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作者:沐槿言

“鬥大的字不認識一籮筐,扁擔倒過來不知道是個一字”的李雲龍,與文曲星的趙剛鬥文被比了個插大蔥,與少林寺的魏和尚比武卻走不過3招,為何他的手下卻總是猛将如雲智囊如團呢?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李雲龍,這位泥腿子出身,早在長征時就已升團長的他,在抗日戰争中仍舊隻是個團長,但這并不代表他是位徒有虛名或者德不配位的軍官,相反,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早期共産黨員身上的英雄氣概和對戰友的完全信任!

這也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同為鐵三角中的丁偉和孔捷,李雲龍的賬下就是猛将如雲智囊如團?

看似沒有多少文化且性格大大咧咧的李雲龍,内裡卻是思想缜密且交友極慎的人,而且對知識分子比較尊重,但是對頑固的知識分子比較反感!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李雲龍身上的優點就和他的缺點一樣多,常常是猶如趙子龍入曹營—七進七出。每次打了勝仗被當面誇了幾句,馬上就成了蹦跶上樹的孫猴子一樣非要鬧出點事來。在這個犯錯的空檔,如果他沒有将天捅個窟窿或者惹得馬蜂叮一身包反而是個奇事!

是以那麼多年依舊是個團長就可以了解了,前腳立功轉身惹禍,就這樣耐不住的性格,如果讓他身居高位,指不定還會惹出多大的窟窿呢?是以即使在後期的建國後,他雖然當了軍長,但卻隻是個少将,也就可以解釋得清了,因為不好控!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但是我認為,他能夠駕馭能力比他強的人,他的人格魅力是很亮眼的,那就是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和知錯就改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正義感十足和能容人。

逢敵亮劍的軍事指揮才能

有能力的人都是很傲的,特别是天生的才能,那是别人騎馬都趕不上的,文化上面李雲龍沒有占到,那軍事上總要占一樣吧!沒上過一天軍校,但是每次打仗總能超脫敵人的預料出奇制勝,化危機為戰機,在戰鬥中尋找敵人的薄弱點一擊斃命,畢其功于一役是他的老把戲了,深谙其道的李雲龍屢試不爽!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在遇到坂田聯隊的時候,明明是敵衆我寡,兵力不占優、兵器處于劣勢且己方還是防禦的一方,硬是往前大沖鋒,将對手指揮官坂田信哲都給打懵逼了,明明就那麼點兵力,守陣地都夠嗆,卻還要打反沖鋒,這是什麼打法?

就在坂田聯隊指揮系統一腦疑問的時候,一發炮彈從天而落,一個大佐兩個少佐和一群鬼子軍官,都被送去見了天蝗。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以簡陋之兵器将日軍聯隊的指揮系統打垮,在戰鬥史上都是很少見的,而李雲龍的原型就是王近山将軍,處于劣勢方卻敢逢敵亮劍的魄力,在抗戰時期我軍可沒少打這樣的仗。

後來在軍官軍事學院中,李雲龍就以亮劍精神為題開論,台下的名将如雲聽他一人演講都是拍手稱快!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作為合格的軍事主官,可能他沒有多少學問,但是他内心蘊藏着戰術,可以因時因地當機決斷,這份果敢和冷靜是指揮官的技能,而李雲龍也就是靠這一項就讓很多人慕名而來,因為跟着他打仗不用拘泥,不會出現逃跑的情況,就算戰死沙場也是前胸中彈。

知錯就改、敬佩有能力的人

在趙剛剛到獨立團的時候,李雲龍就先排斥起了這個未來的政委,在他的眼裡,政委都是白面書生,讓他出謀劃策和處理部隊關系還可以,打仗對他們來說就是天方夜譚。

是以打趙剛一進來,李雲龍就對趙剛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左右看就是個不爽,剛見面時趙剛主動上前握手,他就自顧自喝酒,對趙剛愛答不理的,一開口就嘲諷趙剛是個白面秀才,随後端起一碗酒就要求趙剛幹下去,想借此給趙剛來個下馬威,讓他知道獨立團誰是老大?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可是讓李雲龍沒想到的是,趙剛也一點不含糊,直接說道不會喝酒。

李雲龍就開始嘲諷起來了:“不會喝酒到獨立團幹什麼來了?”

趙剛回怼道:“獨立團是打仗的,不是收酒囊飯袋的。”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好家夥!這兩人一見面就開始了互掐,這以後的工作還咋開展啊?

可令李雲龍想不到的是:此時的他有多看不起趙剛,戰後的他就會為自己看不起隊友而道歉!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看不起的白面書生,竟然能夠在百米開外一槍幹掉鬼子。

這個階段的李雲龍,因為泥腿子出身沒有多少文化但卻也能将仗打好,于是就有些看不起以趙剛為主的讀書人,但是趙剛接下來的表現讓他意識到自己有些小看人了。

在趙剛剛來報道的時候,将和尚帶了回來,從和尚的嘴裡他就分析出鬼子是想偷襲總指揮部的時候,一邊的孔捷眼睛都亮了,他和李雲龍前一晚上分析才得來的結論,誰知道這個白面書生一來就道破了鬼子此次偷襲的主要目的,這點确實讓李雲龍有些沒想到。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山崎大隊以區區幾百人誤入兵工廠,惹得老總大怒,陳赓派李雲龍的獨立團上去的時候,趙剛豎起标尺就将兩頭把着重機槍的鬼子送去見了天蝗,這兩槍讓關注戰場情況的李雲龍都不禁一頓誇。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可以說,正是這兩槍将趙剛的軍事素養給展現了出來,由此赢得了李雲龍的尊重。用李雲龍的話說,趙剛這就是孔夫子挂彎刀—文武雙全。

雖然這段沒有将李雲龍的内心想法表現出來,但是從李雲龍在戰後不僅對趙剛客氣了許多,還讓他直接管自己叫老李,就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老李雖然沒文化,但是他也尊重文化人,特别是尊重有文化還會打仗的文化人,能跟他尿到一個壺裡的,他真的是當兄弟處的。

文鬥不過趙剛,武幹不赢和尚的李雲龍,為何手下猛将如雲?

由此,老李另一大特點:知錯就改、敬佩有能力的人的個人魅力就顯現出來了。

可以說,逢敵亮劍的軍事指揮才能和知錯就改的秉性彙聚在李雲龍身上,就讓這個從沒有上過一天軍校的糙漢子的人格魅力飙升,各有志之士争相前來,李雲龍才為此網羅了一批猛将如雲智囊如團的悍将們!

難怪陳赓大将都在時刻警告李雲龍不準拉山頭,在抗戰時代,擁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僅這一項就能涵蓋軍人所有的缺點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