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涼都好護士”蔣遠梅:守護新生命三十三年的堅持與奉獻

作者:文學秘密

“蔣老師可是出了名的“蔣一針”,就沒有她紮不進去的針。”

……

在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科,有一位被大家親切稱為“蔣一針”的護士,她就是副主任護師蔣遠梅。蔣遠梅在護理崗位上默默奉獻了33年,用一顆赤誠之心守護着每一個新生命,用實際行動诠釋着護理人員的神聖職責。

“涼都好護士”蔣遠梅:守護新生命三十三年的堅持與奉獻

精湛技藝與無畏擔當

蔣遠梅的從醫之路始于1991年,那年她從六盤水市衛校畢業,正式開始了護理工作。她最初的夢想并不是成為一名護士,而是希望就讀電力或警校專業。“護理這個職業是很神聖的,你可以在這份工作中找到你的職業價值。”然而,父親的教誨讓她選擇了護理這條道路。蔣遠梅父親曾是煤礦救護隊的醫護人員,經常在煤礦事故中救死扶傷,幼年的蔣遠梅耳濡目染,心中埋下了救死扶傷的種子。

初入護理學校,蔣遠梅對醫學知識充滿了好奇與熱情,特别是解剖學課程,讓她感受到探索人體奧秘的樂趣。她勤奮學習,刻苦鑽研,逐漸成為了一名技術過硬的護理人員。

“小蔣,快來給這個孩子紮針,孩子太胖,我們實在找不到血管。”1997年,正在值班的蔣遠梅聽到同僚的呼喚,趕緊跑過去。隻見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因吃西瓜腹瀉,需要打點滴。接過同僚手裡的針頭,蔣遠梅憑着過硬的專業技術為孩子成功打上針頭。之後就算是蔣遠梅休息,孩子需要打針的時候,孩子的父親都會親自到她家把她接到醫院為孩子紮針,最後孩子竟成了蔣遠梅的幹兒子。

蔣遠梅在新生兒護理方面有着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無論是呼吸機、CPAP機的操作,還是危重新生兒的護理,她都得心應手。她參與并指導了多例危重患兒的搶救,積極參與新技術、新項目的普及和教育訓練工作,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2014年,蔣遠梅在巡視過程中,發現一個寶寶因吃奶窒息,立即呼叫醫生搶救,最終成功挽救了寶寶的生命。提及此事,蔣遠梅至今仍心有餘悸:“當時覺得生命太脆弱了,差一點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就在自己的眼前失去。”這件事讓她在工作中更加仔細和細心,盡力守護好每一個生命。

“涼都好護士”蔣遠梅:守護新生命三十三年的堅持與奉獻

艱難平衡與深情呵護

蔣遠梅與老公兩地分居,她老公在廈門做生意,其獨自帶孩子上班,生活十分辛苦。一次上晚班,蔣遠梅發現放學的兒子沒有來找她,心急如焚的她最終找到孩子時哭得稀裡嘩啦:“當時非常後悔,覺得自己虧欠了孩子很多。”盡管如此,她從未後悔自己的職業選擇,救治了這麼多寶寶,是她人生的成就。

蔣遠梅的同僚們對她的評價也充滿了感激與敬佩。一個同僚說:“蔣老師不僅技術好,心也特别細,每次有新護士來,她都會耐心指導,從不厭煩。”還有一個同僚說:“有一次我家裡的孩子生病了,蔣老師幫我頂班,還細心囑咐我該怎麼照顧孩子。她總是把别人的困難放在心上,盡力幫助。”

“涼都好護士”蔣遠梅:守護新生命三十三年的堅持與奉獻

無悔堅守與職業成就

2022年,蔣遠梅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這不僅是對她多年努力和奉獻的肯定,更是對她專業水準和職業精神的高度認可。在33年的護理生涯中,蔣遠梅感悟到護士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無私的愛。她常說:“生命是最珍貴的,作為護士,我的職責就是守護這些寶貴的生命。”她深知,每一個細微的舉動都可能影響到新生兒的健康和未來,是以她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和細心。

作為一名護士,蔣遠梅無怨無悔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她說:“選擇這份職業,我哭過,笑過,委屈過,但更多的是自豪,很有成就感。”她将繼續堅守在護理崗位上,發揮餘熱,繼續為新生兒的健康保駕護航。

作為一位母親,蔣遠梅深知母愛的偉大和不易。每當她看到那些因早産或疾病而脆弱的小生命,她會更加珍惜她所護理的每一個的孩子。“每一個新生兒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我希望用我的專業知識和愛心,幫助他們渡過最危險的時刻。”她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母愛的偉大,展現了一個母親對所有孩子的關愛。

“涼都好護士”蔣遠梅:守護新生命三十三年的堅持與奉獻

蔣遠梅的故事,是一曲無言的贊歌,唱響了責任與愛心的主旋律,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繼續書寫着護理工作者的無悔篇章。

烏蒙新報記者 石有葉

編輯:周真明

一審:李佳鳳

二審:趙明

三審:巫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