖難之役與西南邊疆安全研究[D].大理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