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作者:巍律議法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聲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且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極大。她在執政期間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為盛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盡管受到了一定的争議,但仍被認為是一位善于治國的皇帝。

公元706年,武則天病逝于洛陽,與既是先皇也是亡夫的唐高宗李治合葬于陝西的“乾陵”之中。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曆史中唯一一座夫妻都是皇帝的帝王陵。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乾陵的規模自然極其宏偉,整個陵墓的面積接近240萬平方米,除了墓室本身之外,還立有大名鼎鼎的無字碑和極為神秘的61尊無頭石像。

這樣的墓穴自然也受到了古今千百年來無數盜墓賊的觊觎。然而無論他們作何努力,盜墓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原因在于乾陵的構造極其特殊,暗藏着諸多未解之謎。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乾陵地面僅存的61個無頭石像的秘密。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他們究竟象征着什麼?為什麼他們會沒有頭呢?是制造時便如此、還是為外力所破壞?

這些謎團困擾着無數考古專家,直到1971年偶然的一次意外發現,才逐漸将其真相揭開。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神秘乾陵

乾陵位于陝西省鹹陽市乾縣的梁山上,為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座兩個帝王合葬的陵園,是以也被譽為“曆代諸皇陵之冠”。

這墓地原本是武則天為安葬李治而建。相傳,武則天是在著名星相學家袁天罡、以及太史令李淳風的建議下,選得的這處風水寶地。修建之時國庫頗為充盈,是以乾陵的規模也十分宏偉。

修建完成之後,武則天安葬了李治,待她數十年後去世,也随夫合葬于此。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如今歲月變遷,經過曆史打磨的乾陵早已失去了往昔的壯觀。其分為地上和地下兩個部分,地下的主墓尚未被發掘,17座陪葬墓也僅發掘了五座,而地面建築幾乎已被徹底摧毀,隻剩内城朱雀門外的衆多石雕尚存。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除了著名的無字碑之外,兩組擺得整整齊齊、一共61座的無頭雕像,也吸引了考古學家和許多遊客們的注意。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無頭石像的疑雲

無頭石像們的身後均刻有文字,寫明了石像的所在地區、姓名及官職,布局于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東側29個,西側32個,被統稱為“六十一藩臣像”。

其大小和體态均同真人相似,服飾各異,動态也畢恭畢敬、頗有趣味。被認為是在重制當年“萬國來朝”時的盛況。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倘若忽視石像們“無首”的特點,或許它們還顯得有幾分“憨态可掬”。

每一位來到此處的遊客,和鑽研曆史文物的考古學家,都對無頭石像“無首”的原因十分好奇。據晚清最早傳教士拍攝的老照片所示,百年前這些石像便已沒有了頭部。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難道它們被創造出來時,便是“無首”的狀态?可武則天為什麼要建造沒有頭顱的石像呢?還是有人毀壞或偷竊了它們的“首級”?亦或是古時爆發了一場大地震,導緻石像并不牢固的頭顱紛紛跌落?還是說盜墓賊盜墓失敗,便砸下石像的頭顱帶走做“紀念品”?

有關石像“無首”的原因一時間衆說紛纭,在考古界掀起了一陣探讨的熱潮,但多年來一直沒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1971年時,困擾專業的考古學家們多年的秘密,竟被兩個大字不識的農民意外找到了破解的關鍵所在。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老農意外發掘真相

1971年時,陝西當地的兩個農民像往常一樣在田間勞作,突然間其中一人手中鏟子一震,似乎挖掘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

那時年代的土地大多未經開發,挖到石頭甚至骸骨都是有可能的。這位農民也沒感到奇怪,便叫來同伴幫忙,兩人連挖帶鏟,最後竟掘出了一個年代久遠、卻精心雕刻的石質頭像。

這種事其實在陝西并不少見,當地的居民都養成了極強的文物保護意識。于是,兩位農民忙不疊地抱着石像,将其送到了縣裡的文物保管局。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保管局的專家們定睛一看,隻覺得頭像的材質和年代十分眼熟。一想到頭像,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位于乾陵的無頭石像。專家們又驚又喜:難道這竟是石像們的首級之一?

他們謝過兩位農民之後,連忙帶着頭像奔赴乾陵,和東西兩側61尊無頭石像逐一比對後,果真發現它和其中一具剛好嚴密吻合。這下,無頭石像的秘密終于被揭開:它們并不是本就“無頭”,而是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影響,頭部被“剝離”了而已。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而它們被剝離的原因,此刻也逐漸浮上水面:過往,人們大多認為石像遭到了人為破壞,但倘若确實如此,頭像又為什麼會跑到田野當中,被深埋于地下呢?若是有人盜墓,不會棄之不理,若是村民毀壞,也不會私下暗藏。

此時可能性最大的說法便是成了地震說:六十一藩臣石像制作年代過于久遠,制作工藝也較現代工藝更為粗糙,受力點十分不均勻,纖細的脖頸處根本難以承受地震的力量,是以大部分石像在摧枯拉朽的地震中都被迫“枭首”,也有一部分石像的身子分崩離析。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而那場地震,也很有可能就是明朝嘉靖年間高達8級的“嘉靖大地震”,乾陵距離震源華縣僅距100多千米,很有可能會受到波及。

不過,由于部分無頭石像的斷面似乎有人為損壞的痕迹,專家們認為并非所有石像都在地震中受到了破壞,還有一部分或許毀于明末清初的戰争之中。

自此,61尊無頭石像的秘密才終于有了一個合理的解答,而這一切都原自兩個農民誤打誤撞的發現,實在是奇事一件。

資訊來源:

探索發現:乾陵無頭石像之謎[OL].央視網,2010-02-28

王麗.為武則天守陵的無頭石像之謎[J].百姓生活, 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