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興元将軍戰争記憶15:六個戰術原則,沒有文化的大老粗也能搞懂

作者:玫瑰香溢

"步槍零件多,簡單分三個,槍身、槍機和槍托。"

"手榴彈,威力大,二三十米達,殺傷人和馬。"

八路軍裡的兵大都是農民,大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國難當頭,他們扔了鋤頭,拿起刀槍。他們學文化,學軍事,舉手投足都要從最簡單的" ABC "學起。他們在戰争中學習戰争需要的一切,付出的是鮮血和生命的學費。戰争中,任何軍隊都要付出學費。20世紀末,美軍提出"零傷亡"理論,可在那之後的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戰争中,參戰的美國軍人都皮毛未損地回家了嗎?這隻不過是一種理論,憑借高科技武器,在特定的不接觸戰争中,把傷亡最大限度地降低、減少而已。而在本書寫到的那時的那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支軍隊曾經付出過像八路軍那樣高昂的學費,則是确定無疑的。

肉搏戰,開頭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也難以對付一個鬼子。後來,主力部隊就一對一地幹上了,甚至一個人刺殺幾個鬼子。

到東北後,那仗更是越打越精明,技戰術越來越純熟了。

趙興元記不得準确時間,也記不得是誰提出來的,好像四保臨江初期就有了"戰前五交代"。一是交代敵情,即敵人數量、裝備、工事及兵力、兵器配置情況,還有士氣、作戰特點等等。二是交代地形,是平原,還是山區、丘陵,哪些有利于敵,哪些有利于我,特别是穿插、迂回,更要将沿途地形交代得具體、明白。三是交代任務,進攻什麼時間拿下什麼地方,防守要堅守到什麼時候,穿插、迂回什麼時間到達什麼位置,到位後幹什麼,都要交代清楚。四是交代辦法,敵人的強點、弱點是什麼,如何利用敵之弱點和天候、地利,如何配置兵力、兵器,什麼時機突擊、反擊,如何留置預備隊,何時放出去等等。敵變我變,既需臨機處置,也需要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斷,交代辦法。五是交代友鄰,左右兩側是什麼部隊,任務是什麼,彼此如何配合,避免誤會。自上而下一級級交代,班長對戰鬥組長也要交代。開頭難免交代得簡單、粗略,甚至主次不分,抓不住要害,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

有人會說,這叫什麼水準呀?打仗還有不交代敵情、地形、任務的嗎?

8年抗戰,大小根據地基本是各自為戰。山區、平原、水網稻田地區,環境不同,南北氣候不同,對手素質不同,打法也就不一樣。還有根據地大小,部隊多少,曆史長短,也決定着技戰術水準的高低。"八·一五"後闖關東的部隊,幾乎囊括了共産黨武裝力量的所有大小山頭,各有各的打法、作風,軍政素質參差不齊。有的防禦無縱深,一點被破,全線告急。有的進攻碰上強點,不知換個地方,就在那兒死頂硬拱。

有了"戰前五交代",就不大一樣了。你交代不清楚,遺漏了什麼,下邊就會提出來,他有尺子量你了。交代得不明白,讓下級問住了,實在是沒面子的事,就逼着你多思考,不打笨仗、糊塗仗。打仗是生死攸關的事,誰能不叫真?更何況那時那人原本就特别認真了。

不過對提高官兵技戰術水準管用的,還是"六個戰術原則"。

第二次臨江保衛戰後,在通化縣三元浦,19團參謀長梁重群傳達上級訓示,講到"一點兩面"、"三三制",說這是林總的戰術原則,照這打仗,就能打勝仗。

之後随着戰争程序,"三猛戰術"、"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四組一隊",就陸續傳達下來了。

冷不丁聽到"一點兩面"、"三三制",趙興元有些發懵。什麼"點"呀"面"呀"制"的,隻念過半年義學的指導員哪懂得這些東西呀?更不用說那些比他還大老粗的士兵了。聽人講解,反複解釋,再仔細琢磨,都是打過仗的人,逐漸就體會出味道了。至于"四組一隊",那是一聽就明白的,在山東抗戰時就是這麼幹的。那時是火力組、手榴彈組、梯子組、爆破組、突擊組,現在是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基本差不多,隻是更簡練,更适應今天的戰争情勢而已。

比如"四快一慢",一是向敵前進要快,敵人在什麼地方,要抓住他,别讓他跑了,急行軍,強行軍,動作要快,迅速。二是抓住了敵人了,戰前準備工作要快,看地形,選突破口,構築工事,捆綁炸藥包,動員,調動兵力,布置火力;要忙個滿頭大汗,一點時間也不能耽擱。三是突破後擴張戰果要快,撕開口子後要立即向縱深攻擊,向兩翼擴張,因為這是決定命運的時刻,敵人随時可能反擊,猶豫、停留隻會造成更大的傷亡。四是敵人潰退了,這時追擊要快,不管三七二十一,猛追猛打。一慢是指攻擊發起時機這一下要慢,要沉得住氣,一定要掌握火候,準備好了再打。其實,這種戰術總結的是規律性的東西。

不過,任何戰術用于實戰都要有個過程。像"三三制",一個連3個排,一個排3個班,一個班3個戰鬥小組,一個組三四個人,進攻時連三角、排三角、班三角、組三角,隊形疏散,減少傷亡,又可交替掩護,把現成的"三三制"編制用到戰術動作上了。在山東時,舊軍隊出身的軍官講解、訓練隊形時,有一字形、梯次形、蛇形、鋸齒形,比較起來,自然是"三三制"好。特别是面對美式裝備的敵人,火力猛,密度大,更見優長。平時訓練,正三角,倒三角,用石子在地上排兵布陣,再用實兵演練,也有模有樣的。槍一響,眼睛紅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還是一擁而上。

趙興元第一次比較自覺地運用"六個戰術原則",是這年夏天攻打南山城子的砬子山戰鬥。

東北人管懸崖叫"砬子"。砬子山又稱南山城子北山,兩面懸崖峭壁,是控制南山城子一帶的制高點,守軍是号稱"虎師"的新6軍新22師的一個營。山腳下一片300多米的開闊地是片撂荒地,筷子高的蒿草綠油油的,随風伏動。前邊雜樹叢中,敵人剛挖了野戰工事,掀起的黑濕的泥土後邊,暗綠色的鋼盔在陽光下閃動。

幾天前,趙興元提升為副教導員,新指導員還未到職,就仍留在1連指揮戰鬥。他和連長郭玉山商定作戰方案後,郭玉山布置戰鬥任務,趙興元進行戰前動員。

趙興元說:咱們唱歌"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專打新6軍",前邊就是咱們的老對頭新6軍。大家看到了那片開闊地,咱們要沖過那片開闊地,才能奪取敵人陣地,吃掉這個"白菜心"。怎麼吃?有人會說,沖呗,猛沖過去。對了,這就是"三猛戰術",要猛打、猛沖、猛追,特别是這個猛沖。别說停留,慢一點都不行,要一口氣兒猛沖過去,把那"白菜心"、"白菜幫子"一鍋炖了。這次戰鬥的第一步,關鍵就在于通過那片開闊地。那片開闊地就那麼大,沖得越快,遭敵火殺傷的機會就越少。但是,光有"三猛"還不夠,還要"三三制",保持疏散的隊形,來減少傷亡。美國槍炮不是吃素的。動作再快,隊形密集,同樣利于敵人發揚火力。傷亡小,保持了足夠的戰鬥力,沖進去才能吃掉那"白菜心"。傷亡大了,那"白菜心"就難吃了,甚至可能讓敵人吃了"白菜心"。

以往戰前動員主要是進行政治鼓勵,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心。開展憶苦活動後,強調我們都是"階級戰士",把仇恨化為力量,奮勇殺敵。這次,趙興元突出的是戰術問題,一定要把平時練的用到戰場上,并在實戰中提高技戰術水準。

下午4點多鐘,1連運動到那片開闊地後百把米的樹林裡。團營炮火襲擊,輕重機槍也從兩翼開火,壓制敵人火力。連長一聲哨響,1連一股風般卷過那片開闊地,隻有幾個輕傷。

捉到的俘虜說:你們打的什麼仗,跟着炮彈屁股沖。

接下來攻打砬子山的戰鬥,上去下來,打了個七退八進。

四進四退後,營長王儒林負了重傷,趙興元代理營長,全營傷亡已近三分之一了。

敵人是上午到的,20團下午到,3營攻了一夜,傷亡很大,1營接着攻擊。3營攻擊時,敵人尚屬立足未穩,一天過去,工事已經成形。更難的是山陡,山腰以上少說40度左右,頭一天又下過雨,腐葉下都是水,一跳一滑的,空手拽着樹枝都難爬。敵人全美械裝備,以逸待勞,居高臨下,輕重機槍刮風似的掃枝葉紛飛,壓得你擡不起頭。

趙興元和教導員李洪奎整頓部隊,從營連到戰鬥小組都指定了代理人。再三強調保持隊形,以班長為核心,不集中,也不分散,以能聽到班長密碼為準,利用地形地物,攻擊前進。

連攻兩次,仍未得手。

第七次,左翼1連已快接近山頂了,傷亡太大,還是不行。

從一開始,代理營長就琢磨"一點兩面"。"一點"是集中優勢兵力于主要的攻擊點上,保證打垮敵人,"兩面"是包圍敵人,在"一點"突破後,殲滅敵人。根據地形特點,兵力多少,也可三面、四面,而"一點"則應是易于突破之處。過去不懂,有時四面包圍,有面無點,難以突破;有時有點缺面,好不容易突破了,又打成擊潰戰。可眼下這位子山,兩面懸崖,兩面山坡,"點"也好,"面"也罷,有沒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隻能從兩面山坡發起攻擊。

在8倍望遠鏡裡,左側懸崖上的苔藓清晰可見。幾乎90度垂直的峭壁上長着些半人高、一人高矮的雜樹。頂部飛檐下,垂吊着許多手腕粗細的青藤,随風飄動。

趙興元已經看過幾次了,那兩丈多高的懸崖既看不出"點",也望不到"面"。那上面若是有個人,拿根棍子連捅帶撥拉,誰也休想上去。可若能從那兒出支奇兵,那不也正是敵人的軟肋、薄弱點嗎?之前都是從兩側山坡上攻擊的,敵人絕不會想到那裡會殺出一支人馬。

關鍵是,那裡到底能不能爬上去?

已經七進七退了,也實在沒别的招了。

和教導員商量,兩個人不謀而合:"一點兩面",就試試這個"點"。

天蒙蒙亮,趙興元和李洪奎挑選幾名身手靈活的士兵,清一色沖鋒槍,扛着兩捆繩子,悄悄來到那堵懸崖下。趙興元伸手試試幾棵青藤,晃晃悠悠有點懸。後來被授予"戰鬥英雄"的3連4班長鞠永業抓住懸崖上的小樹,借助身旁的青藤,向上爬了兩米多遠﹣﹣行。

戰鬥打響後,鞠永業帶領幾個士兵,神不知、鬼不覺攀了上去,從側後一頓沖鋒槍、手榴彈把敵人打懵了,連奪4挺機槍。趁着敵人混亂的當口,李洪奎帶領3連從右側山坡攻了上去,趙興元帶領2連也從左側山坡殺了上去。

敵人全線潰敗了。趙興元率領1營猛打、猛沖、猛追,一口氣兒追出10多裡。

聽說誰仗打得好,戰後見面,就會問你用的什麼戰術呀?"一點兩面",你那"點"、"面"怎麼選的呀?"三種情況三種打法",你那是種什麼情況,怎麼打的呀?

那時上級對戰術問題抓得緊,戰術研究氣氛也濃,就像莊稼人到一塊兒不能不談莊稼一樣。講的都是親身經曆的戰鬥,你怎麼打的,俺怎麼打的,你為什麼打得好,俺為什麼沒打好。嘴裡說着,手裡拿根樹枝在地上畫着,有時争吵起來,那也都是實在嗑。那時那人也講不出什麼長篇大套的理論,也沒工夫講這些,講出來也沒幾個人聽得懂。

"一點兩面"的戰鬥部署,"三三制"的戰鬥隊形,"三猛"的戰鬥動作,"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的攻擊原則,"四組一隊"的戰鬥編組。這25個字,把理性的、概念的,也是枯燥無味的,對那時的基層官兵尤顯深奧的戰術理論,概括成"六個戰術原則",簡單明了,通俗易記,再沒有文化的大老粗也能搞懂。

為了便于學習、運用,有的部隊将"六個戰術原則"編成順口溜,有的編成歌曲傳唱。趙興元當年唱的是一首《林總戰術歌》,隻記得開頭一句是"'一點兩面'要牢記",然後解說"一點"是什麼,"兩面"是什麼,接下來就是其他的五個戰術原則。

初學乍練,難免手生,有時還生搬硬套。在實戰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嘗到甜頭了,那了解就不一樣了,運用得也更得心應手了。

像"三種情況三種打法",一種是敵人臨時占領陣地,一種是修了野戰工事,一種是構築了堅固陣地。進攻戰怎麼打?一、二、三,原則一條條講得明白,基本是照打就是了。具體到戰鬥部署、攻擊原則、戰鬥動作等等,還有"一點兩面"、"四快一慢"、"三猛"、"四組一隊"、"三三制"。任何戰術都是相輔相成的,不可能孤立存在。一次戰鬥,一兩個戰術可能起主導作用,就像每次戰鬥都會有支打得特别好的部隊,湧現幾個英雄人物,但光憑這支部隊和幾個英雄并不能解決戰鬥一樣。一個優秀的指揮員會将其融會貫通,越打越精明。而由于指揮員的能力、水準,判斷失誤,把固守之敵當作要退不退,把要退不退之敵當作固守或是撤退之敵,未能對症下藥,那仗也難打。其他戰術運用不當,也是一樣。但是,即便再笨,了解能力再差的人,自己和自己比,有沒有這"六個戰術原則",那教益和結果都不可能是一樣的。

軍事科學之是以是門科學,就因為它是有規律可循的。軍事科學又不可能成為精準的科學,因為戰争主要是人的活動決定的,偶然性和變數很大。時間變了,空間變了,武器改進了,技術發展了,軍隊的組織形式和指揮方法也要随之進步、發展。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但有些基本的東西是什麼時候也不會變的。能否從容應變,就看你是否掌握了它的精髓。

四戰四平的最後一次攻堅戰,戰前營長趙興元提出突破後打巷戰時,要靠着兩邊牆根攻擊前進。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林總說的不是"三三制"嗎?沒等趙興元回答,有的班長就發話了:"三三制"的核心是儲存自己,消滅敵人。巷戰不同于野戰,街道兩邊的房屋、圍牆,是現成的地形地物,利用它們減少傷亡,符合"三三制"的精神原則。

一個剛拿起槍的農民打巷戰也會本能地貼着牆根前進。這樣的道理,講這話的人也不會不懂。隻是一生搬硬套起來,那就離題走樣了。

1947年春,毛澤東在一封電報中,曾問林彪你說的"一點兩面"、"三三制"是什麼意思?

到了遼沈戰役前夕,東北野戰軍的班長、骨幹對于适用于自己的那些戰術原則,也能唱歌兒似的對答如流,并在戰場上熟練地操作、運用了。

遼沈戰役後進關,平津戰役後南下,不用說了。抗美援朝,在異國與美軍作戰,4野官兵也是這麼打。從長白山打到海南島,就是這麼打的。而且,對付現代化裝備的美軍,愈發凸現了一些戰術的重要性。

趙興元說他不想說這些事,可有時不自覺地就說了出來。

他說,每年都有個9月13日,可解放戰争那時候毛主席是信任林彪的,林彪指揮4野打了許多勝仗。林彪集中群衆智慧,總結實戰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六個戰術原則",使毛主席打殲滅戰的思想具體落實到戰役、戰鬥中。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中寫着的。這本書的總顧問是陳雲、彭真,還有26位當年4野的老将軍為顧問,是權威的、可信的。像我這樣的當年的營連幹部就是這麼練的,這麼唱的,這麼打的。

老人說,回頭看,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價值觀和局限性。像我們40軍"三件寶"中的憶苦教育的"誰養活誰"的大讨論,今天應該怎麼看?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足迹,我們這代人就是那樣走過來的,就是那樣把足迹嵌在槍彈呼嘯的曆史中的。我隻希望能把那段曆史盡量真實地留下來,留給後人。

趙興元将軍戰争記憶15:六個戰術原則,沒有文化的大老粗也能搞懂

【趙興元出生于1925年1月,山東人,1939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0年6月入黨,曆任戰士、班長、排長、指導員、營長、團長、師長、副軍長,黑龍江省軍區政委,旅大警備區副司令員、政委。1988年,趙興元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将軍銜,1990年退役。2016年7月13日在遼甯大連去世,享年91歲。趙興元曾當選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和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