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存量建築如何實作零碳發展?

作者:中國能源報

■本報記者 蘇南《 中國能源報 》( 2024年06月10日 第 10 版)

存量建築如何實作零碳發展?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在近日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目前大陸有關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更新潛力巨大。比如,超過60%的存量鍋爐、電機、變壓器等裝置能效低于先進水準,超過1/3的存量建築不滿足節能建築标準,是以,要持續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裝置更新。

  業内人士認為,要想實作存量建築零碳發展,并非一蹴而就,涉及到對現有建築進行改造,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改善建築設計和管理。這一過程需要時間、資金和技術的投入,以及政府、企業和公衆的共同努力。

  ■ 緣何不滿足标準

  存量建築不滿足節能建築标準主要有四個因素,一是因為建築年代久遠,很多老建築建造于節能标準制定之前,是以在設計、材料使用和能源系統方面可能不符合現有的節能要求;二是技術落後,随着科技的進步,新型建築材料、建築技術和能源管理系統不斷湧現,老舊建築未能及時更新改造,是以在能效上落後;三是對老舊建築進行節能改造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部分業主或管理者可能由于預算限制或投資回報周期較長而未能進行改造;四是即使建築在建成時符合節能标準,長期的維護管理不善也可能導緻能源效率下降。某些建築由于其特定的使用功能或結構設計,可能難以進行有效的節能改造。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公共建築節能研究團隊負責人魏慶芃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在建築營運的全過程中,碳排放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部分是建築材料的生産、使用以及建築的拆除等建造過程所導緻的碳排放,另一部分是在建築日常運作中,由于能源消耗以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所産生的碳排放。

  根據中國金融協會和清華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大陸每年建築運作過程中的碳排放在40億噸二氧化碳左右,其中建材生産、建築建造及拆除過程中的碳排放約為16—18億噸。由此可見,大陸建築領域從建材生産、建築建造到運作及拆除的整個過程,碳排放總量較高。

  “要實作建築領域的零碳發展,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降低建築生産和運作過程中的隐含碳,逐漸實作這兩個環節的碳排放降至零。”魏慶芃直言,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在政策引導、技術支援、經濟激勵、宣傳普及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以實作建築領域的碳中和目标。

  ■ 機遇與挑戰并存

  受訪業内人士均認為,存量建築的節能零碳改造具有一定挑戰性。每一座建築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改造時必須考慮到諸多限制因素。

  “不同于建立項目可以從一張白紙開始整體規劃,存量建築的零碳改造需要在現有結構和條件的基礎上進行,這就增加了改造的難度。”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進階工程師于波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存量建築的低碳改造較為困難,因為它受到的限制更多,比如在維護結構改造方面,外牆保溫的重新施工既耗時又影響業主的生産生活。

  在于波看來,随着大陸能效水準的提升,單一的節能技術改造已不足以滿足需求。現在需要的是整體策劃和診斷,找出能耗高的環節,深度挖掘建築節能潛力,制定整體的解決方案。這包括對暖通空調系統、照明、電梯等環節進行綜合改造,建設屋頂光伏、車棚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并配合能量管理系統和管理措施,以實作更好的節能效果。“系統化節能改造與後期營運的專業要求非常高,對業主來說,自行培養相應人才成本高昂,效果也未必理想。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采用能源托管模式為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業主可以将能源管理事宜委托給專業的綜合能源公司,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可提高存量建築零碳改造效率。”

  解決存量建築不節能的問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進行全面的能效評估,确定其能耗現狀和節能潛力。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節能改造。談及如何實作存量建築領域的零碳發展,魏慶芃認為,在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方面,最大的挑戰在于人們的行動意願。雖然意識到改造的必要性,但許多人缺乏行動的動力。“是以,我們需要将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實際的節能改造和低碳更新案例,激發更多的行動,進而推動既有建築的節能降碳。節能改造過程中,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據具體情況有效降低碳排放。”

  在建築節能改造過程中,新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例如,通過科學規劃和設計,提高能源效率和建材性能。同時,必須直面挑戰,深入研究碳排放的具體情況,包括其發生的位置、規律和特點,進而探索降低碳排放的有效路徑。“實作建築領域的零碳發展,需要我們從意識、行動和科技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過實際案例和資料,影響和推動更多的人參與轉型,進而實作從個别到普遍的轉變。”魏慶芃表示。

  業内人士普遍認為,加快存量建築節能零碳改造,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财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激勵建築所有者進行節能改造。同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強制性地提升建築的節能标準。另外,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綠色金融産品,為建築節能改造提供低息貸款或融資服務。在建築中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體系,定期進行能源審計,確定能源使用的持續優化。

  ■ 智慧化是有效支撐

  對于未來建築領域的發展趨勢,業内人士一緻認為,随着技術的進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大資料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建築行業正經曆着一場革命性的變化。

  “智慧運維在建築行業的應用已成為推動建築業轉型更新的關鍵。”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建科公共設施營運管理有限公司技術品質部主任劉敏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有效解決傳統運維服務能力不足與使用者體驗需求不斷提高、建築使用品質低與城市高品質發展目标、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等突出沖突,建築業需推廣應用智慧運維。

  在劉敏看來,需将人工智能、大資料分析和機器人等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建築運維服務進行深度融合,通過建構現代化的建築運作管理模式和技術體系,推進建築低碳設計和新型建造方式變革,形成建築全過程減碳技術體系的創新應用,重構人與建築、建築與能源、建築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魏慶芃表示,為滿足建築物的實際需求,需要開發定制化的全場景解決方案,包括建築物内部的各種生産和生活社會活動,以及與交通、貨運、客運等相關的碳排放問題。“例如,制造業中餘熱利用和高效節能低碳技術可以有效地應用于民用建築和城鄉建設,是以,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跨領域、跨行業、跨界的創新,以實作全場景的突破。這意味着需要打破傳統的邊界和思維模式,以實際效果和建立健康、舒适的社會環境為目标,在解決方案中融入創新思維和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

  業内人士普遍認為,智慧運維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建築行業的能效和環保水準。建築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很大一部分,而智慧化被認為是實作綠色建築的重要支撐。例如,通過智慧運維,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建築能耗,促進低碳設計和新型建造方式的發展,進而實作建築的綠色運作。

中國能源報聯系電話:010-65369450,郵箱:[email protected],位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報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