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小談食刻

2024-06-20 07:40釋出于江西

有詩雲:夜半驚岚偃旗旌,朝聞遠鴉方初醒。狸奴幾下偷翻書,何時聽得螗蜩鳴?

轉眼之間,就來到了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個,夏至。這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早被确立的出來的,而且也是古時的四時八節之一,古代人們對其相當的重視。它屬于中國民間重要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國放假,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據宋代《文昌雜錄》裡記載:“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如此可見,它的地位甚至可以和端午節相提并論,隻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夏至節,已經逐漸沒落。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事實上,端午節也正是由夏至節分離而出來的,裡面很多的習俗,都是夏至的,比如食粽子,最早隻有夏至節才有,慢慢的變成了端午節的應景食物,凡此種種還有很多。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夏至節有啥講究呢?

夏至節的傳統習俗,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是祭神祭祖,人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祈求消災年豐,同時也是拜謝祖先。感謝其保佑風調雨順,莊稼五谷豐登。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另外還有一方面,就是消暑避伏。到了夏至日的時候,天氣會開始變得相當的炎熱,此時人們就會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最後一方面,就是飲食,在夏至的時候,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要吃面,意味着嘗新,同時吃點面條也容易消化,可以很好補充人體的能量。

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分别是哪3不做?

一、 不淋夏至雨

夏至雨,顧名思義就是夏至前後,下的雨,最好是不要去沾染上,這是因為,此時正好也是梅雨時節。漢應劭《風俗通》雲:“五月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又有霖霪,号為梅雨,沾衣服,皆敗黦"。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這個時候空氣非常的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裡交彙,并形成一道低壓槽,導緻陰雨連綿的天氣。如果雨水沾染到衣物或者是器物上,就容易導緻發黴,人也會感覺到特别的不舒服,是以在這個時候,要注意做好防雨的準備,不要去淋雨。

二、 不誤莊稼糧

到了夏至節,作物迎來了瘋長期,田間地頭的雜草,我們要及時的去清理掉,不然的話,一些雜草就會和莊稼搶肥料,導緻莊稼生長受到限制,不利于它的生長。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另外,這個時候暴雨也比較多,很容易形成旱澇災害。俗話說:"夏種不讓晌",夏播工作要抓緊掃尾,已播的要加強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後應及時間苗定苗,移栽補缺。

在這個時候,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産因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迅速滋長蔓延而進入田間管理時期,高原牧區則開始了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我們一定注意不能誤了莊稼糧。

三、 不食娘家粽

夏至,有吃粽子的一個習俗,正确的來講,最早吃粽子,就是源自于夏至節。魏晉南北朝時《荊楚歲時記》記載:“夏至節日食粽。周豦謂為角黍。人并以新竹為筒粽”。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但是在愛這天,一般是不吃娘家粽的,筆者認為,主要是考慮到,這個時候正好是農忙的時候,尤其是田間地頭的雜草之類,都要及時的清理掉,是以為了避免耽誤農事,是以才有了不食娘家粽的說法。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明日就是夏至節,在這樣的日子當中,一定要注意,3件事不要給忘了,一是不要去淋夏至雨,容易帶來黴氣,沾染上病菌;二是不要耽誤了農事,導緻莊稼糧,出現減産,三是,不要吃娘家粽,要注意勞作。朋友們,你們當地有什麼習俗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檢視原圖 228K

  •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 明日夏至,老人說“夏至三不做,不富也添喜”,夏至節有啥講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