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海被巨量暖氣流包圍,南方空氣濕度100%,分析:在憋強暴雨節奏

作者:小鑫說科普

導語

近期大陸南方地區上空逐漸出現了一條又一條的雨帶,同時在衛星雲圖上人們也發現大陸南方地區已經被大範圍的雲團所籠罩,雲的厚度通常暗示着雨量的大小,厚的雲層則是代表着越大的雨量的特征。

俗話說雲多雨多,也從側面印證了雲團越多,暴雨也就越頻繁,那麼南方上空突然出現這麼大範圍的雲層又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南方上空不僅雲層如此厚密,而且還伴有暖氣流加持,那麼久是在憋着什麼鬼的強暴雨節奏呢?

南海被巨量暖氣流包圍,南方空氣濕度100%,分析:在憋強暴雨節奏

海洋暖氣流襲來 南方空氣濕度100%。

亘古不變的規律,冬天北方由于溫度下降,大氣中的水蒸氣就會逐漸凝結成水珠,最終會以降雪和降雨的形式落在地表。

夏天的時候随着盛夏時節到來,北方地區經受了三四個月高溫洗禮,此時的北方地區已經逐漸進入了夏季幹旱的狀态,北方地區的植被也逐漸幹癟休眠,因為植被也沒有蒸騰作用,是以北方地區此時的空氣中也會缺乏水分。

這個時候,北方的幹冷空氣流也開始逐漸膨脹開,成為大範圍的冷空氣團充斥在北方上空,也是以北方地區的天氣就會逐漸開始幹燥,很少有降水的情況出現。

南海被巨量暖氣流包圍,南方空氣濕度100%,分析:在憋強暴雨節奏

雖然北方的空氣中幹冷空氣團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潛在的水分蒸發量仍然是很大的,可以想象,如果這些潛在水分一旦凝結成雲團并且下降到地表,北方地區就會迎來滂沱大雨。

近期,大範圍的暖空氣從南方地區襲來,這些暖空氣和北方的幹冷空氣團在空中互相碰撞會産生大量的強降水。

南海被巨量暖氣流包圍,南方空氣濕度100%,分析:在憋強暴雨節奏

在最新釋出的氣象衛星雲圖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方大範圍的雨帶,這些雨帶的高度在三千米到四千米之間,這個高度通常都是大氣運動環流帶來的。

南海被巨量暖氣流包圍,南方空氣濕度100%,分析:在憋強暴雨節奏

在天空一瞥,大家會發現烏雲的高度大概都是在兩千米到三千米之間,一般情況下,氣溫在兩千米左右的高度是零下十度左右,而在三千米的高度則是零下二十度左右,但是被巨雲所籠罩的南方地區氣溫卻沒有降下來,這種高空的溫度卻和地表溫度是一樣的。

定量測算後發現,南方地區空氣中的濕度甚至達到驚人的五十八公厘立方米,換句話說,南方空氣中幾乎差不多數數了十滴就有一滴是水。

通常情況下,空氣的濕度極限是八十公厘,而南方地區的空氣中的濕度接近六十的水準。

這麼快就超出了空氣濕度的極限,那麼空氣中高達五八公厘的水蒸氣會逐漸凝結成雲層,并且下降到地表形成雨水,那麼這些水蒸氣又是怎麼來的呢?

海洋暖氣流來襲。

南方地區的濕潤氣候和北方幹旱的氣候形成鮮明的對比,氣候往往是由空氣團所決定的,通常而言,在南方地區空氣都是由來自海洋暖濕空氣流所構成的,這些暖濕空氣流會攜帶大量的水汽前行,且在冷空氣空氣流的阻擋下,南方地區的濕暖空氣就會在這一帶停滞,開始逐漸降水。

當寒冷空氣将溫暖空氣壓制的巨大空氣氣壓差逐漸被消耗完,這股被壓制的濕暖空氣就會逐漸跨過冷空氣向北擠壓,這時也就出現了南方空氣向北方移動。

剛好碰上北方的冰冷空氣,冰冷空氣會将空氣中的水汽全部凝結後将其釋放在北方地區,進而就出現了大範圍的雨帶,同時也因為寒潮的過程發生在冬季十分寒冷,南方的冷空氣流也會順便被壓制回去。

再從氣象衛星中可以發現,南方雨帶的雲層厚度都在三千米到四千米之間,這是暗示了南方地區有雨水臨近的重要條件。

通常來說,三千米到四千米的雲層厚度已經有降雨的趨勢了,也就是說,雲層越厚,那麼所降雨的量也就越大。

之前我們提到,冬季本該是幹燥的時節,但是突如其來這麼大的雨量卻是非常有趣的,因為人們仔細觀察南方雨帶附近的衛星雲圖,發現還有一塊巨大的雲團也正朝着北方前行,并且還在不斷積聚。

那麼這麼大範圍的雲團又是從何而來?

其實這都是海洋暖氣流造成的,大陸的南海地區一直到冬天都是保持着相對涼爽的狀态,海水溫度都在接近二十度左右,而且還有季風帶來海風,是以南海地區甚至連下過雨的天氣都少見。

但是,當北方幹冷空氣阻擋不了海風時,海風就會像水穿過木桶一樣,直接從北方沖打着,直接将暖濕空氣飛到空中,形成大範圍的暖氣流不斷席卷,同時還會帶着潮濕的空氣來到北方,進而形成大範圍的雨帶。

南海被巨量暖氣流包圍,南方空氣濕度100%,分析:在憋強暴雨節奏

氣象衛星的作用。

在沒有氣象衛星之前,人們隻能依靠測站的資料來推算未來天氣的狀況,但是大段的時間不能保證測站資料的準确性,與其讓人失望不如無為。

同時面對海洋氣流帶來的暖濕空氣,測站幾乎也很難探測出來,但現在使用氣象衛星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氣象衛星是一種由一系列專門用于對大氣和雲層情況進行觀察的衛星,它的作用就是通過敏感的光學傳感器觀察大氣和雲層的情況,并通過雷射器等輔助工具來觀察雲層的厚度和溫度,通過這些資料來預測未來天氣狀況。

南海被巨量暖氣流包圍,南方空氣濕度100%,分析:在憋強暴雨節奏

近年來,随着氣象衛星技術的不斷進步,氣象衛星的資料不斷更加精準,預測的天氣也不斷更加精準,氣象衛星的更新總是以顯著的效果和先進的功能來驚豔我們,它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我們調侃的“你看一下天氣怎麼樣”這類話語,其實背後都是當代技術支撐的,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需要出行的或者需要進行農業生産的人們都會有這個疑問,而氣象衛星的資料準确無誤往往會給人們極大的幫助。

南海被巨量暖氣流包圍,南方空氣濕度100%,分析:在憋強暴雨節奏

結語

其實氣象現象背後往往有着非常複雜的實體規律和氣候系統作用,隻有通過深入地研究,我們才能更好的了解自然規律。

氣象變化是否和全球氣候變暖有着一定聯系,我們還需要通過持續的氣象監測進行研究,無論怎樣,加強氣象監測和研究意義重大,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