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锷:絕筆竟是黃興挽聯,彌留之際口述遺囑,言不甘心死于病室

作者:達西愛分享

蔡锷:絕筆竟是黃興挽聯,彌留之際口述遺囑,坦言不甘心死于病室。大革命時期,護國運動的領袖蔡锷奮勇而死于病床,這位不朽英雄在病危之際卻顯示出壯志未酬的悲壯情懷。他口述遺囑、作絕筆挽聯,言辭之中盡顯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當深陷病榻時,他不得不面對黃興等戰友英年早逝的噩耗,悲痛萬分。人生最後時刻,他依然牽挂故鄉親朋,思緒萬千。

蔡锷:絕筆竟是黃興挽聯,彌留之際口述遺囑,言不甘心死于病室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氣絕身亡,意味着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迎來勝利的曙光。然而,上司這場運動的蔡锷喉嚨疾病日益加重,有時甚至發不出聲音。經好友梁啟超邀請,德國醫生前來川省泸州為其診治,稍緩症狀後,蔡锷立即轉戰成都應對當地暴亂。

蔡锷:絕筆竟是黃興挽聯,彌留之際口述遺囑,言不甘心死于病室

成都群眾夾道歡迎蔡锷到來,卻不知他僅剩三月壽命。蔡锷馬不停蹄整頓軍政,頻開會議加重了病情。診斷為喉頭結核,醫囑前往氣候适宜之地。8月9日,蔡锷攜妻子潘蕙英經川渝赴滬就醫,路程遠近20天。一路艱辛,不料上海後病況加重。

久别重逢,夫妻二人相見甚歡。潘蕙英見丈夫面黃肌瘦,簡直判若兩人,當即掉下淚來。蔡锷安慰道:"讨袁成功,我已隐退,我們可好好生活了。"并憧憬起武岡鄉居的美好前景。潘蕙英也被打動,約法三章囑丈夫"以身體為先"。

蔡锷:絕筆竟是黃興挽聯,彌留之際口述遺囑,言不甘心死于病室

不久,蔡锷摯友黃興前來探視,見蔡锷消瘦非常心疼。蔡锷回憶革命艱辛,對黃興更是傾吐心聲,希望他早日重振雄風。久病體弱的黃興面露蒼老,令蔡锷不祥之感油然而生。

梁啟超力勸蔡锷赴日本治療,9月9日二人啟程東渡。抵日後,蔡锷入住醫院附近房屋,身邊有副官陪伴。治療無果,蔡锷思念曾與黃興等人誓師的礁石。一日,他終于帶着潘蕙英前往海邊,遙望大礁石,追憶當年豪情壯志。

蔡锷:絕筆竟是黃興挽聯,彌留之際口述遺囑,言不甘心死于病室

蔡锷緬懷陳天華等革命先驅於海自盡的悲壯一幕,更期盼黃興能身體康複、繼續為國盡力。誰料,10月底黃興在滬病逝,消息猶如當頭棒喝。蔡锷昏厥數日,醒來已奄奄一息。他執筆作挽聯"以勇健開國,甯靜持身",哀悼摯友黃興,這竟成了他生平絕筆。

臨終前,蔡锷囑托代祭黃興,并口述遺囑:希冀人民團結一心、官員以道德愛國、補恤川軍陣亡将士、自己略施薄葬。想到妻兒親朋,他不勝唏噓,"白發人送黑發人"。11月8日清晨,這位民族英雄含淚長辭,年僅42歲。

蔡锷:絕筆竟是黃興挽聯,彌留之際口述遺囑,言不甘心死于病室

蔡锷生前矢志不渝、悲壯慷慨,臨終前的種種表現尤為傳神動人。他畢生投身民主革命事業,卻不得不以病室長逝。生命最後時刻,他依舊心系家國,摯友離世更是他最大悲痛。一個民族英雄的絕唱就此落幕,隻留下"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無限遺憾。然而,他的精神永不磨滅,必将一直激勵後人為中華崛起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