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垃圾堆底下,中國遠征軍的遺骸被挖出,特殊的棺材催人落淚

作者:老陳講史

二戰時期,中國軍人不僅在國内抗日,還有十餘萬中國軍人走出了國門,在異國的土地上抗擊日寇的侵略,他們就是中國遠征軍。

垃圾堆底下,中國遠征軍的遺骸被挖出,特殊的棺材催人落淚

從1943年到1944年,中國遠征軍在緬北和滇西一共殲滅日寇3萬餘人,成功打通了滇緬公路,確定了中國這條唯一對外通道的暢通,進而打破了日軍切斷圍困中國的陰謀。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遠征軍在對日作戰中,收複了緬北大小城鎮50多座,在中國的滇西,收複了失地8.3萬平方公裡,同日軍作戰犧牲的将士多達6.7萬人。

這些犧牲的中國士兵,有的葬身在緬甸,有的葬身在中國雲南,有的甚至連屍骨都找不到,更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人們都稱他們為“中國遠征軍”。

一次意外,在雲南施甸縣太平鎮烏木村旁邊山林之中,當地人發現了兩處墓地,一處是在一棵松樹下,一處是在一個垃圾堆下面,當地人很容易就能想到,這可能是遠征軍士兵的墳。

後來人們有關部門介入,想要挖出這些散落在山間的遺體,好把他們重新安葬在烈士陵園,順着發現的痕迹,人們開始進行挖掘,先是鏟除了垃圾。

垃圾堆底下,中國遠征軍的遺骸被挖出,特殊的棺材催人落淚

當人們一點點鏟開泥土時,發現竟然是兩個連在一起的汽油桶,露出了油桶的口時,人們才發現,原來烈士的遺骸竟然在油桶裡面裝着。

這時人們才明白,原來汽油桶是烈士的“棺材”,不禁讓人流淚,人們爬在油桶口的位置收斂出了烈士的遺骸,通過對遺骸的牙齒和頭骨、足骨檢查。

發現牙齒很尖,磨合的痕迹不重,幼齒還沒發育完全,可以判斷這個烈士還很年輕,隻有18到22歲左右,我們很難想象,如此年輕就犧牲在戰場。

兩個墓地距離不遠,另外一處墓地卻隻有一個汽油桶了,遺骸也隻有下半身了,很顯然,丢失的那個油桶中還有上半身的遺骸。

收殓的烈士遺骸都被放在施甸縣遠征軍的舊址當中,當地将會為他們建烈士陵園,雖然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我們知道,他們是中國人,是抗日英雄。

垃圾堆底下,中國遠征軍的遺骸被挖出,特殊的棺材催人落淚

自古,中國軍人以馬革裹屍為榮,這些犧牲的遠征軍士兵正是如此,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一群沒有留下名字的不朽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