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粵劇名家走入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共話傳承

作者:醒目視訊

視訊加載中...

一間西樵山下的幼稚園,曆時13年打磨出鮮明的粵劇特色,從校園環境、室内布置、文體活動到課程設計都融入粵劇元素。6月25日,“幼兒粵劇傳承發展研讨活動”在這間佛山粵劇特色學校——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舉行,業内專家齊聚一堂,與幼稚園師生共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粵劇名家走入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共話傳承

此次到訪的業内專家來自佛山粵劇院、佛山市文化館、南海區文化館、黎佩儀骨子腔藝術研究會、順德區北滘曲藝家協會、順德區北滘少兒粵劇協會、南海區戲劇家協會等。領隊嘉賓是從藝60年的著名粵曲表演藝術家黎佩儀,在幼稚園教研園長梁杏好的指引下,衆人率先開展校内參觀。

粵劇名家走入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共話傳承

幼稚園在建立粵劇特色學校過程中,專門對校園環境進行了裝修,教室門口仿古亭裝飾着“飛檐翹角”,古色古香。學校走道、走廊的牆面空間被精心布置成“藝術長廊”,集中展示了孩子們的粵劇主題繪畫和手工作品,還展示了老師們用掐絲工藝制作的粵劇服飾部件。走進教室,随處可見手工台,孩子們可以在這個區域運用粘土、線圈、珠子等手工材料,自由創作粵劇頭飾等。

“粵劇學習,需營造良好的氛圍,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蒙曉敏老師說,她畢業于梧州藝術學校粵劇表演專業,12年前作為專業人才引入學校,承擔起課程開發的重任,為全齡段的孩子搭建了一個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從“小班趣唱粵語童謠”開始突破語言難關,再進階進入“中班廣東音樂賞析”和“大班樂演粵劇選段”,讓孩子們對學習充滿興趣。

粵劇名家走入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共話傳承

當天的展演環節立體呈現學校自研教學體系的成果:師生們通過情景劇課程《探秘粵曲王國》掌握粵曲發音要點;幼兒合唱節目《和願》中,孩子們能從兒童真聲“絲滑切換”至子喉假聲;周荃欣小朋友登台,單挑一出折子戲《紅線盜盒》,展示唱念做打的綜合能力。

粵劇名家走入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共話傳承

除了集體學習,幼稚園每年都會遴選、教育訓練好苗子,讓他們站在大戲表演的大舞台上,包括《沙家浜之奔襲》《神獸小風波》《小螞蟻搬玉米》《花木蘭之還我好河山》……

社會各界也積極為孩子們搭建了展示平台,于每個周六在聽音湖畔舉行的樵湖夜色活動常邀請小演員們登台表演。在廣東省少兒戲劇小梅花荟萃、佛山市少兒粵劇藝術節等省市級賽事中,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頻頻斬獲金獎。

順德區戲劇曲藝家協會理事何穎儀說,該園從細節着手,讓粵劇文化不再是幼教過程中的點綴,而是貫穿始終的精神追求。

“對于這裡的孩子來說,三年的幼稚園粵劇文化教育恰如手機的‘出廠模式’,攜文化傳承基因,帶來深遠的影響。”佛山市文化館副館長、粵劇編劇蘇隽說。

粵劇名家走入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共話傳承

著名粵曲表演藝術家黎佩儀說,幼稚園在粵劇教學上很全面、細心和用心,堪稱佛山乃至廣東省的少兒粵劇傳承标杆,值得更多院團、學校、社群前來參觀交流。

粵劇名家走入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共話傳承
粵劇名家走入西樵陽光寶貝幼稚園共話傳承

“堅守傳承初心!”園長餘嘉津說,接下來,幼稚園會繼續深化完善粵劇課程體系,粵劇結合多學科融合作為突破點,繼續以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為落腳點,傳承與發展優秀傳統粵劇文化,促進寶貝孩童全面、多元發展。

文、圖、視訊/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黃鶴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