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荒之力”點亮未來:可控核聚變,人類能源的終極夢想?

作者:普适不存在
“洪荒之力”點亮未來:可控核聚變,人類能源的終極夢想?

上海能量奇點公司于2024年6月18日,在臨港新片區成功實作了全球首台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洪荒70”的等離子體放電,标志着人類在可控核聚變能源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為實作清潔、可持續的能源供應提供了新希望。據悉,能量奇點已獲米哈遊和蔚來資本投資。

關注【普适不存在】

解鎖科技與産業的無限可能

01 探索“洪荒70”的科技奇迹

“洪荒之力”點亮未來:可控核聚變,人類能源的終極夢想?

在探索“洪荒70”的科技奇迹之前,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核聚變這一概念。核聚變,被許多科學家譽為“終極能源”,因為它模仿的是太陽産生能量的過程,通過輕原子核的融合來釋放巨大的能量。然而,實作核聚變的條件極其苛刻,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來克服原子核之間的排斥力。

能量奇點的“洪荒70”裝置,正是在這樣的科學背景下誕生的。這台裝置的建成和成功放電,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人類能源未來的一種大膽設想和嘗試。

“洪荒70”的中心場強達到了0.6特斯拉,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因為在如此強大的磁場下,等離子體可以被有效控制,避免與反應器壁接觸,這是實作穩定核聚變反應的關鍵。裝置的等離子體大半徑為0.75米,雖然相較于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來說小了許多,但它的設計理念正是通過減小尺寸來提高成本效益,加速聚變能源的商業化程序。

“洪荒之力”點亮未來:可控核聚變,人類能源的終極夢想?

“洪荒70”的磁體系統由26個高溫超導磁體構成,這些磁體全部采用高溫超導材料加工建造,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國産化率超過96%。高溫超導技術的應用,使得磁體在保持強大磁場的同時,還能大幅度降低能耗,這是實作經濟可行的聚變能源的關鍵一步。

“洪荒70”進行的放電實驗基于兩種預電離方式:局部螺旋磁通注入(電子槍)和離子回旋加熱(ICRF)。這兩種方式的結合,使得裝置能夠成功地獲得第一等離子體。這一成果标志着高溫超導托卡馬克的工程可行性得到了驗證,為後續的研發和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洪荒之力”點亮未來:可控核聚變,人類能源的終極夢想?

能量奇點并不滿足于“洪荒70”的成就,他們已經制定了更為宏偉的計劃。下一代裝置“洪荒170”已經在實體設計階段,預計将在2027年建成,目标是實作氘氚等效能量增益(Q)大于10。這一目标一旦實作,将意味着聚變能源的商業化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02 點亮“人造太陽”的希望與夢想

“洪荒之力”點亮未來:可控核聚變,人類能源的終極夢想?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網友們對“洪荒70”實作等離子體放電的消息反響熱烈。

有人贊歎這是中國科技實力的展現,也有人對這項技術的未來充滿期待,認為這可能是解決能源危機的鑰匙。

當然,也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他們關心這項技術的成本效益、安全性以及對環境的長期影響。

一些技術愛好者深入讨論了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等其他項目的比較。

而一些投資者和行業分析師則從商業角度出發,探讨了這一技術突破對能源市場以及相關産業鍊的潛在影響。

03 可控核聚變,是夢想還是幻想?

“洪荒70”的成功放電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但這也引發了關于可控核聚變技術的一系列讨論。

一方面,我們看到了科技進步帶來的無限可能,這項技術一旦成熟,将為人類提供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徹底改變能源結構和使用方式。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正視技術實作過程中的挑戰。成本、安全性、技術穩定性等問題都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在走向商業化之前必須克服的難題。此外,如何平衡技術發展與環境保護,也是我們必須深思的問題。

無論如何,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洪荒70”的點亮,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在追求能源自由的道路上又進了一步。加油!#頭條創作挑戰賽##頭條首發大賽##今日熱推#

“洪荒之力”點亮未來:可控核聚變,人類能源的終極夢想?

探索科技前沿,洞察産業脈動

每日更新最新科技資訊與産業動态

讓我們一起:

深入科技的浩瀚海洋

洞悉産業的風雲變幻

見證時代的每一次飛躍

分享創新的每一次突破

關注【普适不存在】

解鎖科技與産業的無限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