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作者:中國收藏雜志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30年前,Ta在羊城廣州敲響第一槌,翻開了華南地區文物藝術品拍賣的新篇;

30年後,Ta如約送來嶺南徐徐之風,為各路藏家呈上1700餘件名家佳構、珍玩雅器……

6月22日,華藝國際(廣州)2024春季拍賣會預展在廣州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啟幕,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現當代藝術、名釀·陳茶·養生、珠寶鐘表尚品六大闆塊的精品集體亮相,堪稱盛夏時節最“炙熱”的一場狂歡。此次預展将持續至6月23日,各大專場拍賣将于6月23日至25日舉行。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此外,與預展同時開啟的還有一個特别環節——由廣東省拍賣協會主辦、華藝國際承辦的“2024廣東文物藝術品拍賣月主場論壇”于上午10時開幕。有關部門上司、業内大咖、資深藏家等雲集一堂、圓桌論道,一同回望廣東拍賣收藏市場30年,并深入探讨如何打造文化強省新引擎。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盡享藝術視覺盛宴,聆聽業界權威之聲,這就跟随小編一起開啟“華藝時間”吧!

各闆塊精品預覽

中國書畫

Chinese Paintings & Calligraphy

中國書畫闆塊将呈現近300件精品佳作,臻品琳琅。近現代書畫呈獻張大千工筆重彩《芭蕉仕女》,此幀以“錘金法”而成,堪屬其精絕之作,又及二十世紀大家于中國畫探索道路上孜孜求索之傑構——如出版于全集之吳冠中《潑墨漓江》,恰如杜子美“水似青羅帶,山似碧玉簪”詩境,再如黃胄藝術生涯巅峰期所作《幸福一代》、李可染《蜀山春雨圖》、林風眠《漁舟晚唱》等,百花齊放,燦爛盎然。

古代書畫中,鄭闆橋行書《小廊》出版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錄目·第十六冊》,經“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七人組之劉九庵、傅熹年等名家過眼,錄于《劉九庵書畫鑒定研究筆記·第 11 卷》《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工作筆記·第七冊》中,詩書同輝,殊堪珍視。同經《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出版著錄之查士标《清溪垂釣圖》,生秀高華,亦屬不可多得之逸品。陳淳《牡丹詩畫卷》,卷後以大草書寫自作牡丹詩,觀之可感奔泉出谷之勢,此作經顔廷榘題跋、張學良等名家遞藏,傳承有序,儲存完好,誠可貴也。沈周《盤礴夜吟圖》憶寫夜遊虎丘千人石之景,後紙為錢承德和韻題跋,又經王時敏、劉恕、顧鶴慶、何冠五、張祥凝等名家巨擘經眼,曾為戴萍英基金會舊藏,來源有緒,實為一件不可多得之佳作。海派巨擘任伯年盛年佳構《四季花果珍禽冊》屢經出版,更由徐悲鴻舊藏并題跋,值得品讀。

除此之外,本次中國書畫闆塊亦誠輯多個特色專題,其中不乏市場稀見之作,以及同一上款、舊藏之佳構,生、珍、精品萃集一堂,值得期待。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張大千 芭蕉仕女

鏡框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66×43.5 cm. 約2.6平尺

說明:

1.此作曾見于20世紀40年代張大千畫作舊照。

2.據《張大千:三千大千》載,本幅《芭蕉仕女》曾經香港歌星甄妮、著名導演楊凡遞藏,可謂傳承有緒。

出版:

1.香港《大成》雜志105期封底内頁,大成出版社,1982年。

2.《美術家(雙月刊)》第29期,封底,美術家出版社,1982年12月。

3.《近代中國畫選》封面、圖4,香港集古齋-博雅藝術公司出版,1982年。

4.《當代美人畫選》封套封面,P19,台灣藝術圖書公司,1984年初版,1988年、1996年、2000年再版。

5.《張大千繪畫鑒賞》P141,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年。

6.《張大千:三千大千》P39-40,台灣藝術圖書公司,2014年。

著錄:《張大千全傳》李永翹P251-252,花城出版社,1998年。

(向上滑動檢視詳情)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吳冠中 潑墨漓江

鏡框 設色紙本

1988年作

65×130 cm. 約7.6平尺

出版:

1.《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裡程》P34,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2.《彩面朝天—吳冠中的世界》P161,上海畫報出版社,2005年。

3.《吳冠中全集·第六集》P198,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

展覽:

1.“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裡程”法國巴黎首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米羅廳,2004年6月。

2.“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裡程”中國北京展中國美術館,2004年7月2日-7月10日。

(向上滑動檢視詳情)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黃胄 幸福一代

鏡框 設色紙本

1965年作

96×132 cm. 約11.4平尺

說明:上款人潘峰,解放軍開國少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華北軍區副部長,防空軍幹部部長。

出版:

1.《黃胄作品集》P6,香港集古齋,2001年。

2.《黃胄作品集》附卷、收藏卷(上)P22,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第二屆現當代中國水墨回望三十年》P202-205,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5月。

展覽:“第二屆現當代中國水墨回望三十年”作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5月。

(向上滑動檢視詳情)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陳淳 牡丹詩畫卷

手卷 設色紙本

繪畫:31×138 cm. 約3.9平尺

書法:31×480 cm. 約13.4平尺

後跋:31×99 cm. 約2.8平尺

說明:

1.此卷為張學良将軍定遠齋中舊物。

2.顔廷榘題跋。顔廷榘(1519-1611),字範卿,号桃陵先生。福建永春人。官九江通判、太甯都司。以詩文、書法名。著有《楚遊草》《燕南寓稿》等。

3.舊藏者曹步郇,字芃園,号雨樓,室名古香閣,清代山西陽邑(今太谷縣)人。精鑒賞書畫,收藏極富。

(向上滑動檢視詳情)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沈周 盤礴夜吟圖

手卷 水墨紙本

繪畫:26.5×118.5 cm. 約2.8平尺;

後跋:26.5×70 cm. 約1.7平尺

說明:

1.王時敏、劉恕、顧鶴慶、吳大澂、何冠五、張祥凝等遞藏。

2.錢承德跋中楊儀部即楊循吉(1458-1546),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君謙。成化二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好讀書,每得意則手舞足蹈,不能自禁,人稱‘颠主事’。以多病,緻仕居支刑山下,課讀經史。性狷介,胸襟狹隘,好持人短長。武宗南巡至南京,召賦《打虎曲》稱旨,令改武人裝,随從左右,常使為東府、小令,以徘優待之。循吉以為恥而辭歸。晚年落寞,更堅癖自好。有《松籌堂集》及雜著多種。

3.戴萍英基金會舊藏。

(向上滑動檢視詳情)

本周末,開啟“華藝時間”

鄭闆橋 行書《小廊》

立軸 水墨紙本

153×38 cm. 約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