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作者:貓南北

關羽馬超張飛趙雲黃忠,個個人物幾乎家喻戶曉。然而,當這些英豪們壯烈犧牲後,蜀漢後主劉禅對他們的評價卻迥然不同。對關羽、張飛等給予極高評價,對趙雲更是稱贊至極;而對馬超卻隻字未提其忠勇。這究竟是劉禅有意針對,還是别有深意?劉禅這個人物實在令人費解,為何讓諸葛亮這樣的老臣也不得不佩服?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一、蜀漢的江山與劉備的期許

207年,一聲啼哭傳遍街衢,這是後來劉禅的第一聲呱呱墜地。那時劉備帶領并不多的殘餘軍隊四處流亡,躲避着曹操的苛刻追擊。雖然屢建奇功,但劉備始終無法在中原站穩腳跟,隻得在川陝一帶打遊擊。

劉禅就是在這種艱難環境中出生的。就在他降臨人世不久,便遭遇了生命的第一次危機。曹操親率大軍直撲長阪坡,數萬大軍壓境,幾乎要将劉備的殘餘勢力徹底殲滅。危難時刻,為了活命,劉備不得不将才出生幾月的兒子抛棄在一邊,帶着親随數十騎飛奔逃命。好在忠勇小将趙雲臨危不亂,奮勇殺出重圍,拖着奄奄一息的劉禅逃出生天。

危機雖然暫時解除,但劉備決心要在蜀地紮根,培養實力,以圖東山再起。蜀地地廣人稀,山川遍布,形勢利于防守,正是孕育根基的絕佳之地。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佑下,通過軍事鬥争和外交談判,最終在蜀中立足,一統三川。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此後十幾年間,蜀漢進一步發展壯大實力。待到公元223年,老當益壯的劉備終于實作了自己的宏願,名正言順地擁有了一方江山,統一三國的理想也指日可待。不過就在這一切順理成章之時,劉備仍然對兒子劉禅的能力心存顧慮。臨終前他對諸葛亮說:"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下之意,對劉禅的勝任能力并不看好。

二、五虎上将的生平事迹

劉備麾下五虎上将,個個都是赫赫有名的英傑。關羽乃是飚馬衛溫侯,萬夫莫開的勇猛大将;張飛是虎臣能鬥,百戰百勝的猛将;趙雲機智勇猛,臨危不亂,屢建奇功;黃忠雖年過花甲,但剛正不阿,勇武過人;馬超雖骁勇善戰,卻也狷勁任性。五虎所向披靡,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

關羽自幼勤學好武,曾在桃園結義,與劉備張飛誓為兄弟。此後他随劉備東征西讨,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最著名的要數母夜沖陣救主的事迹。當年曹操大軍重重包圍,劉備幾無活路,關羽暗夜殺出重圍,貫穿曹營數裡,終于打通生路,令主公脫困。由此可見關羽忠勇無雙的俠骨柳。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張飛熱血勇猛,一腔熱血可斟酌于銳氣。他自幼習武好勇,身手了得,加之寬厚仗義,令人齒寒。張飛最拿手的就是騎射,在battlefield日了那是恣所欲為。就算窮途潦倒,他也絲毫不氣餒,屹立于逆境之中。正是這份血性英勇,令張飛當之無愧成為蜀漢猛将。

趙雲乃是機智過人的謀臣,此外武勇更是無人能及。趙雲英勇絕倫,屢建大功,尤以生擒曹操于浚稚,救出劉禅于長阪堰而揚名天下。趙雲臨危不亂,機智應變,事實上他在很多關鍵時刻都挺而走險,力保蜀漢主公周全。謀勇俱佳,實乃蜀漢的頂梁柱。

黃忠乃是蜀漢名将之一,他雖然年事已高,但勇武過人、頑強異常。劉備初立蜀國時,黃忠曾以精銳之師扼守漢中,固若金湯,令曹魏無可乘之機。另外,黃忠亦是個堅韌勇将,縱然年老,但從未丢開手中的戈矛,并于終其一生盡忠職守。

馬超則是另一個英勇善戰之人。他矮小彪悍,骁勇卓越,乃是典型的骠騎将。馬超生性狷介,甚至有些許狂傲放誕,但很少有人質疑他的忠勇。馬超少有雷同手段,往往骁勇善戰而立下大功。隻可惜他後期和蜀漢漸行漸遠,最後倒戈曹魏,實在令人惋惜。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三、劉禅成年之際的蜀漢局勢

223年,劉禅年僅17歲便繼承了蜀漢大統。這位年輕的君主肩負着蜀國江山社稷,前景卻又撲朔迷離。

一方面,蜀漢多年來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下,國力逐漸強盛。諸葛亮屢次揮師北伐,勉力想要掃清中原曹魏的狼煙。每每大兵壓境,都令曹魏膽戰心驚,不敢有絲毫懈怠。由此可見,蜀漢在外交軍事上已占了上風。

然而,另一方面局勢則并不樂觀。曹魏雖屢遭打擊,但根基穩固,兵力雄厚,并未徹底力竭。劉禅即位之時,蜀漢正處于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階段,兵力在外消耗巨大。與此同時,蜀漢内部也出現了一些隐患。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自諸葛亮北伐後,蜀漢王朝中樞便權柄集中度降低,各路名将心存私欲,互相勾心鬥角。尤其是姜維、費祎、楊儆等人,時常黨同伐異,私怨難釋。這些混亂無序的内鬥,皆是劉禅即位之初需要正視的難題。

最為關鍵的是,劉禅本人的處理能力仍是一個未知數。劉備臨終前還曾對諸葛亮說過"嗣子孱弱",言下之意是對劉禅的勝任能力存有顧慮。諸葛亮雖力保劉禅,但也不得不三番五次出征北伐,以鞏固蜀漢根基。

四、劉禅展現真知灼見的谥号賜予

時間來到公元244年,劉禅在位已有20餘載。經過風雲際會的洗禮,這位當年被質疑的蜀主,已漸漸步入了政治生涯的成熟期。在這一年,五虎上将中的最後幾員也相繼離世,劉禅遂下旨,賜予他們不同的谥号。

首先是關羽。這位飛将軍、馬良、溫侯,一生忠勇無疑,乃當之無愧的英雄。劉禅對他的評價是"壯""勇",是以賜"壯缪侯"之谥。這谥号極盡贊美之詞,可見劉禅對關羽的推崇備至。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其次是張飛。這位虎臣一生勇猛果斷,當之無愧。劉禅對他的評價是"桓",即有大無畏之勇。由此可見,張飛一生銳氣英勇,确實配得上這個谥号。

再次是趙雲。這位機智勇武的名将,一生的事迹赫赫著名。劉禅對他的評價極高,賜"順平侯"之谥。這實在是蜀國開國名将中最高的榮譽,可見劉禅對趙雲的賞識之深。趙雲從小就挺身而出,多次保全蜀漢命脈,确實當之無愧。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再往後看,就是黃忠了。這位年高德劭的元老,一生堅韌不拔。劉禅對他的評價是"剛",賜"剛侯"之谥号。黃忠雖年老,但意志堅如鋼鐵,可謂老當益壯,這個谥号極為恰當。

最後,就隻剩下馬超了。這個英雄馬超生性放誕,後來還背棄了蜀漢。而劉禅對他的評價簡直是一語中的:"威"。是以賜"威侯"之谥,毫無修飾,直白赤裸。從這簡單的兩個字,可見劉禅對馬超忠誠度的質疑,以及對其行為的不齒。

綜觀劉禅對五虎上将的這些谥号評價,可以清晰看出他對每個人的了解和分析。對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等英雄盡贊譽之詞,而對馬超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的放蕩不羁。這充分反映出劉禅具有真知灼見的獨到見解。

五、劉禅能力獲得諸葛亮認可的關鍵原因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如果單單從背景和才幹來看,劉禅似乎并不足以擔當如此重任。出身并不顯赫,又缺少一代英主劉備和軍師諸葛亮那樣的非凡能力。但事實上,劉禅在位期間表現出色,不僅鞏固了蜀漢根基,更赢得了諸葛亮的贊許。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貌不驚人的蜀主獲得老謀子的認可?

首先,劉禅在政事處理上持之以恒,循規蹈矩,頗有自己的主見。他對臣工進盡打擊,力求整肅朝綱。就算是諸葛亮在世時,劉禅也敢于質疑老臣的某些決策。比如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劉禅便曾表示不贊同,認為戰線拖得太長,會導緻國力耗竭。這種獨立見解深得諸葛亮贊賞。

其次,劉禅在用人方面極為精明。他敢于啟用年輕有為之才,不拘一格地延攬人才,如楊儀、費祎、姜維等人便是他親自培養的有為之臣。與此同時,他也會因時制宜地罷黜昏庸。諸葛亮在世時,朝中黨争嚴重,劉禅敢于直斥姜維等人的無理行為,制止内讧。用人不疑,正直果斷,這都是諸葛亮欣賞的品質。

再者,劉禅雖位高權重,但性情謙和,并不妄自尊大。他對諸葛亮恭順有加,從不幹涉軍國大事。諸葛亮生前,他能遵循老臣的決策,待人以誠;諸葛亮病重時,他更是親自視察,給予諸葛亮最大的禮遇。老臣臨終前,不禁歎曰:"吾視子如視佗,勿複勞神。"這不啻是對劉禅能力的最大認可。

五虎上将死後,劉禅分别給歇業趙馬黃,不同的谥号,諸葛亮都服

最後,劉禅實在知人善任,識才愛才。他不但善于賞識人才,更注重道德操守,甯可用過于放。比如那個時候,蜀漢也有不少英雄好漢,但劉禅并未過分器重他們。相反,他對于道德廉潔才是最為看重。任曾這樣的廉直之人,實為佐證。這種為官之道深得諸葛亮贊賞,也是老臣死後能托付大業的關鍵原因。

綜上所述,面對蜀漢内憂外患的嚴峻形勢,劉禅從容應對,步步為營,锲而不舍地鞏固了蜀漢根基。劉禅用人之明,識人之智,加之謙恭有度的品德操守,自然赢得了諸葛亮等先賢的認可和托孤的決心。正因劉禅這般表現,蜀漢才得以在曹魏吞并之後,繼續獨立存在幾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