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2突破300萬億的背後,貨币貶值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M2突破300萬億的背後,貨币貶值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羅sir職話

2024-06-19 17:14釋出于四川職場領域創作者

2019年末,大陸M2隻有198萬億元,到了2024年3月末,大陸M2首次突破300萬億元,短短四年多時間裡,M2增長了三分之一。

印鈔機開的冒煙了。

原始資本一開始沒有那麼快,從M2有資料的1990年開始,那一年末大陸M2隻有1.53萬億元,到2013年突破100萬億元,用了足足13年,此後大陸M2速度增長喜人,疊加貨币貶值,共同構成了大陸廣義貨币的現狀。

M2突破300萬億的背後,貨币貶值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何謂廣義貨币(M2)?

廣義貨币包括了居民和企業、機關的現金,活期和定期等形式存款的總額。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了解為市面上所有金錢的總額。

從2020年開始,大陸M2迅速增長,與貨币超發有一定的關系,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放水”,而發行這麼多貨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支撐GDP的增速,通過大水漫灌的方式,來維持GDP的增長。

資料也能夠展現這一點,以基建為例,去年大陸GDP增長在5%左右,但基建主導的投資增長了5.9%,制造業投資也增長了6.5%,大幅拉動GDP基本盤,成為了增長的主力軍。

盡管基建飽和的問題可能說了已經有十年有餘,但基建投資每年的增幅依然不小,這其中比市場現實更重要的,可能就是起到對GDP的拉動作用。

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我們就提到過這個問題。

2010年,《中國經濟周刊》就報道,時任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吳曉靈就直言,引入市場經濟的30年,大陸就是以超量的貨币供給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此後多年裡,吳曉靈在不同場合也一直對貨币超發給宏觀經濟帶來的問題發出警告。

M2超發帶來的問題有很多,這也是後來我們追求經濟高品質發展,不再以GDP論的重要因素。

從資料也能夠看出來,貨币超發這件事本身,也符合邊際效益遞減,這一點尤其是在2022年以後展現的更加淋漓盡緻,這本身也就是凱恩斯主義失靈的結果,用的次數多了,療效自然也就減退。

大陸M2從2022年開始保持高速增長,但GDP增速逐漸落後于M2增速;大陸M2在2022年較上一年增長11.8%,但我們的名義GDP隻增長了5.3%,實際GDP增長則隻有3%;2023年,大陸M2同比增長12.7%,但名義GDP隻上漲了5%,實際GDP上漲則隻有4.5%。

近兩年的資料都表明,M2增速遠超GDP增速,這也表明M2增發對經濟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有限。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并不複雜。

理論上,貨币超發自上而下,可以從投資端傳導到供給端,最終傳導到就業端,人們有了收入就會産生消費,繼而推動GDP增長。

但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傳導鍊條每一個環節都會産生權利尋租的風險,效益一步步吃幹抹淨,真正到了就業端的時候,人們實際上拿到手的自然也就沒有多少。

這個時候,少數人拿到了大量的财富,但這些人的消費頻次有限,導緻了實際上的GDP增長有限。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這幾年貨币超發非常迅猛,但實際上的通脹,也就是貨币貶值卻沒有發生的原因。

因為大量的錢,都變成了躺在銀行賬戶上不流動的資本,這個時候M2的高速增長,對經濟的實際刺激作用就是非常有限的。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少數人手裡掌握着大量的錢,這也導緻需求有,但錢沒有。

從資料來看,大陸家庭存款總額突破140萬億,創下曆史新高,加上房地産作為貨币的“蓄水池”,也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貨币的“錨”,導緻貨币貶值沒有我們現象的那麼快。

貨币貶值盡管看起來沒有那麼快,但由于M2的超發效應,貨币貶值雖然沒有展現在今天的消費市場,但不意味着貨币貶值未來不會發生。

因為躺在銀行賬戶裡的存款,遲早都會用掉,尤其是考慮到我們的M2還在不斷增長的情況下。

M2突破300萬億的背後,貨币貶值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這幾年大陸的M2增長速度都是超過兩位數的,這也意味着,理論上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标的物,那麼你的資産,每年都會以兩位數的速度貶值。

這對富豪群體來說,也是最厭惡的一件事。

為什麼有錢人都喜歡在國外買買買?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因素。過去大陸房價每年上漲,還能夠推動家庭财富增長,對抗貨币貶值,但随着房價的下跌,大量的有錢家庭開始競相把資産往外買買買,其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資産保值增值。

一方面大陸M2供應量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居民消費和生産支出的增長卻在不斷放緩,那麼錢去哪裡了?

貨币增發後,很多資金實際上是沒有回到實體經濟之中的,存在很嚴重的資金空轉問題,原因之一就是銀行存款額很高。

居民的存款、企業的存款、國企、央企的存款和機關機關的存款,都非常非常高。

在房價下跌、股市不景氣的時候,要想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标的物越來越困難,在外彙管控的大背景下,有資源的人早已經把錢弄出去了,沒資源的人,隻能把錢放在銀行裡,吃着微薄的利息,以對抗更快的貶值速度。

除了存款之外,增發的貨币很大一部分也沒有被用于生産,而是大量沉積在債務裡面,企業發債、地方發債,在很多情況下,這些資金還被用于償還過去地方到期的債務。

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看到的M2錢多,但實際上市面上流動的錢又非常荒的原因。

M2超發會導緻貨币貶值,而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債務,尤其是地方債務,大陸地方債務加上城投債加起來差不多在百萬億左右,這筆債務也算在M2之中,它不僅對沖了普通家庭的資産,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全民負債”。

地方債務的總成本,會不那麼均勻地分攤到每一個人身上。

這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M2突破300萬億的背後,貨币貶值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理論上,M2高速增長,這會導緻我們内部的經濟中充斥着大量的貨币,這會導緻人民币對内貶值,但實際上,我們的人民币對外币的匯率卻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

歸根結底,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外彙市場有着較為嚴厲的管控導緻的,資本沒有達到一個自由流動的狀态。

最近這段時間歐洲降息,很多人歡呼雀躍,認為歐美對我們的金融戰已經失敗了,這其實是一個挺大的認知誤區,歐美大部分發達經濟體都是貨币自由兌換的,加息和降息之間更多看的是本國的通脹高低,以維持經濟平衡,調節市場的作用。

如果金融戰真的有用,可能還不如貿易關稅來的實際威脅更大一些;如果歐美真的要想這樣做,大可以直接對大陸服裝、玩具這類品類加征50%的關稅,這種操作,遠比歐美加息來的更為實際性。

是以,盡管歐美加息會促使大陸資金外溢,但這更多是大陸的富有群體考慮到資産貶值的因素,5%的利率差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在外彙管控的因素下,真正有機會大量轉移财産的機會,其實并不多。

而我們真正的問題還在于,M2的高速增長很難放緩。

經濟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M2也是如此,眼下我們的經濟增長本來就承壓,M2就不能停下來,也不能太慢,一慢下來,經濟增長就會承壓,市場信心就會更為不足。

這幾乎是一個兩難的局面。

M2高速增長也會帶來問題,例如貨币貶值,超發的貨币沒有被用到實體經濟中,貨币超發帶來的經濟效益編輯遞減,且還會導緻未來的貶值,盡管眼下我們的消費存在通縮風險,但貨币的總量在那裡,貶值是未來一定會發生的,隻是時間早晚。

眼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刺激消費,刺激人們把銀行裡的錢拿出來消費,盤活整個市場中貨币的流動速度,讓這潭水活起來。

但問題在于,消費者現在也非常精明,要想刺激人們拿錢出來消費,就得抛出誘餌,但這個誘餌還不能太小,太小魚不上鈎,太大的話,這個成本又很高。

這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但是,刺激消費這件事辦法總歸還是有的,市場上的東西企業有定價權,但非市場的東西,我們有定價權。

最近很多人都看到了水電氣費用在上漲,這就是一個開始。

現在超發貨币的成本越來越高,邊際效益遞減,而反過來,僅僅是家庭存款總額就高達140萬億,這還不算企業存款,如果這筆錢能夠投入到市場中激活消費,那麼整個宏觀經濟,自然也就盤活了。

我想,這是未來我們需要去解決的一個痛點。

當然,這140萬億的存款總額,大緻也是按照二八定律分布的,即差不多2%的人掌握着80%的存款,如何刺激這2%的人去消費,甚至還要去養活那80%的人,恐怕才是一個史詩級難度的事情。

換個角度來看,這2%的人在這樣低的存款利率下面都甯願把錢存在銀行裡不消費,眼看着貨币貶值,這恐怕也非常人能夠做到。

當然,換個委婉的說法還有可能是,他們的錢也出不去。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檢視原圖 51K

  • M2突破300萬億的背後,貨币貶值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 M2突破300萬億的背後,貨币貶值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 M2突破300萬億的背後,貨币貶值的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