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賦能“雙轉型”人才培養,共建産教“影響力”

作者:施耐德電氣

在高品質發展和“雙碳目标”的推動下,各大産業正加速邁向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的“雙轉型”,以相關技術提升生産效率和能源效率,發掘新的減碳機會,助力産業增效減碳,同步邁向高效與可持續。

雖然技術是關鍵,但在實踐中,企業更需要通過人才,将先進技術落地到具體的應用場景中,切實産生價值。可以說,人才掌握着驅動轉型的鑰匙。如何培養“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的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産業界和教育界共同探索的課題。

作為全球産業科技的領先者,施耐德電氣正攜手社會各界,探索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路徑。

以“産教融合”良方,破解“雙轉型”人才挑戰

“雙轉型”之路上,新場景,新應用,新需求層出不窮。企業需強化研發投入,以技術創新來應對挑戰,其中,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在傳統的培養模式中,年輕人往往缺乏對産業環境的切身了解,進入職場後也需要大量時間融入真實行業場景。企業也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培養員工職業技能。“産教脫節”難以滿足産業日新月異的發展需求。

尤其是在“雙轉型”時代,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也在加劇産業變革和市場競争,這就要求職場人才更加“知行合一”:不僅要強化對先進技術的學習和創新,更要将技術與行業場景深度結合,促進技術應用落地,為産業轉型提供動力。

是以,施耐德電氣認為産業界與教育界的“産教融合”将形成更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一方面,将産業實際需求前置進校園,将數字化與綠色低碳理念和相關技能融入課程,優化校園人才培養機制;另一方面,幫助青年人提前接觸生産場景,掌握先進技術,并提供多樣化的職業發展機會,加速人才成長。通過“産教融合”,企業和教育機構能夠共同為“雙轉型”培育創新人才和應用型人才。

作為“産教融合”的重要舉措之一,施耐德電氣自2011年起,連續多年舉辦Go Green大賽,鼓勵全球學子以可持續發展理念和颠覆式創新,推動數字化和能源管理變革,共同創造綠色可持續未來。多年來,已有全球200個國家的超過16萬名學子參與大賽,激發多項年輕創意。

在中國,施耐德電氣連續三年獨家冠名“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并将Go Green大賽與“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結合。2023年底,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機構共同發起了“第三屆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以“向雙碳戰略,探尋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為主題,激發高校學生的創新熱情,培養應對複雜工程問題的技術能力。

賦能“雙轉型”人才培養,共建産教“影響力”

施耐德電氣獨家冠名“第三屆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

本屆賽事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廣闊平台,處處緊扣“雙轉型”的時代命題。首先,科技創新是助推産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也是本屆賽事最為鮮明的底色。大賽以創新為驅動力和選拔标準,幫助中國最具創新實力的理工科高校年輕學子們“同場競技”,最大化激發創新潛能。

其次,本屆大賽更加強調數實融合。“雙轉型”要求數字化技術與實體産業緊密融合,充分釋放資料等生産要素價值,挖掘減碳潛力,加速推進轉型程序。為此,施耐德電氣将其領先的ETAP電氣系統數字孿生平台引入大賽,提供專業的數字化工具和平台。

作為施耐德電氣能源管理領域的先進軟體,ETAP電氣系統數字孿生平台引入了AI技術,通過對電氣系統全生命周期的模組化與優化,覆寫“源、網、荷、儲”的全場景,為能源系統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數字化賦能,實作一站式能源管理,并在推進電氣化的同時,促進能源系統整體減碳。學生們通過大賽,可以了解和掌握ETAP等業界先進的數字化工具,真實接觸能源系統數字孿生、大資料分析、AI應用等最前沿的技術,提前認識行業應用場景和需求,為将來融入真實的産業環境打下基礎。

最後,本屆大賽以綠色低碳為重要創新目标。新時代的産業轉型面向高品質發展,強調打造綠色生産力,推進高效和可持續。本次大賽以“面向雙碳戰略,探尋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為主題,設定了“雙向直流隔離變換器”、“AI算法實作伺服系統的優化控制和運動軌迹規劃”和“工業園區光儲微電網的規劃與設計”三大命題方向,緊密貼合電力系統、工業領域以及産業園區的綠色可持續轉型需求,呼籲高校學子關注現實挑戰,也高度契合産業可持續轉型對綠色創新人才的要求。

經過各大省市賽區的初賽,本屆大賽将于今年8月決出賽果。創新驅動、數實融合、綠色低碳這三大特色一以貫之,使其成為培養産業創新人才的絕佳平台。

賦能“雙轉型”人才培養,共建産教“影響力”

施耐德電氣“綠色低碳産教融合項目”實驗室

除了大賽,施耐德電氣作為“雙轉型”領域的龍頭企業,發起了更廣泛的“産教融合”項目:在高校合作領域,施耐德電氣建立了校企合作長效工作機制,共建“産、學、研、用”創新技術生态圈,既服務于自身研發中心的技術創新,也助力創新人才培養。截至目前,施耐德電氣已與20多所中國高校共建實驗室,讓師生能夠結合産業實際,加速推進科研。同時,為高校學生提供全面支援,包括實習實踐,技術選修課,技術講座,以及傳遞職場經驗,助力高端人才職業發展。

賦能“雙轉型”人才培養,共建産教“影響力”

施耐德電氣上海交大合作20周年

同時,在應用型人才層面,施耐德電氣與中國職業教育機構共同打造“碧播職業教育計劃”和“綠色低碳産教融合項目”等項目,通過提供裝置、技術、經驗和師資教育訓練,共同培養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的專業技能人才。截至目前,施耐德電氣已與全國超過100所職業院校展開深入合作,為近千位教師提供教育訓練,受益學生近十萬名,為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應用型技術人才,為“雙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賦能“雙轉型”人才培養,共建産教“影響力”

“碧播計劃”助力應用型人才培養

積極協作,廣泛賦能,共建“社會影響力”

“産教融合”不是無源之水。“雙轉型”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挑戰,無論是創新、數字化還是綠色低碳,都需要更高水準的開放協作。如何應對這一趨勢?近期,施耐德電氣提出了“影響力創造者”理念,提出在“雙轉型”時代,企業成功的标準已從“競争力”邁向内涵更豐富、覆寫更廣泛的“影響力”,需要在自身商業成功的同時,積極對生态鍊和社會各界賦能,打造“商業影響力、生态影響力、社會影響力”。施耐德電氣也倡導,無論是企業、組織機構還是個人,都要在自身成功的同時積極對外賦能,與生态夥伴共同探索高效與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實作社會效益,争做新時代的“影響力創造者”。

賦能“雙轉型”人才培養,共建産教“影響力”

施耐德電氣提出“用行動創造影響力”

其中,以“産教融合”賦能人才發展,正是企業建構“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方式。對于施耐德電氣來說,通過各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包括分享行業趨勢洞察、提供創新技術、深度參與課程教育訓練等方式,不僅可以為教育機構賦能,為年輕人提升專業能力、加速職業發展,更能為産業轉型夯實基礎,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全面賦能,進而共同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正如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表示:“任何産業轉型都離不開人的能動性。‘雙轉型’是各界共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需要攜手合作,積極為人才培養賦能。未來,施耐德電氣将繼續攜手各界夥伴,助力人才成長,共同創造更加高效和可持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