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以智.紅樓夢|第六十九回王太醫一句“大人”暴露了尤二姐是誰?

作者:看見身邊的陽光

紅樓夢第六十九回,弄小巧借劍殺人,覺大限吞生金自逝。是寫王熙鳳借刀殺人,尤二姐吞金自殺。

倥侗大膽推測故事發生時間:南明隆武帝時期1645—1649年。

人物隐喻:

王熙鳳—鄭芝龍(1604—1661)

賈琏—朱聿鍵、朱聿鐭兄弟二人,南明第二、三任皇帝。

尤二姐—劉中藻(1605—1649),隆武帝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抗清複明民族英雄。

賈赦—清政府,順治帝

秋桐—順治派出圍攻福安的清總兵陳錦。

平兒—鄭成功

尤二姐未活着的孩子—被清兵殺害的劉中藻兒子。

尤三姐—作者好友陳子龍。民族英雄,大如州人,世代務農,字素封(封肅)。

故事梗概:所隐射的故事就是劉中藻和鄭芝龍之間的沖突,借清朝之手害死了劉中藻。

賈琏偷取尤二姐,暗含隆武南明第二皇帝看重劉中藻的文武雙全才能,劉薦叔受到重用。

王熙鳳和尤二姐氏的沖突就是1645年一度和鄭芝龍有間隙,劉在出關抗擊清兵獲得成功,遭鄭排擠被免職。1646年鄭芝龍投降滿清,被解押到北京,到1661年才被處死。

尤二姐和賈琏結合被安排在大觀園外,隐喻劉中藻在魯監國和朱以海我合作的1647—1649年,在福建福安公開扛起抗清複明的大旗,組織畲民保衛家園戰鬥。

春夏兩戰消滅了福安的清兵和保衛家園。而1649年最後一戰,面對“秋桐”也就是陳錦的十幾萬清軍,劉中藻明軍守城不利,城中彈盡糧絕,為避免更多百姓遭殃,提出放過城中百姓,最後自己願自殺成仁,吞金亡于福安龜山。後人褒其“ 忠比文山。

作者石兄是劉中藻的學生,故稱其為薦叔,東魯孔梅溪和《梅溪》詩是二者感情的見證。

從作者的角度,老師之死也算因為鄭芝龍投降,仙霞關主動放棄,導緻福建淪陷。又因彼此有間隙,後借清朝“秋桐”之戰報複劉中藻也是可能。也就是福安圍剿明軍之手而被殺害。

再看看文本和脂批有何寓意。

①賈琏500兩銀子添置棺材,隐喻隆武帝1645年撥500兩白銀子給劉中藻讓他招兵買馬,出關拒敵。

②眉批:“秋桐極邪惡…”就是賈赦、王熙鳳之邪惡。脂批賈敬之死暗合賈敬之死,賈赦即順治。秋桐之戰為順治下令的。後人對鄭芝龍不待見而對劉中藻褒獎有加。

“史公用意,非念死書子之所知。”

脂批可謂作者親近之人。史公是誰?自然是作者。表面是指莊子,明末清初明遺民文人及桐城人對是易理學家方以智的尊稱,作品《藥地炮莊》、《東西均》、《易餘》繼承發展莊子哲學思想。方以智故居潇灑園有一幅清朝邑人寫的對聯,可為證明。“魚飛鸢躍漆園吏,水峙山流太史公”。其中漆園吏是指莊子,太史公就是方以智。水峙山流,魚飛鸢躍很能展現方以智哲學思想,對事物運動規律的正反兩面相對性的解讀。也符合脂批所言,石頭記作者不是死讀書之人,靈活多變,舉一反三之習慣。支援史公是方以智,亦是《石頭記》作者。《紅樓夢》也是一部史書

④鴛鴦又揭起裙子來。賈母瞧畢,摘下眼鏡來,笑說道:“竟是個齊全孩子,我看比你俊些。”

賈母初見尤二姐,說是個齊全的孩子,桐城話就是指是個男孩,不是少了個把子的女孩。而且比鴛鴦英俊,也是形容男生用詞。鴛鴦在《紅樓夢》中雖是賈母身邊的丫鬟,而現實中應該就是朱耷和方以智二者鴛鴦情,首山精神。這裡符合男人和男人比較長相,俊不俊。這裡尤二姐的确是男兒身,還有後文的“大人”之身份。

⑤秋彤罵尤二姐:張口是“先奸後娶沒漢子要的娼婦,也來要我的強”
鳳姐罵平兒說:“人家養貓拿耗子,我的貓隻倒咬雞。”平兒不敢多說,自此也要遠着了。

作者借清人之口,罵劉中藻殺死福安城的清朝縣令,攻下城池,可是南明此時無主,鄭成功和朱以海逃到海島,隆武帝已亡,劉中藻成了沒人要的抗清隊伍。順治不得不派兵圍剿。而尤二姐沒吃沒喝的,暗示清兵控制運往城裡的糧食物資,逼迫劉中藻彈盡糧絕。

平兒挨罵,就是鄭成功一度幫助劉中藻,而受到父親鄭芝龍的牽絆,兒子對付老子朋友那隻錦雞,也就是清廷總督陳錦。

且看尤二姐的夢境,作者有說紅樓夢中夢才是真實的。

“姐姐,你一生為人心癡意軟,終吃了這虧。休信那妒婦花言巧語,外作賢良,内藏奸狡,他發恨定要弄你一死方罷。若妹子在世,斷不肯令你進來,即進來時,亦不容他這樣。此亦系理數應然,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你依我将此劍斬了那妒婦,一同歸至警幻案下,聽其發落。不然,你則白白的喪命,且無人憐惜。”尤二姐泣道:“妹妹,我一生品行既虧,今日之報既系當然,何必又生殺戮之冤。随我去忍耐。若天見憐,使我好了,豈不兩全。”小妹笑道:“姐姐,你終是個癡人。自古‘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還。你雖悔過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緻于麀聚之亂,天怎容你安生。”尤二姐泣道:“既不得安生,亦是理之當然,奴亦無怨。”

這段尤二姐和三姐夢中對話,應是作者借好友陳子龍和老師劉中藻的對話,以表内心和揭清之失。

子龍言:中藻兄一生對大明癡心一片,癡乃人們戲言他為“不顧家”的人。思想中庸,終究要吃眼前虧,被清兵圍困而亡。鄭芝龍投降派,花言巧語表裡不一,對外賢良實則狡猾奸詐。一度就嫉妒你被隆武帝中用而有去除你為快,罷免了你。生前我兩忙與和滿清作對,使得清廷的清廷道德淪喪行為不端侵略者的本質敗露,結果可想而知。

劉中藻有答:為了少生殺戮屠城,我自殺以保全城中百姓免遭殺戮,乃上天安排,心甘情願。陳子龍道:你是個忠貞之人,讓鄭家父子反目成仇,明目張膽打出抗清複明旗号,地方群眾自發抗清如火如荼,死乃是天命。劉中藻認可子龍說法,天命如此,死而無憾。

作者石兄走進二位知音内心,表達的他們的英雄氣概,抗清失敗不是主觀原因,客觀因素使然。不以為怪,值得歌頌與敬仰。

尤二姐露出臉來。胡君榮一見,魂魄如飛上九天,通身麻木,一無所知。
“…這位先生擅用虎狼之劑,如今大人元氣十分傷其八九,一時難保就愈。煎丸二藥并行,還要一些閑言閑事不聞,庶可望好。”

這裡胡醫見尤二姐表情和太醫見晴雯的表情一個樣,雖說是小姐,實則是公子一枚,作者石兄精心安排也是給讀者的一處暗示。

太醫所說“大人元氣十分傷其八九分,一時難保”。這“大人”可是暴露了尤二姐的真實身份。符合石公老師東閣大學士和兵部尚書大人的身份。

⑦最後看一段尾批:

看三姐夢中相叙一段,真有孝子悌弟、義士忠臣之概,我不禁淚流一鬥,濕地三尺。

一句孝子悌弟,義士忠臣的感慨,這分明是英雄相惜,非兒女情長,乃家國情懷。尤氏二姐妹符合陳子龍和劉中藻民族英雄品格。

就連脂批人也為他們面對異族入侵,國家民族存亡之際表現的視死如歸的精神所落淚不止,濕地三尺。

紅樓夢難醒,子龍梅花詩。

梅溪劉中藻,墨曆金谷岩。

《梅溪》

作者明末.劉中藻

萬态煙雲一葉收,盤中雖冷亦何求!

廉溪風節清如許,且與黃花訂晚秋。

尤二姐這就是作者的老師兼好友,同年考取大明進士的同學。梅溪之廉潔,秋桐如黃花知晚秋。

紅樓夢解讀不易,敬請同志哥點贊收藏,不喜勿噴。

文章原創,轉載署名

方以智.紅樓夢|第六十九回王太醫一句“大人”暴露了尤二姐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