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聖人不仁,以萬物為刍狗,但狗也不好養啊

作者:織繭破繭

《大明王朝》1566有句台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劇裡有兩個角度:站在官吏層面,借以慰心;站在百姓的角度,則是寒心。大部分觀衆都站在百姓的角度考慮,認為所有的曆史中充斥着“吃人”二字。

但是如果真的站在“刍狗”的角度,用當下的眼光看,有幾個家庭能真正養活好一隻“狗”?

聖人不仁,以萬物為刍狗,但狗也不好養啊

“幼兒心理”:隻注重當下的過程,不考慮長遠和結果

孩子去年中秋節前在超市門口買過一隻狗,可能都沒有滿月,叫“月餅”,卻沒有活到春節,一夜之間嗚呼而去。

孩子買狗,就像買任何東西,隻享受買的這個過程,孩子就滿足了。和任何花錢的過程一樣,把商店裡的東西通過花錢拿到自己手上,這是一種典型的“幼兒心理”。

狗到家裡以後,最多有時間了看一眼,當然他不會願意去當“鏟屎官”。孩子要上學、寫作業,也要玩,養狗就成了我的責任。

一隻狗75元,一袋狗糧79元

狗買回來以後,去打疫苗,醫院說太小,不能打。買普通的狗糧79元,比狗的價格還貴。

接下來就是養,狗晚上哼哼唧唧,家裡有人不願意;狗拉了尿了,永遠是一個人處理(狗便的味道和傳播的距離真是一言難盡);遛狗、陪狗、觀察狗、在網上學習如何養狗也是一個人。孩子隻是偶爾有興趣,但缺乏持久的耐心。

當時發現,狗能活下來的原因,就是它能和養他的人建立一種單一的感情,也許隻有養狗的人才會了解。

聖人不仁,以萬物為刍狗,但狗也不好養啊

隻靠一個人,狗能在家裡活下來嗎?

城市的家庭,白天基本沒人在家。是以狗被帶回老家。本想給老人帶來快樂,但我從未見過老太太用那麼惡毒的語言說話。

老人關心的是狗糧這麼貴、随處大小便、不聽話,積攢了太多的怨氣。

狗吃東西,呵斥;跑來跑去,呵斥;拉了尿了,呵斥。從狗的眼神可以看出完全不同的神色。

到了冬天,狗在一個夜裡,哼哼唧唧之後,嗚呼而去。我懷疑狗在外面吃了什麼東西。

雖然在農村,狗甚至沒有在家裡的權利。

聖人不仁,以萬物為刍狗,但狗也不好養啊

你值得更好,月餅

我們真的能養活好狗嗎?

養過狗之後,我發現狗糧、陪伴,狗的需求并不多,但是我滿足不了。我能夠因為自己買了,就把他關在家裡,因為它是動物,就無端斥責,讓他流露出那種“可憐”的眼神嗎?

我想了想,當下社會,當隻“狗”也不容易,有多少家庭能真正養活一隻狗,給一隻狗一個穩定、快樂和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

别說站在《大明王朝1566》劇中官吏的角度,向下治下那麼多百姓,向上看着皇上和自己的“烏紗帽”,說出那句話。

我在考慮,是不是要真正為了自己好好養好一隻狗,但是……

或許,我的人生,永遠也找不到曾經的那隻“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