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鵝口瘡的防治建議與家庭護理

作者:科學育兒

鵝口瘡,這個聽起來有些陌生的名詞,實際上是新生兒及一些特定患兒常見的口腔感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個疾病,以及如何在家中妥善照顧孩子。

一、什麼是鵝口瘡?

鵝口瘡,也被稱為口腔念珠菌病或口腔念珠菌感染,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發炎。這種病症在新生兒中尤為常見,同時,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應用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患兒也較易受到影響。

二、如何識别鵝口瘡?

如果您的孩子在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質,特别是在頰黏膜、舌、齒龈和上腭等部位,那麼這可能是鵝口瘡的征兆。這些白色斑塊不易被拭去,若強行去除,可能會露出下面的紅色傷口。此外,孩子還可能表現出食欲下降、煩躁不安等症狀。

鵝口瘡的防治建議與家庭護理

鵝口瘡

三、如何确診鵝口瘡?

如果您懷疑孩子患有鵝口瘡,請及時帶孩子就醫。醫生會采集一小部分白膜樣本,放置在玻片上,并滴加10%的氫氧化鈉溶液。在顯微鏡下,如果可以看到真菌的菌絲和孢子,那麼就可以确診是鵝口瘡。

四、如何治療鵝口瘡?

治療鵝口瘡的主要目标是消除感染并防止其複發。醫生可能會建議以下治療方法:

1.使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在哺乳前後清洗口腔,這有助于改變口腔内的酸堿環境,抑制念珠菌的生長。

2.局部塗抹0.5%~1%的甲紫溶液,每日1~2次,以殺滅念珠菌。

3.對于病變廣泛的患兒,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1:100,000的制黴菌素甘油塗抹患處,每日3~4次。

4.補充維生素和腸道益生菌,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促進腸道健康,預防念珠菌的再次感染。

這些濃度和藥物可能會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而有所變化,是以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鵝口瘡的防治建議與家庭護理

鵝口瘡

五、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在治療過程中,家長的角色同樣重要。

1.保持孩子的口腔衛生:

在每次哺乳或喂食後,用溫水輕輕清潔孩子的口腔,去除殘留的食物和細菌。

2.嚴格消毒:

避免使用未經消毒的奶瓶、奶嘴等物品。確定這些物品在使用前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以防止念珠菌的再次感染。

3.遵醫囑用藥:

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并注意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如有任何疑問或不适,請及時咨詢醫生。

4.定期複診:

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期帶孩子複診,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同時,醫生也會評估孩子的恢複情況,確定治療的有效性。

5.均衡營養和适量運動:

通過為孩子提供均衡的飲食和适量的運動,幫助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6.觀察孩子的情緒:

鵝口瘡可能會讓孩子感到不适和疼痛,是以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和安慰。

最後,母乳喂養的媽媽在哺乳前也應清潔乳頭和乳房,以減少感染的風險。在孩子康複期間,避免給孩子食用過于刺激的食物,以減輕口腔不适。

鵝口瘡雖然是一種常見的口腔感染,但隻要我們及時發現并采取正确的治療措施,孩子就能很快康複。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保持警惕,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給予他們最好的照顧。同時,也請記得定期咨詢醫生,以確定治療方案的最新性和準确性。

鵝口瘡的防治建議與家庭護理

鵝口瘡

~End~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内容,請點個“贊”+“關注”,您的支援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十分感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