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米粒媽愛分享

2024-06-19 14:20釋出于北京育兒領域創作者

文 | 米粒媽

這幾天最火的事,莫過于霸榜熱搜的姜萍了。

作為一個中專生,能夠在全球的數學賽事中挺進第十二名,這劇情足以拍一部電影了,簡直是現成的爽文劇本。

姜萍的事爆了之後,整個帝都媽媽圈都沸騰了,米粒媽的好多群裡也都熱烈地讨論這件事。

确實,阿裡巴巴數學競賽,可以說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線上數學競賽,每年有幾萬名數學精英報名參加。

姜萍讓“江蘇漣水中等專業學校”的名字被包圍在一堆清華、北大、劍橋、麻省理工之間,格外顯眼。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這就像很多草根逆襲的爽文情節,總是格外使人振奮。而且全球前30名裡,隻有她一個女生。

其實能夠有機會脫穎而出,還是有賴于阿裡巴巴這個競賽的規則。

現在幾乎所有的數學競賽門檻都很高,隻有這個阿裡巴巴數學競賽,是不設門檻,面向全社會報名的。

無論你是什麼學曆、什麼行業,中專生、快遞小哥、維修師傅……都完全能報名。

這有點像唐朝“唯才是舉,囊盡天下英雄才子”的行卷制度,那些優秀的寒門子弟,或者科舉落榜的學子,也都能夠有一個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能。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說起來,這個比賽還是馬雲馬爸爸一次偶然的機會,跟一群數學家聊天聊得很high,于是靈光一現,當即決定設定一個不設門檻的數學競賽,想要看看究竟有多少隐藏的草根天才。

當年的“韋神”韋東奕就是首屆阿裡巴巴比賽的金獎得主之一,也是在這次比賽中名噪天下的。

而這次姜萍的橫空出世,讓米粒媽突然想到:有多少有天賦、有恒心的孩子,被現行的條條框框限制住,終其一生都沒能施展出才華呢?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天才少女和執着導師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說姜萍的逆襲完全是偶然,其實是不準确的。因為她的擇校思路并不盲目,她有着自己的一套打法。

姜萍2022年的中考成績是621分,這個分數在江蘇她那個地區是可以上高中的,但并不能上太好的高中。

江蘇漣水縣隻有兩所四星高中,她的分數還夠不上相對好的那所四星,隻能勉強夠上差一點的那所。

對她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交錢擇校上民辦,但是她家裡還有個姐姐,負擔很重,是以交錢對她來說沒什麼成本效益。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上中專是理智的選擇,因為她這個成績上中專,是可以拿獎學金的,而且成績足夠好的學生可以走單招,上大學的幾率反而大,主要是還能省下擇校的那筆錢。

她的姐姐也是上的中專,曲線救國走單招,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學。是以她們姐妹倆的擇校思路,是對自己有清晰認知的前提下,做出的最優選,并不是什麼天才淪落中專去踩縫紉機的感人戲碼。

在中專選讀的服裝設計專業,課業非常輕松。她擁有了大量的時間專門鑽研自己最喜歡的數學,而且不用去高中跟大夥一起卷所有學科。

她的數學天賦點點滿,很快就被數學老師看到。是金子必然會發光,她的光芒對于她的數學老師來說,簡直猶如黑暗裡的炬火。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因為她的數學老師王閏秋,也是一個隐藏的數學狂熱愛好者。王老師和姜萍在這所中專的相遇,就像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彼此成就成為了一種偶然中的必然。

說起來,王閏秋老師還是江蘇大學的研究所學生。他的同學都管他叫江大版“韋神”。當初沒能獲得繼續深造的機會,是以回到家鄉這所中專教書,但心裡湧動着對數學的熱愛之火,卻從未熄滅過。

一個懷才不遇的老師,遇到了一個數學天才少女,這劇情真的很戲劇性有沒有?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遇到姜萍這個好苗子之後,王閏秋當然要不遺餘力地培養她。

他試着把《高等數學》《數學分析》等大學的書拿給姜萍看,沒想到她完全沒壓力,學得又快又好。

他又把全英文版的《偏微分方程》給姜萍看,讓她自學。姜萍居然就靠着一本英文字典和手機上的翻譯軟體,成功把《偏微分方程》學下來了。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這就像一種奇妙的量子糾纏,一個中專裡,居然有一個隐藏的數學狂,并且他自己就年年都參加阿裡巴巴數學競賽。

從2022年到現在,他參加了三次。名次分别是166名、461名和125名。

第三次他是和姜萍一起參加的,雖然姜萍拿下了第12名的吓人成績,但王老師明顯比自己之前的成績也是進步了很多,很難說是不是因為跟姜萍一起學習,使他又進一步開竅,精進了學藝。

這不就是孔子說的“教學相長”嗎!老師跟學生互相切磋、共同成長,也太振奮人心了吧!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前不久米粒媽剛給大家推薦了《唐宋八大家》的紀錄片。

裡面講到的韓愈名篇《馬說》裡的名句,我必須引用在王老師和姜萍的身上:“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之前米粒媽還推薦過一部《被數學選中的人》。

阿基米德、伽羅瓦……這些偉大的數學家都如癡如狂,被數學之美牽引,甘願付出一切。

阿基米德在戰亂中執着地研究圓周率,當他終于發現了π是如何計算出來的,π是所有圓形計算的共性規律時,一個羅馬士兵闖入了他的房子。

而他生命的最後一句話,是對士兵憤怒地說:

“不要弄亂我的圓!”

然後士兵揮劍刺死了阿基米德。

相信王老師和姜萍,也是被數學選中的人,他們對數學共同的狂熱,就像一種量子糾纏,牽引着彼此,找到彼此,成就彼此。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如果姜萍是個海澱娃

在姜萍霸榜熱搜的第一時間,大家就在群裡瘋狂腦補:如果姜萍在海澱,會是一個什麼狀況?是否脫穎而出需要那麼多個戲劇性的巧合和偶然,才能達成。

說起來,米粒媽雖然沒能狂熱沉浸,成為“被數學選中的人”,但我小時候也是挺愛好數學的,這主要還得歸功于米粒外公的瘋狂安利。

米粒外公是理工男,有了我之後,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把我培養成一枚典型的“理工女”。

米粒外公大學學的是數學,我從開始數數的年紀,他就教我二進制(我太難了)。

為了培養我對理科的熱情,他經常跟我講數學有多麼酷,出各種刁鑽的題來考我,還找來俄國的教材,什麼《吉米多元奇習題集》讓我看。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除了數學,米粒外公還各種給我講光的折射啊,生活中的數理化現象啊,每次出差回來就給我成套成套買樂高啊(咱們這代人小時候,哪有多少玩過樂高的啊,鄰居的鄰居、同學的同學各種找借口去我家玩,都是拜米粒外公所賜)。

總之,為了讓我燃起對數理化的熊熊熱情,米粒外公真是拼了。

我中學時身邊很多海澱孩子,都已經提前學到大學高數(當然還有大學理化生,各種原版教材屢見不鮮)。

是以我就在想,海澱孩子從小,家長就都有意識地千方百計給孩子建立“數學腦”,那麼姜萍可以一路複制海澱牛娃模式,完全不需要經曆這麼多波折。

如果姜萍在海澱,真正的數學天賦是藏不住的。而海澱家長也會把她托舉到好學校。

看新聞,姜萍四年級的時候已經顯現出數學天賦,而四年級的海澱天牛娃,已經四處打比賽、出成績、盡情展露他們的數學天賦了。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姜萍的父母但凡混迹兩個海澱雞娃群,就會知道海澱有ZP,西城有“八S八S”,早兩年甚至不需要海澱、西城學籍,全市的孩子都能考。

家長的認知和奮力托舉,不能決定孩子的上限,卻能為孩子“兜底”。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姜萍一舉成名,進一步深造的機會肯定是不成問題了。她的故事除了振奮人心之外,也讓米粒媽看到,一定還有更多隐藏的苗子散落在人群中。

父母可能無法幫他們規劃,也許本身有着超強的潛能卻苦于平台受限,以至于沒能被挖掘。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而且姜萍的擇校思路,也給了他們另一個角度的啟發,那就是保持熱愛,永不放棄。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凡事發生皆有利于我。就像姜萍,中專寬松的課業環境恰恰給了姜萍足夠的時間去專心研究自己熱愛的學科。

但前提是,你要有所熱愛。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在羅馬。出生在羅馬又如何?隻要足夠努力,有寬廣的視野和抱負,憑什麼就不能在羅馬叱咤風雲呢。

天賦異禀,橫空出世,堅守初心,方得始終!千裡馬幸遇伯樂,真的可喜可賀。

個人簡介:@米粒媽愛分享 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澱家長。專注學習幹貨、教育經驗和升學。

檢視原圖 106K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 17歲天才數學少女姜萍:伯樂與千裡馬的量子糾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