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點燃萬億市場,資本争搶華為“天才少年” 

馬斯克點燃萬億市場,資本争搶華為“天才少年” 

騰訊新聞深網

2024-06-26 11:52釋出于北京騰訊新聞《深網》欄目官方賬号

馬斯克點燃萬億市場,資本争搶華為“天才少年”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丨安然 

編輯丨薛芳

出品丨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5月,特斯拉放出了其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拿取電池,放進電池槽中排列整齊的視訊。4月底,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釋出人形機器人“天工”,它能夠以6公裡/小時的速度穩定奔跑。今年2月,國内人形機器人Walker S已經進入新能源汽車工廠,開啟了“打工生涯”。

人形機器人似乎正在從科幻加速奔向現實,馬斯克在2024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預判,“人形機器人将成為工業主力,數量有望超越人類,預計達到100億-200億。特斯拉目标年産10億台,占據市場10%以上份額。其成本控制在1萬美元左右,售價預計2萬美元。”

而在三年前,2021年8月馬斯克在AI DAY上首次提出人形機器人Tesla Bot的概念。一年後,身高5尺8寸(約1.73米)人形機器人原型機——Optimus(擎天柱)就在特斯拉AI日上亮相。

而這距離日本早稻田大學推出世界上第一款人形機器人 WABOT-1已經過去了約50年。轉折點發生在2022年底,ChatGPT的橫空出世後,AI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援。

“ChatGPT點燃大語言模型浪潮後,行業就意識到人形機器人蘊藏巨大潛力。生成式AI可以讓機器進一步了解圖檔、視訊甚至是空間。理論上,行業已經看到了LLM(大語言模型)重新賦能機器人賽道的工程化路徑。”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夥人王光熙對《AI光年》表示。

一時間,AI軟體廠商、核心零部件廠商,傳統汽車、家電廠商、一批創新型機器人本體公司,都紛紛入局人形機器人市場。據天眼查資料顯示,自2019年至2024年6月,大陸機器人領域新成立公司50萬餘家。其中,在2023年之後成立的就有20餘萬家。

即便AI給當下人形機器人行業加了一把火,但有參加過今年日本ICRA大會(IEEE 國際機器人和自動化大會)的投資人對《AI光年》透露,“作為展示行業前沿技術和學術成果的重要平台,ICRA大會在如何工程化解決運動規劃、肢體協調等衆多主題方面都沒有形成共識。”

馬斯克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行業内也稱人形機器人為具身智能,或有AI能力的複雜形态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相比,這一輪的人形機器人浪潮的重點不是機械化和自動化,而是生成式AI和智能泛化。

如果說,在生成式AI+具身體驗讓世界看到了實體智能的希望,那麼埃隆.馬斯克入局機器人産業則讓行業看到了具身智能工程化落地的可能性。

“人形機器人現在這麼火,一是馬斯克在做,二是 AI。”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在接受《 晚點LatePost》時表示,“馬斯克做之前,這個方向已經到低谷期。我也沒聽說有人要買(人形機器人),圈子裡都是悲觀态度。”

在人形機器人過去近50年的發展史中,人形機器人雖然已經有了兩隻手、兩條腿、不同的身體關節,并具備簡單的肢體控制系統、視覺系統及對話系統等,但這些機器人都是依據人類提前設定的程式在運作。

2011年3月,東京地震引發的太平洋海嘯造成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災難。為檢測事故後當地的輻射水準,日本政府派出機器人趕到現場。面對核電站内部高低不平的地形,被輻射破壞了電路的機器人很快就自身難保。幾個月後,福島變成了機器人的墓地。

汽車廠商本田臨危受命,派出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阿西莫”(ASIMO)到現場。這位曾指揮過底特律交響樂團、并多次走上電影首映式紅毯的“機器名人”,和其他被派往福島的機器人一樣,在救災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即使是波士頓動力2013年推出的人形機器人Atlas(阿特拉斯)已經能完成在倉庫裡堆放箱子、360度旋轉、後空翻等高難度動作,但本質上它還是根據人類預制的路徑、在可控環境内完成指令。

但現在AI改變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頹勢和沮喪。2023年前後是國内人形機器人領域發展的關鍵節點。這一時期出現了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逐際動力、星動紀元、月泉仿生、加速進化等一波創新型機器人本體公司,老牌機器人公司優必選科技、新能源汽車小鵬等也紛紛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技術的躍遷顯然也點燃了資本的熱情。紅杉中國、高瓴創投、聯想創投、經緯創投、源碼資本等投資機構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4年6月,機器人領域的融資次數分别為110次、202次、451次、517次、465次、215次。聚焦到人形機器人領域,據《AI光年》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以來,公開的融資就有15起。

馬斯克點燃萬億市場,資本争搶華為“天才少年” 

從全球市場增速看,據《人形機器人産業研究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162.7億元,2024年保持30%的增長率,2028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達到1375.38億元,2035年将成長為萬億市場,市場規模達到11550億元。

當下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邁向産業化的關鍵節點

2023年2月成立的智元機器人在1年的時間裡就獲得了5次融資,成為創投圈年度最火爆人形機器人項目之一。事實上,智元機器人彭志輝在2023年創業之初就成為了資本最炙手可熱的追逐對象。

和彭志輝有過接觸的投資人對《AI光年》透露,“2023年5月,智元機器人完成第二輪融資時,還沒有出機器人demo,但此時估值已經達到了10億元了。”3個月後,智元機器人首個機器人“遠征A1”才正式亮相。

彭志輝有90後“天才少年”之稱。2018年,從電子科技大學資訊與通信工程學院畢業後進入OPPO研究院AI實驗室,擔任算法工程師。2020年,入選華為公司“天才少年計劃”,從事AI邊緣異構計算研究。2022年底,彭志輝離開華為,與上海交大教授闫維新共同創辦智元機器人。前者負責人形機器人的“大腦”,後者負責人形機器人的“身體”。

2023年上半年,就在百度風投、經緯創投、高榕資本等一衆資本争搶智元機器A輪融資時,王光熙團隊正在推進對逐際動力的Pre-A輪投資。

“我們也看過智元機器人,但我們想進入時已經有點貴了。這一波人形機器人領域有不少投資AI和網際網路的投資人在看,他們會把網際網路的思維帶到硬科技賽道裡,建立資本、投資人圈層的壁壘,快速解決戰鬥。”王光熙對《AI光年》表示。

與彭志輝類似,這波新入局具身智能賽道的創業者普遍有兩個特點。一是年輕,不少是創業者是90後。比如,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星動紀元的創始人陳建宇、松延動力的創始人姜哲源都是90後。

“過去機器人創業者可能是做控制出身的,做自動化出身,做機械出身,而具身智能涉及的技術元素和領域比較綜合,需要有軟體、視覺、AI、硬體、産品及懂行業和應用的跨界人才。想在傳統機器人賽道找到現成的“老兵”把具身智能這件事做好很難。”王光熙對《AI光年》解釋。

二是都有深厚的學術背景,投資機構前期接觸機器人領域創業者的典型路徑是學校。

王光熙透露,自己能結識星動紀元的創始人陳建宇,是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教授劉雲輝介紹的。“我通過劉教授認識了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Masayoshi Tomizuka教授。Tomizuka教授是控制理論與應用技術的先驅,陳建宇算他的關門弟子。”

馬斯克點燃萬億市場,資本争搶華為“天才少年” 

當下,整個人形機器人領域尚屬早期,業界的關注點仍在誰能實作機器人的智能泛化能力上。也有業内人士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正處于從實驗室邁向産業化的關鍵節點。

即便如此,現在普通大衆可以擁有自己的人形機器人。宇樹科技釋出的人形機器人G1标準版已經把價格降到 9.9 萬元人民币,比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機器人的目标售價(2萬美元)還低。

對于宇樹科技G1的售價,IDC中國研究經理李君蘭對《AI 光年》解釋,“GI标準版是具有完整架構的人形機器人産品,但靈巧手、算力模組方面需要進階配置,這對其成本控制起到了一定幫助。GI的低價有利于人形機器人走向更廣泛的使用者視野,是否迎來爆發點還需要看實際落地應用情況。”

“現在行業沒人關心特斯拉即将推出的機器人demo到底賣多少錢。大家的關注點是新出來的機器人有哪些智能和場景泛化,比如用11、12個自由度靈巧手去做精細化的事情。等未來規模化量産後,大家才會關心人形機器人的價格。”王光熙認為。

檢視原圖 37K

  • 馬斯克點燃萬億市場,資本争搶華為“天才少年” 
  • 馬斯克點燃萬億市場,資本争搶華為“天才少年” 
  • 馬斯克點燃萬億市場,資本争搶華為“天才少年”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