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作者:必記本

作者胖妲己

演員楊幂在CSSCI擴充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發表論文的消息一經爆出、迅速登上熱搜。這倒一點不奇怪,因為貓有貓道、狗有狗道,演員楊幂演的好壞是演藝方面的問題,發表論文則是學術層面的事情。本來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放在一起,當然會有沖突,有沖突就是新聞點,是以大家關注一點不奇怪。

我本來以為,是媒體報道的時候沒報道清楚,是把楊幂寫的創作體會和感想當成論文報道了,因為《中國廣播電視學刊》(中廣學刊)本身是學術期刊嘛!把普通體會感想當成論文來報有誤會可能,再說這家學術雜志也聲稱是放在2024年第6期“交流之窗”欄目,而該消息同時收錄在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官網“學術交流”一欄,在沒看到全文之前感覺肯定是一般的感想和體會,不會是啥嚴肅的學術文章。

因為早在 2015 年 10 月 31 日,楊幂在微網誌上發表的關于出演《我是證人》中的角色自述就是很好的感想和體會,并直言“我願意為成為一個好演員付出代價”。

這是全文: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每當我有新電影上映的時候,身邊的朋友都會問我,要不要為這部電

影寫點什麼。 對于這樣的提議,我通常都不太願意接受。 因為我不是一個擅長滔滔不絕去講述的人。 剖析電影的故事内涵、 角 色 性 格、表 演 方 式,這 些 我 都 不 太 在行, 而且大多數時候我會覺得,談自己的角色怎麼演,是一件十分矯情的事兒。 因為無論你說得多麼精彩,倘若演出來并不能打動觀衆,一切就都是空談。

但這一次在《我是證人》裡,關于盲女路小星這個角色,我心裡确實有些話想跟大家分享。這些話來自于我在研究這個角色時,對盲人群體産生的全新認知,以及我發自内心的對路小星這個倔強角色的欣賞。

我很愛這個角色, 是以就特别想為她說點什麼。在首映釋出會上我說,這個角色可能跟之前的不一樣,小清新我演膩了,我有當一個好演員的理想,不管還有多少路要走,内心我是這麼堅持的。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下面的這些話, 可能很瑣碎,但是我想與你們分享。

拿到劇本的時候,我幾乎是毫不猶豫選擇接演的。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最能打動她的是什麼? 無非是發自内心的喜歡,喜歡到願意在一段時 間 内 成 為 她, 完 全 進 入 她 的 生活,也願意毫無保留地呈現給觀衆。伴随着我對她的喜愛,同時也迎面撲來層層壓力。要去扮演一個經曆過大起大落的人,那份隐忍、堅定、堅強, 那份情感層次重疊往複的表達,對我而言是陌生的。

我們生活中所擁有的恐慌,絕大多數都是來源于陌生,而大部分不能言 說 的 傷 痛,常 來 自 于 失 去,我 們 很難 了 解 彼 此,或 者 說,感 同 身 受 本 身就是一個僞命題。

我的恐慌就來源于此。路小星太過豐富了,她有實習女警特有的敏銳、幹練和追求真相的執着,也有因意外失明而帶來的脆弱和自我封閉的性格,她不能原諒因自己失誤造成的傷痛和後果,但又在努力讓自己積極面對生活。

要表現這個角色多重的複雜情緒和面貌, 又要同時兼顧盲女的設定。我有多恐慌,就有多興奮。就好像一個廚子遇到一份傳世秘方,食材再難,他也會去找到的吧。是以任何一個演員遇到這個角色,都會止不住内心的躍躍欲試。

為了揣摩角色,我開始做很多功課和準備。

起初,我找來中外各種不同的盲人電影來看,不同的演員對于盲人的出演方式其實有很多細枝末節的差别。看得最多的電影其實是《推拿》,看了不下五遍。因為這部電影裡展示了不同盲人的盲态。

看得多了就覺得,隻是學習影像資料,還不足以讓我踏實。

我決定親臨其境。

在看完《推拿》的第二天,我就讓從業人員帶我去了成都。 那裡有一個黑暗體驗館,據說可以完全模拟全黑的狀态。當我懷揣着又激動又忐忑的心情到達那裡時,我一時間還真接受不了。

這是一種盯着電影裡的盲人幻想代入所不能體會的感受。完完全全的黑暗,讓我感受到了壓抑、孤單,還有害怕。我第一次在一個即使瞪大眼睛使勁看也什麼都看不到的環境裡待了近兩個小時。那一刻忽然喚醒了我對光明的本能渴求。我突然覺得,再怎麼感同身受地去了解盲人,都很難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有一瞬我腦袋放空了很久,直到耳機裡傳來引導員的聲音, 我才意識到我今天是帶着任務來的。 我跟随行的從業人員除了雙手, 就隻剩一根孤零零的盲杖。因為隻有盲杖, 是以對于這個世界的感覺,除了耳朵,就隻有每次它敲擊着不同僚物時給我帶來的不同 頻 次 的 感 受。我 們 體 驗 超 市、馬路、森林等不同的場景,我努力記住在這些環境裡,我做的每一個動作,每一種不同的行動方式。

即使是在這樣一個絕對安全的空間裡,有引導員給我指引,我卻還是會有磕絆、沖撞。是以我無法想象盲人們的生活狀況, 我突然覺得我的心緒跟我當初接下劇本時的那份笃定不一樣了, 我真的能夠了解盲人嗎?那一刻我突然有了猶豫。

回到北京,我跟導演說起我的感受,交流對盲人行動的體悟。 導演微笑着聽我講完我所了解的盲人的外在表演形式, 然後問我:“你是自己進去體驗的,還是跟從業人員一起?”當知道我是和從業人員一起進入後, 他又問:“你們一起待在黑暗裡,有什麼感受?”我回憶:“一開始進入全黑空間會害怕, 但因為大家在一起,可 以 聽 到 彼 此,一 起 行 動,是以很快就淡定下來了。到最後,我們還一起在黑暗中興緻勃勃地完成了引導員給的任務。”導演聽了我的回答說:“你要記住大家在黑暗中此依存幫助的這種感覺, 這對路小星很重要。”

這句話,對我也很重要。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路小星很幸運,盡管在電影裡, 她遭遇了連環失蹤案,被兇手盯上。

但這個案件也把那些善良, 願意幫助她, 給她力量面對自己傷痛的人帶到她身邊。 無論是外表痞子,一開始與路小星有争執的林沖, 還是辦案時看起來慵懶, 卻擁有敏銳洞察力的警官魯力。 他們給予路小星的溫暖和信任, 是路小星最終鼓起勇氣面對自己傷痛, 實作自我救贖的最大原因。

這 大 概 就 是 導 演 想 要 表 達 的吧:“彼此扶持的溫暖與關懷, 是幫助任何人渡過難關的良藥。 ”是以這部電影,雖然有一段驚險的故事,但最後的落點卻是溫暖的, 會讓人感恩陪在身邊的那些人, 會讓我想去成為那些能去支援幫助别人的人。

這部電影殺青之後,被奪去光明的無助感依然萦繞着我,我很想近距離地接觸真實生活中的盲人朋友。我觀察他們的生活細節, 怎樣刷 牙,怎 樣 洗 臉,怎 樣 選 擇 衣 服,怎 樣做飯。我試圖通過這些瑣碎的日常去接近他們。

有的時候, 我也會跟他們聊聊天,說說話,他們樂于跟我分享他們内心的想法。“我們一到陌生的環境, 就會很被動。盡可能不做任何行動,因為不了解周圍的情況,稍有不慎,就會傷到自己。” “我們不會喝陌生人給的飲料,因為看不到裡面放了什麼, 沒有安全感,防範心理會更強。” “如果不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情況,沒有人解釋給我們聽,我們就會很焦急。如果别人不相信我們說的話,我們會生氣,甚至暴躁。”

随着交談的深入, 路小星緻盲後的形象像拼圖一樣逐漸豐滿地展現在我面前。而我也突然意識到,盲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以及心理上的壓力和變化往往是被我們普羅大衆所忽略的。對于大多數後天緻盲的人來說, 三年基本就是 一道坎, 如果不适應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得不到家人的了解幫助,有的人就會萌生出自殺的念頭。

我突然了解了那天, 當我從成都的那個體驗館出來之後, 我心中那份帶着壓抑的疑問。我問自己,真的了解盲人嗎?看了影像,模拟了黑暗,并試圖進入他們的生活。我就真的了解他們了嗎?這些好像已經不重要了, 我們所有人,所有習慣光明,所有籠罩在安全感之下的人, 大概難得會像我一樣,因為工作,千方百計地去體驗盲人的世界吧。

假如給我三天黑暗, 假如給所有人三天黑暗。 我們是否會用來尋找光明呢?

我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内心的光明。 這 是 一 個 演 員 必 須 要 交 的 功課。 一部電影要上映之前,說什麼寫什 麼 都 很 難 避 免 是 為 了 宣 傳 的 嫌 疑,但我習慣于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和成長永遠相依相伴, 謝謝你們聽我說這些, 我願意為成為一個好演員付出代價。

感情真摯,文筆流暢,是一篇很好的創作體會。這樣的文章沒人會說它是論文,楊幂自己也不會。

而作為一個影視學老師的我也以為就是這種文章,隻是媒體搞錯了,也誤會了楊幂。

直到今天,我看到了楊幂的文章:有摘要、有關鍵詞、文末有參考文獻,還不是創作感想或體會,還真是論文格式和寫法。

以下是楊幂論文全文:

淺談影視劇中演員創作習慣——以電視劇<哈爾濱一九四四>為例

摘 要:本文基于影視劇中演員的角色建構,以電視劇《哈爾濱一九四四》中關雪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為例,分析探讨演員在創作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及其分類情況,指出在角色建構過程中,演員需要對創作習慣及演繹手法進行深度挖掘。通過對演員個體創作習慣的梳理,探究其在角色建構和了解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強調演員應加強藝術修養,通過不同的表現技巧和内心活動來賦予角色以生命力,進而提升作品的品質和影響力。

關鍵詞:角色建構;創作習慣;表現技巧;《哈爾濱一九四四》

一、引言

一部影視劇優秀與否往往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筆者認為,演員的創作習慣對作品的影響至關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演員的演繹技巧對作品的藝術成就及觀衆的情感共鳴起着決定性作用,而這些演繹技巧往往植根于他們的日常創作風格。提高演技的過程,實則關乎演員自我創作習慣的洞察與改良,這對提升影視作品的品質意義重大而深遠。

在建構角色形象時,演員需要運用多種手段來消除自我與角色之間的距離,以達到更為生動的演繹效果。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是演員的常用方法,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宗洛先生在出演話劇《龍須溝》時即踐行了這一理念。他為演好一個賣酸梨的角色,寒冬臘月跟着賣梨的老人做了半個月買賣,①藉此洞察賣梨者的言行,以求演繹出更為立體的角色。演員透過劇本鑽研和角色剖析來深化對角色的了解,找尋到各角色間的内在聯系與情感契合點,也是表演的常用方法。在塑造《哈爾濱一九四四》中的反派角色關雪時,筆者主要運用了第二種方法,經由劇本分析與角色定位,更好把握和演繹這一人物形象的複雜性。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在創作習慣方面,演員通常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節奏來進行創作。有些演員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角色的建構和内心戲的刻畫,筆者則更喜歡在拍攝現場獲得創作的靈感和動力。以《哈爾濱一九四四》為例,雖然筆者在進組前就對劇本和角色進行了分析與設定,但到了拍攝現場,導演的描述、演員間的對手戲、現場的道具和氛圍,每一種新的元素都會給予筆者更多的刺激,進而對自己飾演的關雪這一角色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對于演員來說,一個好的創作習慣對角色塑造、作品品質、觀衆觀感體驗的意義不言而喻。演員對創作習慣重要性的了解之深淺,直接影響其能否成功建構出既受歡迎又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

二、演員的角色建構

角色建構在影視表演實踐中占據決定性地位。演員所承擔的任務不僅是遵循劇本演繹角色,更要将角色人性化,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存在,以激發觀衆與角色之間的共鳴效應。在角色建構過程中,演員需要對創作習慣及演繹手法進行深度挖掘。

演員的首要任務是解析劇本,以準确領悟所演角色的本質。筆者反複研讀《哈爾濱一九四四》劇本,深入剖析關雪的性格特征及情感變化,關注影響其心理變化的關鍵因素,涉及個人内心世界、外界環境、重要角色、沖突情節等。在層層解析之下,關雪的性格特征及情感變化得以充分顯露,這無疑增強了筆者對生動塑造這個反派女主的信心。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與此同時,演員需要進行大量的角色準備工作。這包括對角色身份背景、生活經曆、性格特點等方面的研究和挖掘。劇本将關雪設定為名門望族之後,其家族譜系可追溯至清初開國五大臣,歸屬于蘇完瓜爾佳氏。溥儀,僞滿洲國的象征性帝王,其生母便出自此家族。家境的優越性在關雪的童年時期顯而易見,塑造了其作為千金之女的身份特征。随着清王朝的崩潰、日本入侵中國導緻家園淪陷,關雪往昔的家族榮耀蕩然無存,唯有與幼弟相依為命,輾轉于親族之間求生,卻不幸蒙受猥亵。這樣的身世遭遇或許就是關雪投效異國日本,成為冷血多疑的僞滿哈爾濱警察廳特務科科長的行為動機。在探究關雪的身份背景及生活經曆的過程中,其人物形象在筆者的認知中逐漸清晰并日趨立體。角色了解的深化與角色把握的精确性,得益于前期準備工作,這為角色塑造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内在條件。

此外,演員還需要與劇作家及導演展開深入交流,了解其對角色的藝術構思。這有助于演員精準诠釋角色内涵。通過不斷的彩排與溝通,筆者得以精益求精地打磨關雪這一角色形象,確定演繹符合劇情的需要。

綜上所述,在角色建構之初,演員須對劇本展開深入探究,詳盡的角色建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唯有通過這種方式,演員塑造的角色方可展現出獨特的吸引力,進而獲得觀衆的接納與認可。毋庸諱言,不懈鑽研是演員不斷提升自身表演技藝的前提。

三、演員創作習慣分類

演員的創作風格及習慣無疑會對作品産生顯著影響。在日常創作實踐中,演員們的習性和特質千差萬别。筆者有幸與衆多傑出影視人才合作過,他們無一不具備獨特的藝術見解和表演手法。

首先,根據演員在角色塑造和表演過程中的創作習慣,可以将他們分為“内心導向型”和“外在導向型”兩類。具有内省傾向的演員,他們的演繹方法側重于透過角色的内在心理探索與情感流露來塑造人物形象,往往依賴個人的情感體驗與洞察,以實作對角色更為真實且立體的诠釋。以外部世界為指向的演員善于觀察與模仿,他們常從生活中的實際人物和事件擷取靈感,進而實作角色的創新演繹與形塑。過往繁複且富有挑戰性的角色涉獵,促使筆者的創作風格演變為更側重于“心理驅動型”。《哈爾濱一九四四》中的關雪在人物設定上具有複雜性和多面性。為演繹好這樣“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特務頭子,一個反派角色”②,筆者從分析人物性格入手,試圖通過表現她内在的堅韌與頑強來引發共情反應,由此催生演員同角色間的共鳴紐帶。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其次,根據演員對劇本和角色的了解程度,可以将他們分為“深度解讀型”和“淺層了解型”兩類。有些演員在解讀角色時傾向于執行詳盡的劇本剖析和角色研究,他們往往多元度地探讨角色了解,甚至借助額外的背景調查和情緒洞察來豐富角色塑造。偏向于表層诠釋的演員往往依據劇本和導演的指導塑造角色,他們對角色的了解和演繹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編導的闡釋與引領。僅憑導演和編劇的意圖,對角色的剖析難免片面。筆者目前正處在從“表面解讀”到“内涵探索”的過渡期,迫切希望跳出原有的認知架構。在近幾年的表演實踐中,筆者不斷嘗試對所飾演人物進行更為精細的解讀、更為深入的挖掘,出演的角色形象日臻豐滿與多元。

再次,根據演員在表演過程中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變化适應能力,可以将他們分為“自我調節型”和“固執己見型”兩類。演員中具備自我調控特質者往往展現出卓越的适應性和靈活性,他們在表演過程中能依據角色及情境需求适時作出調整與改變,進而更有效地實作人物塑造。拘泥于自我觀念的表演者傾向于恪守其一貫的藝術表達和技術處理,他們對演技的改動或調整可能顯得尤為抗拒。

從上述分析來看,演員的創作風格可根據他們在塑造角色和表演中的指向性、解讀深度以及自我調适政策予以系統性總結。演員的不同類型可能導緻其在創作中的表現與特性各異,并最終影響影視作品的藝術表達。

四、影響演員創作習慣的因素

在表演藝術領域,演員的創作習慣受多重因素制約。不可否認,劇本品質對演員的表現手法及創作習慣的影響很大。優秀劇本能夠賦予演員深厚的情感内涵與多元的角色诠釋餘地,進而點燃他們的表演熱忱,觸發更多創新靈感。拿到《哈爾濱一九四四》劇本,筆者即被深深吸引。該劇及其獨特的主要角色關雪在筆者的藝術曆程中尚屬首見,強烈的認知好奇心驅使筆者“步入”1944年的哈爾濱,期待通過對關雪的演繹突破自我,讓自己的藝術之路向更深層次轉變。

演員的創作習慣還深受導演的執導政策和表演要求的影響。或者說,導演對角色的洞察力與藝術願景左右着演員的表演政策及風格。在遵循導演藝術願景的前提下,演員須賦予角色以生命,通過在表演中嵌入個人的思想火花,逐漸形成獨一無二的表演氣質。《哈爾濱一九四四》的導演張黎對演員間互動及角色間動态的了解極為深刻,其豐富的學識在對那個時代曆史文化的解讀中展露無遺。演員往往因張黎導演的精準點撥而洞開了解角色的新天地,促使我們深入剖析角色的多面向。這樣的情景經常發生:無論筆者和其他表演者如何周全地預演,實地拍攝時,導演對人物、劇情、場景的解讀分析總是超乎想象。于是,預測次日的演出編排成為演員們最大的樂趣,這有效地激發了我們的創作靈感。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此外,演員個人的表演經驗和專業技能也是影響創作習慣的重要因素。經驗豐富、演技精湛的資深演員在角色塑造上能夠遊刃有餘地駕馭情感深度及表演張力,而初涉演藝圈的新人則通常需要更多的曆練和時間來提升表演技巧、探索個人化的表現手法。《哈爾濱一九四四》中的所有主演皆為優秀的表演者,是筆者持續觀摩與研習的對象。

需要指出的是,對外部環境與内在心理狀态的敏感度無疑在演員形成創作習慣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演員的優秀表現往往源于理想的工作環境和内心的平靜,這能夠讓他們無縫嵌入角色,進而獻上動人的表演。外界的不利條件或許會幹擾演員的表演呈現及藝術熱忱,這将影響角色诠釋的深度與生動性。

為觀衆所贊歎的精湛演技,實則是影視作品中演員創作模式被諸多元素影響并交融呈現的直覺反映。總體而言,表演的魅力與角色的生動性,是由劇本的深度、導演的洞察、個人經驗的獨特貢獻、環境的塑造等多元要素合力催生的。

五、結語

影視劇中演員的創作習慣直接影響作品的優劣與傳播力,值得重視。在影視劇表演實踐中,演員應緻力于角色的心理建構,細膩捕捉并展現情感波動,而不能僅停留在對角色外在特征的設計。角色演繹栩栩如生以及觀衆内心受到震撼,無不源于演員對所飾演人物的深入思考與透徹了解。

加強藝術修養是演員不斷提升表演技能的重要路徑。在影視劇市場競争日益加劇的态勢下,演員須适應多樣類型與風格的作品,在打牢表演基本功底的基礎上辛勤耕耘,朝着攀登藝術高峰的目标努力前行。

注釋:

①任姗姗、王瑨、王珏:《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與時代同步伐——為人民講故事 講人民的故事》,《人民日報》2022年6月23日。

②張赫:《〈哈爾濱一九四四〉編劇:關雪和宋卓文隻是逢場作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749186031290395&wfr=spider&for=pc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如果是論文的格式就得按論文的标準來,進階别期刊發表的流程是:一種是期刊約稿,一種是自由投稿;期刊約稿不用說,就是品質低一點也可以發,因為要沾人家名氣、比如大佬;自由投稿則要經過盲審,起碼和傳統媒體三審三校類似。如果演員楊幂是期刊約稿,其實沒有那麼大争議,期刊也有名利心嘛。但再試期刊約稿,也得符合論文标準,比如:1 就論文标題來說,影視藝術類專業大學生都不能用“淺談”這種詞兒做論文的标題,雙核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就能允許楊幂用嗎?2 參考文獻就兩條,證明楊幂沒有做過學術史分析,不是說非得有學術史這一部分,但楊幂寫的是論文,就得有這一部分,否則叫感想體會不香嗎?而且大學生的畢業論文文獻要求起碼得是10條,列10條左右文獻是說明你寫論文看過這些文章,是以要參考這些文章,不參考自己寫還是那句話:叫體會感想不好嗎?3 期刊審稿要盲審,相信權威核心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也有這樣規範的流程,而且一般進階别期刊都出具審稿意見書,還有審稿專家簽名。編輯部和作者都有這樣一份審稿意見書,試問楊幂的審稿意見書可以亮亮嗎?

演員楊幂打敗學者楊幂,為什麼楊幂非要寫論文?

點選輸入圖檔描述(最多30字)

一句話,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為什麼演員楊幂不寫感想體會,非要按照論文的标準寫論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