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體不是連連線

作者:硬十

可能很多硬體工程師應該跟我一樣的體會,在我們剛工作的時候,電路圖的繪制主要是模仿。按照Demo闆連線,模仿老産品畫圖,在成熟電路圖上進行修改。總而言之,就是“模仿”。畫PCB時,感覺就真的是:連連看、對對碰。能夠把線走通,把功能完成,就覺得已經大功告成。當時電路回闆之後,也總是碰到各種困難。各種改闆、各種不穩定,各種調試、各種飛線。電路設計的時候,完全不會考慮一些信号品質、電磁相容、長期可靠性、健壯性、降額設計等等。

總是很羨慕别人能做更複雜的電路,也不知道複雜電路的挑戰點在哪裡,并不知道電路設計的時候有哪些關鍵的注意點。總是憑着自己的喜好和感覺進行電路設計,結果自然不盡如人意。當時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網上能找到的資料還非常少,也沒有類似《硬體十萬個為什麼》這樣的學習途徑。當時很搞笑的一個事情:我去問一個比我年長的工程師:為什麼别人的電路闆上面有蛇形走線?他也一直沒有從事過射頻或者高速數字電路的設計,很懵的回答我:“不知道啊,估計是為了防止信号輻射出去幹擾其他信号。因為都是高速的信号,是以速率越高越容易輻射。”(這個答案自然是錯誤的)于是,我鬧了個笑話:把一個FPGA的電路闆上面速率最高的信号(時鐘)走了蛇形走線。這是典型的不懂原理,盲目模仿的笑話。很慶幸的是我在還算年輕的時候,帶着我的各種困惑離開了第一份工作,去了“華為”,帶着我的硬體夢想:要做更進階的硬體,更複雜的硬體,更可靠性的硬體,做更值錢的硬體。

到華為入職之後,感受到華為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很多的曆史積累,并形成了“規範”、“指導書”、“checklist”。特别是我剛入職的那段時間,整個公司都在“規範”運動,什麼都寫規範,人人都寫規範,什麼任職、績效、技術等級都看規範。(大公司用KPI來引導,容易搞成“運動”)。大家都不分青紅皂白的遵循“規範”,其實有很多問題:當時,原理圖評審的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規範就是這樣寫的”,這裡面有一些問題:

1、寫規範的人不一定水準高,或者寫得不細緻,如果出現錯誤那就更是害人了。

2、規範有時抑制了開發人的思維,什麼都按照規範來,不一定适合實際的設計場景;例如我需要低成本設計,但是規範強調的是高品質,就不一定适用。

3、有了規範之後,也會導緻部分開發人員不思考,例如晶振要求在50MHz以上,放pF級的電容進行電源濾波,而低于50MHz的不用。大家都不想為什麼,自然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條内容制定的依據是什麼?試驗結果、仿真結果、還是有案例,并沒有詳細的描述;再例如網口變壓器防護,室内室外,按照各種EMC标準的設計要求直接照着畫就可以,但是很少有人想為什麼,也不知道測試的結果怎樣,等實際碰到困難時就束手無策了。的确,這樣簡單的規則形成的規範,在有的時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産品品質,但是工具也發達,人也就越退化,這是必然。

4、有些器件的選型,不适合寫規範,因為器件發展太快,有可能等你規範寫好,器件都淘汰了。例如:在X86處理器進入通信領域了之後,處理器選型規範就顯得多餘。

規範确實能帶來好處,工程師如果嚴格遵循規範則很少會出一些低級錯誤,進而提高了開發的基礎品質。規範帶來的壞處,也就是工程師有時不思考原理,總是去尋找規範。但是,并不是所有工作都适合用規範來限制。硬體工程師要能跳出“參考電路”、跳出“規範”,從原理思考問題和設計。

正是由于我在第一份工作主要做技術預研項目,雖然電路複雜度沒有那麼高,但是做的往往都是一些行業空白,需要尋找技術斷裂點,是以培養了很多獨立思考的工作習慣。看到一堆規範的時候,往往希望了解其制定該規範的依據,寫作思路,實體原理。有時看到一些規範就會思考背後的原因,也會發現一些規範本身的錯誤和不合時宜。時間久了,随着知識體系越來越完備,了解到電子元器件的微觀結構,實體原理。在硬體的知識架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用實體原理去解釋工程規範的思維方式。

硬體不是連連線

工程師,特别是年輕工程師,要避免盲目模仿、盲目迷信設計規範。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認知,達到“能夠用實體原理去了解工程現象,能夠了解地使用設計規範”。硬體工程師不是簡單的連連線,而是需要最終能夠把原理與工程結合,明明白白的做開發。這樣設計出來的硬體品質高,問題少,即使有問題也能夠快速分析和解決。

穿透硬體本質的實體模型,融會貫通的去了解硬體體系。

硬體水準的關鍵在于了解系統,而不在于隻是熟練掌握工具。

除了對電路本身的把控,還需要對整個硬體項目的把控,硬體工程師更是工程商人。

“軟體就是敲敲鍵,硬體就是連連線。”這句話是工程師自嘲自己工作簡單,也是諷刺很多工程師隻看到了軟硬體設計的表面,而沒有深入了解系統。确實,對于硬體工程師而言,如果認為硬體工作就是把原理圖畫好,這種看法顯得過于簡化和膚淺。确實,硬體原理圖的表達形式通常表現為晶片接口的互相連接配接,看似隻要将這些晶片按圖連好,就算完成了硬體設計。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

硬體設計的複雜性遠超圖紙上的連線,它涉及到硬體系統的設計、電路細節設計、元器件選擇、電磁相容性、散熱管理、處理器内部原理等諸多領域的深度知識。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最終産品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硬體工程師不僅需要精通理論,還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解決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設計一個成功的硬體産品,需要考慮到架構設計、工作可靠性、電源管理、信号完整性、熱管理、機械結構等諸多因素。這些都要求設計師有全面的知識和經驗,能夠從系統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各個環節。簡單的連線隻是表象,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優化每一個環節,使整個系統達到最佳狀态。

硬體的設計與實作不僅涉及到電路闆、晶片和連接配接線的拼接,更涵蓋了工程學、實體學和材料科學的深刻原理。要真正了解硬體的作用和意義,我們必須超越表面,深入探讨其内部運作機制,以及它們如何與軟體、使用者需求和創新技術相結合,創造出無數可能性。

我們将探索硬體世界的内在邏輯,揭開那些看似簡單的裝置背後的複雜性。讓我們一起進入硬體的奇妙世界,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感受其中的無限潛力。

硬體設計除了繪制原理圖和PCB圖本身之外,還有不少事情需要做的。

硬體不是連連線

如果說“硬體不是連連線”,硬體這個活的門檻到底在哪裡呢?

簡單硬體和複雜硬體:首先我一向認為硬體設計,需要區分“簡單硬體”和“複雜硬體”,一些簡單硬體,例如,類似:MP3、電子賀卡、藍牙耳機。電路結構比較簡單,開發門檻比較低,不需要非常深厚的經驗的工程師去開發,可能問題也不會大,即使出了問題,檢查問題和修正問題的代價也不會特别高,是以對工程師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但是電路的功耗高于20W,管腳數量超過10k,則駕馭電路的設計和調試,問題的解決就變得複雜,一旦出現問題往往不是那麼容易分析和處理。是以當你的産品屬于複雜硬體的設計時候,還是應該找一些專業和有經驗的工程師,至少是有問題的解決思路的人來從事相關的工作,來駕馭複雜系統。

簡單硬體更适合供應鍊有優勢的企業和個人去開發和突破。

走向射頻:由于ADC的速率畢竟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所有的系統都做成軟體無線電,是以射頻的電路還是需要經驗積累和硬體設計的。但是由于仿真工具的強大,射頻工程師對軟體的使用熟練度變得更為重要,而不是像更早的時候,經驗非常之重要,并且需要深厚的理論知識積累和了解。射頻因為需要深厚的電磁場理論知識,是以需要有一定的門檻。如果你從事射頻的相關工作,恭喜你你的堡壘暫時還沒被攻破。但是按照趨勢發展,射頻的工作也會變得越來越簡單。

硬體不是連連線

走進晶片:在華為時,一些大佬硬體出身,有深厚的網絡協定的理論基礎、産品應用經驗、對處理器有深厚的應用功底,或者有FPGA的設計功底,轉到“海思”去規劃晶片或者設計晶片,發展的不錯。由于硬體人員對晶片的應用有比較多的積累,也容易從晶片應用的角度去思考晶片設計,是以有機會去走進晶片内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未來随着中國人口紅利的消退,人力成本優勢的消失,現在的SMT、PCB加工很可能從中國消失,跟歐美一樣沒有相關的低附加值的産品生産,而需要去類似于印度、越南等還具備人力成本優勢的區域去加工生産。

硬體不是連連線

軟硬結合,成為綜合性人才:

多知識的結構效率大于單一知識運作效率。人的知識體系結構跟企業的結構一樣,效率大于營運效率。

知識也是如此,我們光從軟體的角度來說,軟體解決成本低,忽略了在這種情況下,硬體成本;反之亦然。軟硬體結合,能從技術角度角度尋找到全局成本最低點。項目中,軟體可以用IO口模拟出一些接口,SPI主、I2C主、I2C從、UART從、UART主。有時候,單片機沒有這些接口,又不能及時換方案的前提下,軟體可以降低硬體開發成本;對于一些模拟信号的濾波,經過ADC變成數字信号。既可以采用模拟濾波器濾波,也可以采用數字濾波器濾波。兩者可以結合結合,硬體不用更多的器件,軟體也不用更高的計算量。不然,上算力更高的晶片,帶來的改動不是一點點。軟硬工程師都很傷。

在嵌入式方面成為軟硬結合的工程師,甚至包括懂結構設計、ID設計、網站設計、射頻;成為一個綜合性的人才,更有可能成為極客,你隻需要一個idea,就可以動手去實踐,去改變世界。同時,全棧工程師也可以走向工程、做系統內建。

提升為系統設計師:在華為的技術發展路線裡面,一個硬體工程師,有三條路可以走:1、管理者;2、硬體專家;3、系統工程師。而縱觀華為各個産品線的工程師的發展路徑,硬體工程師更容易成長為一個系統工程師,而軟體工程師更容易成長成為項目經理。

這是由于硬體工程師的知識體系相對更完善,去了解其他領域的工作更容易決定的。

更多硬體知識,點選《硬體寶典》

硬體不是連連線

進入www.hw100k.com,點選《硬十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