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鼈,水中罕有敵手的“水知了”,餐桌上美味的“桂花蟬”

作者:科學信仰

河流中、稻田裡,有一種面目兇惡的蟲子,不同的地方對它有着不同的叫法,而“水知了”可能就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稱呼。

這種蟲子的學名為“大田鼈”,屬于半翅目、負子蝽科。一般的大田鼈體長在7至9厘米左右,也有一些較大的個體可以長到12厘米。作為一種水生昆蟲,大田鼈的戰鬥實力是非常強悍的,在水中可以說是罕有敵手,不僅常常捕食比自己個頭大的獵物,有時還會獵殺同樣具有攻擊性的蛇,而它們最喜歡的一種食物就是青蛙了。

田鼈,水中罕有敵手的“水知了”,餐桌上美味的“桂花蟬”

大田鼈因形似知了,而得到了水知了的稱呼,但它們的習性可與知了大不相同。

通常情況下,大田鼈喜歡靜靜地埋伏在水中,有時還會藏在葉子下掩人耳目,當有獵物出現時,它們會用自己有力的前爪将獵物牢牢地抓住,然後通過嘴巴上的針管來給獵物注射一種分泌物。大田鼈的這種分泌物具有麻醉和腐蝕的作用,注射之後,獵物很快便會失去行動能力,體内的一些器官也會受到腐蝕,一些獵物很快就會死去,即便沒有死去,也絕對沒有逃脫的可能,接下來就是大田鼈慢慢享受美餐的時刻了。

田鼈,水中罕有敵手的“水知了”,餐桌上美味的“桂花蟬”

正是因為大田鼈體内的分泌物具有很強的殺傷力,是以對于一些南方的小夥伴來說,這個東西簡直就是童年的噩夢。

如果一不小心在河流中或稻田裡被大田鼈咬傷了,那是非常疼的,而且傷口很難愈合。一般來講,被咬到的地方會出現腫脹,持續時間超過一周,而且因為劇烈的疼痛,連走路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對于傷口的護理不加重視,還可能會出現潰爛。據說有些人在被大田鼈咬過一次之後,每次進入河流田地都會小心翼翼,經年累月,心理陰影都難以徹底消除。

田鼈,水中罕有敵手的“水知了”,餐桌上美味的“桂花蟬”

人們讨厭大田鼈,不僅是因為它樣貌醜陋、可能咬人,還有一點原因很重要,它是農田害蟲。

大田鼈本身并不會毀壞農田,但它最喜歡的食物卻是青蛙。衆所周知,青蛙是稻田的天然衛士,對很多農田害蟲都有抑制作用,如果大田鼈的數量多了,青蛙的數量就會急劇減少,于是農田也就很容易遭受蟲害的侵襲。是以當人們發現大田鼈時,要麼抓上來殺死,要麼就會撿回家吃掉。大田鼈可以吃嗎?可以,而且據說味道還不錯。

田鼈,水中罕有敵手的“水知了”,餐桌上美味的“桂花蟬”

一些吃過大田鼈的人表示,這種昆蟲的味道十分鮮美,而且肉也很多,就是給隻螃蟹都不換。

這話說得還真是沒錯,因為現在一隻螃蟹還真未必能換得了一隻大田鼈,因為市場上一隻大田鼈的價格已經漲到了二、三十塊錢一隻,而且還不是很容易買到。為什麼這種蟲子這麼值錢?很可能與數量的迅速減少有關。前面說過了,因為大田鼈屬于稻田害蟲,是以會遭到人為的捕殺。此外,這種昆蟲雖然看起來面目兇惡,但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還是蠻高的,如果一個地區的水質、環境等難以達到大田鼈的需求,它們便難以存活,是以現在河流、稻田中的大田鼈數量已經比幾十年前少了很多。

田鼈,水中罕有敵手的“水知了”,餐桌上美味的“桂花蟬”

不過大田鼈現在已經可以進行人工養殖了,而且為了讓它們的銷路更好,還給它們起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名為“桂花蟬”。

養殖的桂花蟬既可以用于觀賞,也可以作為食物端上餐桌,而随着養殖桂花蟬的興起,烹饪方法也逐漸多樣化。不過也有人覺得桂花蟬的味道有些奇怪,難以适應,看來到底好不好吃,還是得親身試過才知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