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色列失策,内憂外患(内憂篇)

作者:巍赫新穎
以色列失策,内憂外患(内憂篇)

可以應了那句“外敵易擋家賊難防”的老話,無數曆史王朝疊代和帝國的崩塌,往往是從内部開始的。

巴以沖突出現了一個重大信号,也是中東标志性的一件大事件,也可能是巴以沖突的一個重要标志轉折點。那就是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在6月16日晚突然宣布解散戰時内閣。

這消息一出,就像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扔了一塊大石頭,瞬間激起千層浪,以色列的這一大動作!這是要變天了嗎?

戰時内閣是在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後,由于政府存在先天缺陷不能協調各方勢力,為了戰争決策,内塔尼亞胡所上司的利庫德集團立即開始與議會中不同的政治派别進行談判。經過幾天的激烈談判,利庫德集團終于和民族團結聯盟達成協定。民族團結聯盟是甘茨在2022年成立的主要在野政治聯盟,甘茨也順勢成為政府的“二号人物”,加上本來就是内塔尼亞胡親信的時任國防部長加蘭特,再加上3名觀察員,以色列順利組建了由6人組成的新的内閣。

具體成員由總理内塔尼亞胡、主要反對黨國家團結黨上司人甘茨、國防部長加蘭特、國防軍前參謀長艾森科特、戰略事務部長羅恩·德默爾和沙斯黨上司人阿裡耶·德裡六人組成。其中,内塔尼亞胡、甘茨和加蘭特是擁有表決權的3名核心成員,另外3人為觀察員。

其中有兩名是内塔尼亞胡的親信,分别是同為利庫德的德默爾和代表宗教極端勢力的德裡,另外一名是曾任總參謀長的甘茨親信艾森科特。憑借着人員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内塔尼亞胡對戰時内閣起着主導性作用。

這次戰時内閣的解散更是讓人摸不着頭腦,也有人說,戰時内閣不是以色列政府,級别就相當于各式各樣的一些小組而已,比如什麼經貿上司小組、外交上司小組等之類的,内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内閣就相當于取消了一個小組而已,并不是解散政府,沒什麼大驚小怪的。真是這樣簡單嗎?

但是想象一下,巴以沖突還正在激烈戰争,戰争可不是鬧着玩的,最高指揮權并不是小組就可以取代的,而是類似于我們紅軍長征時期的最高三人團,擁有絕對的戰争指揮權,可想而知,對于戰場上的走勢瞬息萬變,戰時内閣的決策絕對起到關鍵的作用,這時突然解散内閣,失去了指揮中心,是一個重要的标志轉折點,可能象紅軍長征時博古李德三人團,轉交給毛主席三人團,轉變成好的走勢,相反,更多的是也可能走向更壞的形式,依據以色列目前的形勢,估計轉變成更壞形式的機率更大。

也正是惡化的機率更大,6月17日晚間,數千以色列反政府抗議者走上耶路撒冷街頭,在以色列議會大廈外,舉行大規模示威,要求重新舉行選舉。示威者先是聚集在以色列議會附近,随後人群前往以總理内塔尼亞胡的住處後,一些示威者試圖穿過警方設定的路障,并與現場警員發生肢體沖突,這可以定性為襲警,還有人在現場點火。

警方随後用高壓水槍驅散人群,有3名示威者受水炮攻擊而受傷,并逮捕了9名示威者,逮捕原因果然包括一部分人涉嫌攻擊警方,不過示威組織者指責警方過度使用武力。

一段時間以來,類似的示威遊行幾乎每周都會發生,加上戰時内閣的解散,對于以色列或者對于内塔尼亞胡來說,絕對不是好消息,是緻命内憂的開始。

不僅對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同時戰時内閣成員之間也是沖突重重,因為成立戰時内閣的目的就是組成一個團結政府,要把反對黨加入進來共同對敵,確定在戰争決策上保持高效,以及在行動上保持一緻對外。由于目的一緻,戰時内閣組建以後,基本營運良好。

不過事與願違,在2023年12月,艾森科特經曆了喪子之痛,他的兒子作為年輕士兵在加沙戰鬥中犧牲。由此戰時内閣三人嫌隙開始暴露出了不同觀點的苗頭。

正是由于喪子,到了今年1月份,甘茨團隊的艾森科特開始公開對抗内塔尼亞胡的加沙政策,随後他越來越直接地質疑内塔尼亞胡的戰争政策出現了嚴重問題,消滅哈馬斯根本不現實。他還批評内塔尼亞胡優先考慮的是消滅哈馬斯而不是拯救人質,已經不能代表猶太人的利益。

是以,他要求以色列解散戰時内閣,并在未來幾個月内進行大選,可見甘茨陣營開始公開硬剛内塔尼亞胡,但是内塔尼亞胡不高興了,内塔尼亞胡以國家處于戰争狀态時不能舉行選舉為由,駁回了艾森科特的請願。

本來就屬于兩大陣營的甘茨與内塔尼亞胡,兩人間的争吵尚情可原。但親信國防部長加蘭特和内塔尼亞胡的關系也瀕臨破裂,則讓人大跌眼鏡。

早在2024年1月份就有以色列媒體報道兩個人已經鬧翻,但是沒有得到證明。5月初,加蘭特公開問責,要求内塔尼亞胡放棄戰後由以色列對加沙進行軍事托管的計劃,而是通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國際組織合作的方式進行管理。外界普遍認為,加蘭特的這番言論是對内塔尼亞胡在利庫德黨内地位的挑戰。因為這種政策分歧一般會在利庫德集團内部的閉門會議上進行讨論,然後對外統一口徑,加蘭特的問責無疑讓内塔尼亞胡極其難堪。

而且,身為國防部長,加蘭特這樣的軍事專業人士提出對以色列總理的反對意見,會使得以色列普通群眾更加懷疑内塔尼亞胡的加沙戰後管理計劃了。更多的人不了解的是,以色列為何還要蹚長期接管加沙的渾水?

出乎内塔尼亞胡意料的是,和加蘭特一直關系一般的甘茨竟然也公開同意加蘭特的加沙計劃,這無疑讓内塔尼亞胡分外記恨加蘭特對自己的“背叛”。而加蘭特和甘茨反對内塔尼亞胡要長期托管加沙政策的考慮,本質上是為了同美國保持一緻。美國已經明确主張,戰後推動在加沙建立一個非軍事政府,而且準備邀請多個阿拉伯國家參與其中,并在加沙完成基本重建後過渡到“兩國方案”。這是内塔尼亞胡政策堅決反對的。加蘭特向美國發出的信号很明确,無論内塔尼亞胡政權是否繼續存在,他都和美國的加沙戰後願景保持一緻。而一旁更有上位野心的甘茨為加蘭特瘋狂點贊,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可見戰時内閣三人團各懷“鬼胎”,嫌隙越來越大,甘茨在2024年5月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向内塔尼亞胡下了“最後通牒”,提出六項要求,分别是:1、消滅哈馬斯并實作加沙的非軍事化;2、帶回人質;3、确定加沙的替代(哈馬斯)治理方案;4、讓加沙居民在9月1日前傳回加沙北部;5、與沙特建立正常化關系;6、建立統一的以色列國家服務标準。甘茨認為,内塔尼亞胡政府在上述6方面的工作毫無進展,是以他隻能懷着沉重的心情離開戰時内閣。

戰争最可怕的敵人往往并不是來自戰争對手,而是來自内部的不團結。可以應了那句“外敵易擋家賊難防”的老話,無數曆史王朝疊代和帝國的崩塌,往往是從内部開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