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世紀80年代的蕭山,吃過晚飯,年輕人幹什麼去?

作者:城市大浪潮

昨天,蕭山一網友在蕭内網App發帖:

上世紀80年代,沒有私家車,沒有手機電腦電視,沒有湘湖,吃過晚飯,年輕人幹什麼去呢?

上世紀80年代的蕭山,吃過晚飯,年輕人幹什麼去?

評論區不少網友說,那個年代晚上8點就算深夜了,現在8點還在公司。

網友@别叫醒我的童年:乘涼找鄰居聊天,八點多就上樓睡覺了。

網友@可樂愛貓:淳樸的年代。

網友@來一套:那個時候八九點鐘就睡覺了。

網友@我喝敵敵畏上瘾:那時候晚上8點,已經算是深夜了。

網友@古典詩詞:絕對比現在有意思。

網友@熟悉的陌生人:約上幾個發小吃過飯從村頭走到村尾。

網友@登格重陽:那時候8點就是深夜了,現在8點還在機關。

上世紀80年代的蕭山,吃過晚飯,年輕人幹什麼去?

▍1987年,榮星村農民在割稻

工作結束早,吃飯也早。夏天在道地上潑水降溫,把桌子放在院子裡露天吃飯,冰啤酒、冰西瓜,再配把蒲扇,足夠消暑。

經曆過80年代的你,還記得那時候的夏夜嗎?

網友@媽傳菜:種地種到天黑進家門,随便吃點東西就睡了,光活着已經耗盡了所有。

網友@蕭蕭落葉飄零散:我爸他們抓田雞、抓蛇、扣搜哈。

網友@言哈哈:橋頭、河邊乘涼。

網友@用芯:跟随鎮上放映師傅安排各村放露天電影。

網友@要快樂吖:看天空看星星。

網友@筱洲洲:拿過個蒲扇,乘風涼,七嘴八舌聊天。

網友@開心的開心果:看戲文,抓螢火蟲。

網友@可有可無:聚一起,乘涼聊天,井水冰西瓜,拿着個蒲扇。

網友@豬大哥:吃好飯,晚上大家圍着一起看包青天、梅花三弄。

網友@落魄的車夫:我70後,記得那時晚上都去村裡大會堂看電視,或者家裡聽蕭山廣播電台的廣播。那時候經常停電,有時候連續停電好幾天,村裡沒有路燈,串個門還拿個手電筒,晚上出門沒月亮時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月亮最亮時照在地上确實是疑是地上霜。

網友@暖冬小姐姐:到地裡乘風涼,吃西瓜。

網友@蛋蛋:那會就是在院子裡吃飯,鄰居一起聊天吃瓜子,吃西瓜。

網友@老城南:乘風涼,聽老一輩講鬼故事。

網友@哲哲爸:全村躲貓貓,現在想想能找到也厲害了。

網友@Kouchling:我印象裡,一直以來周圍的人都是我家門口聊天乘涼,現在村裡人還會來我家門口聊天、話家常。

網友@xulingshen:80年代14寸黑白電視機條件好的已經有了吧,還有放電影,80年代後期還有難得的歌舞團表演,當然小孩子玩的最多的還是跳繩、彈玻璃珠、跳房子、撿石子這些遊戲。

網友@Dennis_He:私家車、手機、電腦、卡拉OK确實沒有,但電視機應該已經有了。晚上可以幹的事情可多了:逛公園、跳交誼舞、溜冰、跳迪斯科、看電影等等。

網友@kkdog:電視機已經有了,不過基本都是一台電視機前圍坐一群鄰居或者去父母機關會議室看電視。

上世紀80年代的蕭山,吃過晚飯,年輕人幹什麼去?
上世紀80年代的蕭山,吃過晚飯,年輕人幹什麼去?
上世紀80年代的蕭山,吃過晚飯,年輕人幹什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