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作者:風到腰彎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閱讀此文章之前,感謝您點個“關注”,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能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關注!

前言:

1957年的加利福尼亞州,夜色如墨,一起驚天命案震撼了整個美國。盡管當時警方傾盡全力,調動了數萬警力,但由于偵破技術的限制,案件終究塵封了将近半個世紀。直到2002年,一個神秘的報案電話,才讓這起塵封多年的命案重制人間。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這起案件,探尋那段隐藏了45年的驚天秘密。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案件重制:1957年的午夜驚魂

1957年5月22日晚,17歲的鮑勃·杜瓦和他的年輕女友,以及另一對情侶,駕駛汽車來到洛杉矶一處名為“情侶街”的地方約會。這條街道僻靜人少,是當地戀人們常去的地方。

在這寂靜的夜晚,四人在車内玩鬧,感到有些悶熱,鮑勃決定搖下車窗透透氣。就在車窗搖下的瞬間,一支黑洞洞的槍口突如其來地指向了他的腦袋。車外站着一個身穿黑衣、面無表情的男子,仿佛午夜中的惡魔。

這名持槍歹徒要求四人下車,并指令他們脫光衣服,将雙手反綁。随後,他把其中三人押到汽車後座,用膠帶蒙上他們的眼睛,然後強暴了剩下的那名女孩。接着,歹徒将四人帶到遠離公路的荒地,令他們恐懼不已。衆人以為惡魔會殺人滅口,苦苦哀求,但歹徒隻是搶走了鮑勃的汽車,駕車離去。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歹徒在逃跑過程中一路闖紅燈,被正在巡邏的警官理查德·菲利普和米爾頓·柯蒂斯攔下。兩名警官并不知道車上的人剛剛犯下大案,隻是準備開具罰單。然而,歹徒害怕之前的罪行暴露,突然開槍,緻使菲利普和柯蒂斯中彈倒地。

菲利普警官在垂危之際,用盡全力向歹徒的汽車連射三槍,但最終傷重不支,倒地不起。警方趕到時,二人已經犧牲。洛杉矶警方大為震怒,調動上萬警力進行搜查,最終隻找到了被遺棄的汽車,兇手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與此同時,鮑勃和其他三人趕到警局報案。警方迅速将兩起案件并案處理,并根據鮑勃等人的描述繪制了嫌疑人肖像。雖然警方進行了大規模搜捕,但除了被棄汽車外,一無所獲。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警方在被遺棄的汽車上發現了三個彈孔,卻隻找到了兩顆彈頭。通過彈道研判,警方認為第三顆子彈很可能留在車内,但始終無法找到。是以,警方推測這顆子彈很可能擊中了罪犯,但車内沒有留下血迹,這顆子彈究竟去哪了,成為一個謎團。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盡管有了線索,警方仍不死心,再次對汽車進行驗證。這次,他們在方向盤上發現了兩枚半截指紋。經過拼合,警方确認這是嫌疑人的左手大拇指指紋。洛杉矶警方于是展開了一場持續數年的指紋大比對工作,但最終依然沒有找到兇手。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第三顆子彈的謎團

1957年,這起驚天命案在當時引起了全美上下轟動。警方全力偵查,甚至動用了大量警力,但由于當時的技術局限,案件遲遲未能偵破。案件的核心謎團在于第三顆子彈,它在兇手的汽車内消失無蹤。警方在案發現場複原和彈道研判後,認為這顆子彈很可能擊中了罪犯。但為何沒有留下血迹?這顆子彈究竟去了哪裡?

雖然警方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卻始終未能找到第三顆子彈。于是,他們開始懷疑是否在其他地方遺留了什麼線索。警方決定對被遺棄的汽車進行更為詳細的搜查。經過細緻的調查,他們終于在汽車方向盤上發現了兩枚半截指紋。這些指紋成為警方唯一的突破口。

2002年9月,一個神秘的電話打破了案件的平靜。一名女子聲稱她的叔叔曾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殺害過兩名警察。雖然這條線索未能直接指向兇手,但卻讓案件重新進入警方視線。兩名指紋專家決定再次核驗被搶汽車上的指紋。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随着科技進步,美國聯邦調查局建立了全國性的罪案罪犯資料庫,其中有超過4700萬個指紋圖像。專家将嫌疑人的指紋輸入系統進行比對,結果顯示,一個名叫傑拉德·梅森的70歲老人正是指紋的主人。他在1956年因盜竊案留下了指紋,并于兩個月前被錄入系統。

資料顯示,梅森早已成家立業,經營着一家連鎖加油站,是當地的上流社會成員。警方随即對其進行盤查,梅森表現得相當鎮定和茫然。經過進一步驗證,筆迹鑒定顯示,當年購買槍支時留下的簽名正是梅森的筆迹。

警方最終抓捕梅森,并當場檢查他身上的槍傷,發現一道已經痊愈的傷口。梅森在法庭上依然狡辯,試圖蒙混過關,但在鐵證面前不得不認罪。法庭最終判決梅森多項罪名成立,處以終身監禁。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案件背後的故事

這起案件不僅僅是一樁命案,它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問題。1957年的美國,社會動蕩不安,犯罪率居高不下,警方的偵查手段相對落後。案件發生後,警方雖然投入了大量資源,但由于技術局限,始終未能破案。這一切,都為案件的偵破增加了難度。

随着科技的進步,刑偵手段得到了極大提升。指紋比對系統的建立,使得許多陳年舊案得以重見天日。正是由于這項技術的應用,才讓這起塵封了45年的案件得以偵破。現代科技的力量,給了警方更多的手段去追蹤罪犯,確定正義得以實作。

這起案件的偵破,充分展現了正義的力量。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45年,但警方始終沒有放棄對真相的追尋。菲利普警官的英勇行為,以及所有參與偵查的警官們的努力,最終讓這起命案得以破案。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菲利普警官不僅在生前是洛杉矶警局的知名神槍手,他在彌留之際用盡全力射出的三顆子彈,更是為案件的偵破留下了關鍵的線索。這三發子彈槍槍命中梅森駕駛的汽車,其中一發直接擊中梅森的後背肩胛處,成為了最終确認兇手身份的鐵證。

菲利普警官的英勇行為不僅是對犯罪的強有力反擊,也讓同僚們在幾十年後依然能夠找到犯罪的線索,揭開真相,還原事實。他的英勇和智慧在那個關鍵時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讓兇手無處遁形,最終被繩之以法。

案件發生後,洛杉矶警局的全體警員,都對菲利普和柯蒂斯的犧牲深感痛心。他們不僅是警局的同僚,更是許多警員的好友和榜樣。菲利普和柯蒂斯的英勇行為讓整個警局都為之振奮,所有警員都立誓要抓住兇手,替他們報仇。

洛杉矶警局動員了上萬警力進行地毯式搜查,每一條線索都不放過。警方不僅在全城展開大規模排查,還對所有可能的嫌疑人進行了詳細調查。盡管當時的技術手段有限,警方依然不放棄任何一個細節,努力尋找兇手的蹤迹。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2002年,随着全國性指紋比對系統的建立,案件終于出現了轉機。兩名指紋專家對案件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決定重新核驗當年的指紋。正是這種不懈的堅持和對真相的追求,才讓案件得以重見天日。

專家們的細緻工作和專業精神,最終找到了那個消失多年的指紋線索。通過全國性的指紋比對系統,他們最終找到了與當年指紋高度吻合的傑拉德·梅森。這一突破性的發現,為案件的偵破奠定了基礎。

在法庭上,梅森依然試圖狡辯,企圖以時間久遠記不清楚為借口蒙混過關。然而,在指紋、筆迹和槍傷的重重鐵證下,他不得不低頭認罪。法庭最終判決梅森多項罪名成立,處以終身監禁。

梅森的認罪和判決,不僅是對案件受害者的告慰,也是對正義的宣揚。法庭的判決讓社會各界感到欣慰,正義雖然遲到了45年,但最終得以實作。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案件的結局

2017年,梅森在監獄中去世,這起前後長達60年的驚天大案,随着他的死亡終于劃上了句号。案件的偵破不僅讓受害者得到了安慰,也讓社會各界看到了法律的威嚴和正義的力量。

這起案件的偵破,充分展現了正義的力量。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45年,但警方始終沒有放棄對真相的追尋。菲利普警官的英勇行為,以及所有參與偵查的警官們的努力,最終讓這起命案得以破案。這起案件告訴我們,犯罪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無論時間過去多久,正義終會到來。科技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去打擊犯罪,確定社會的安全與穩定。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喜歡的朋友别忘了點贊加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美國大案紀實-今日頭條 (toutiao.com)

美國大案紀實:塵封45年命案偶現線索,身亡警察留下決定性證據-今日頭條 (toutiao.com)

舊案:洛杉矶警察被殺,兇犯45年後落網,身亡警官“協助”破案-今日頭條 (toutiao.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