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廢舊煙盒變遊戲!國小生為何沉迷玩“煙卡”?

作者:東明縣融媒體中心

最近,一些地方的國小生群體中出現了一種新遊戲——玩“煙卡”。“煙卡”是從煙盒上剪下來的,是香煙制品的一部分。“煙卡”遊戲的流行及其背後的隐憂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國小生為什麼喜歡玩“煙卡”?家長學校又該怎麼應對?

“煙卡”遊戲風靡校園

擷取途徑多樣

近兩個月以來,每到放學時,總能看到國小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趴在地上玩“煙卡”,時間長達一至兩個小時,時不時還會發出歡呼聲。

廢舊煙盒變遊戲!國小生為何沉迷玩“煙卡”?

國小生們所玩的“煙卡”由廢棄煙盒制作而成,把煙盒蓋撕下來,折成長方形卡片,放在地上,以空掌心擊拍地面,被掌風擊中翻面就算赢。

廢舊煙盒變遊戲!國小生為何沉迷玩“煙卡”?

記者了解到,根據香煙價格和市場流通程度,“煙卡”被分為不同等級,目前“最好”的是白色款的“和天下”(香煙名稱)。

那麼,這些“煙卡”都是從何而來呢?記者調查得知,“煙卡”來源途徑多樣,有的是收集家裡的煙盒,有的是要求父母購買煙盒或跑到垃圾桶裡翻找廢棄煙盒,甚至還有在學校周邊店鋪和網上購買煙盒。此外,有家長表示,有的孩子會自己買煙抽,抽完煙來打“煙卡”。

國小周邊店鋪售賣“煙卡”

電商平台難監管

記者實地走訪了一些國小周邊的商店,發現很多商店在售賣“煙卡”,一般一進制一包,一包含10張左右煙卡。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一些地方相關部門的重視。

廢舊煙盒變遊戲!國小生為何沉迷玩“煙卡”?

在江西上饒、新餘、贛州等地,市場監督執法部門采取行動,清查了學校周邊的小賣部和商店,集中查扣部分煙卡制品,并提示商鋪經營戶不得向未成年人售賣煙草以及煙草制品。

實體店好管,但線上網購平台卻缺乏相關監管。記者線上上購物平台搜尋發現,售賣“煙卡”的商鋪不在少數。排名靠前的商家平均銷量達10萬張以上,且沒有購買年齡限制。

廢舊煙盒變遊戲!國小生為何沉迷玩“煙卡”?

不少商家在批發銷售煙卡時,會标注“稀有”“精品”“絕版”等字樣。一個包含500張各類煙卡的套餐,售價高達數百元。在一些短視訊平台,部分自媒體部落客還為煙卡“帶貨”。

廢舊煙盒變遊戲!國小生為何沉迷玩“煙卡”?

一直以來,大陸法律都明确表明,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是違法行為。

  • “煙卡”是從煙盒剪下來的,是香煙制品的一部分,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任何含有煙草商标、辨別的制品均不允許向未成年人銷售。
  • 根據煙草專賣法相關規定,廢舊煙盒剪下的煙蓋,商家不得二次銷售;私自将煙草廠家的商标印刷銷售,則涉嫌侵犯注冊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權益,是一種侵權行為。

國小生為何迷戀玩煙卡遊戲?

那麼,國小生群體為何迷戀玩“煙卡”遊戲?專家分析,“煙卡”遊戲風靡,是因為其滿足了國小生遊戲、社交的心理訴求,與集卡、玩卡遊戲有相似之處。

  • 孩子們好奇心重,喜歡模仿。煙盒上殘留的味道不亞于二手煙,可能會讓孩子染上煙瘾。
  •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拍煙卡會讓孩子産生賭博心理,每天會花很多時間收集煙卡。
  • 另外,還會讓孩子過早地了解香煙,以及香煙的品牌、價格、味道等。
廢舊煙盒變遊戲!國小生為何沉迷玩“煙卡”?

“煙卡”遊戲的蔓延,也引發了不少家長的擔憂。為了引導學生正确認識煙卡的潛在危害,有的學校召開了主題班會,有的學校設立了多種興趣課程,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走到戶外,參與羽毛球、足球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堵”不如“疏”,正确引導學生健康遊戲,還需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ID:cctvnewscent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