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南區:紮實推進村級醫療體系提檔更新

作者:港南釋出

近年來,港南區不斷完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通過優化激勵政策吸引高素質醫療人才、積極推進村衛生室門診醫保結算、紮實推進中醫閣建設等舉措,将優質醫療資源和服務體系建設重心向村級下沉,推動城鄉醫療公共服務均衡發展,讓更多群衆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服務。

港南區:紮實推進村級醫療體系提檔更新

“村醫技術好,精通中西醫,我們來村裡拿藥也能得報帳,真的太友善了。”談及就醫條件的新變化,八塘街道三闆村村民鄧金奎忍不住連聲稱贊。6月18日,記者走進八塘街道三闆村衛生室,隻見西醫診室、中西醫治療室、中西醫藥房等功能服務室一應俱全,清熱解毒類、解熱鎮痛類、心血管類等多種常見常用藥品均有配備,聽診器、血壓測量儀、心電圖機等醫療裝置整齊有序,幾名病人在空間寬敞、窗明幾淨的過道候診,閑談生活趣事。

據該村村醫肖壽娟介紹,該村衛生室每月診療人次不少于100人,衛生室實施了藥品零差率銷售,嚴格落實一般診療費标準,紮實開展醫保惠民工程,基本藥物、一般診療費按醫保報帳比例進行報帳,村民就醫負擔明顯減輕。

港南區:紮實推進村級醫療體系提檔更新
港南區:紮實推進村級醫療體系提檔更新

近年來,港南區聚焦群衆急難愁盼,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品質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全力打通農村群衆醫療服務“最後一公裡”,切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硬實力”。港南區衛健局緊緊圍繞村級衛生健康服務室标準化、規範化建設,紮實實施村級衛生室改造提升工程,2023年累計投入130萬元打造50個示範村衛生室,并配置基本診療裝置,村衛生室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昔日村衛生室空間狹窄、設施陳舊的情況已不複存在,群衆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截至目前,港南區已有二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1個,政府辦村衛生室162個,實作縣、鎮、村100%覆寫。其中,162個村衛生室達到了标準化鄉村衛生室,平均業務用房面積達60平方米以上,可以做到診斷、治療、觀察、藥房四室分開。

港南區:紮實推進村級醫療體系提檔更新
港南區:紮實推進村級醫療體系提檔更新

村衛生室是區、鎮、村三級基層衛生網的“網底”,是廣大鄉村百姓健康保障的基石,也是老百姓患病後首診的第一站。為有效解決村醫短缺問題,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港南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158名村醫充實到各村衛生室,并安排88名訂單定向醫學生到各村衛生室履約報到。他們幾乎是24小時、全年360天服務在崗,日常承擔村民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等,充分了解看病群衆的健康狀況、生活習慣、個人心理等,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體系更加完善,群衆就近看病就醫更加友善。

港南區:紮實推進村級醫療體系提檔更新

“我就是瓦塘鎮瓦塘村的,回來服務已經有兩年多了,我是國家定向培養的,每天都在崗接診,每天能接診的病人是五到十人次。”港南區瓦塘鎮瓦塘村村醫梁厚英說,“我們衛生院可以為村民免費量血壓,量血糖,還可以監測心電圖。有參保的群衆來我這裡都可以按照國家比例得到一定的報帳,這兩年來我也服務了600餘人次,我很開心能為鄉裡鄉親做一點點事情,為他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下一步,港南區衛健局将持續推進和不斷完善村衛生室标準化建設,確定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再提升。通過加強村衛生室标準化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引進力度,完善村醫生待遇政策,持續加強村衛生室醫療裝置投入和更新,組織開展村醫生中醫适宜技術專項教育訓練,擴大村衛生室執業範圍,提升村衛生室健康醫療服務能力,營造濃厚中醫文化氛圍,改善群衆就醫條件和就醫環境,滿足群衆日常健康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保障群衆身體健康,讓群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便利的醫療公共衛生服務。

END

▍内容來源:曾釺祥 鐘楚媚 通訊員 梁衛飛

▍編輯出品:港南區委宣傳部 港南區融媒體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